资源简介 课题: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主题,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动荡的中东地区》一课,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和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中东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找到,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知道为解决中东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了解中东战争的基本概况。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在尊重、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耶路撒冷图片在赐予世界的十份美丽之中,有九份为耶路撒冷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得,只有一份给了世界其他地方。在降临世界的十份苦难之中,有九份为耶路撒冷所得,只有一份给了 世界其他地方。——犹太智慧法典《塔木德》教师: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耶路撒冷享有世间唯一的殊荣。耶路撒冷,这个希伯来语意为“和平之城”的名都古邑,自诞生之日起,便饱经战争洗礼,从未有过真正的和平。这里发生的流血冲突,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座城市。当今的中东地区仍然动荡不安战火频频、和平历程举步维艰,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和平。(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展示,初步了解中东地区的神秘,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做知识和情感上的双重准备。)(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中东在哪里?展示:《中东地图》学生:根据学过的地理知识,小组合作探究本课学习的中东地区的范围。教师:中东,一般泛指欧、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三洲连接地区。16~17世纪,西方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开始使用,以后广泛流行。按照距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各地称为“近东” “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以色列却不是阿拉伯民族,他们是犹太人。(设计意图: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动力。)战争篇 争领土,两败俱伤教师:二战后,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因为什么而进行战争呢?学生:阅读课文。展示:材料一 “英国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8月前结束,并撤出军队;阿拉伯国面积为一万一千平方公里,包括北部加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带以及雅法市的阿拉伯区,犹太国面积为15850 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应建立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管理。”——《巴勒斯坦将来处理分治计划问题的第181号决议》材料二 “联合国大会关于阿以分治的决议划定的巴勒斯坦版图”——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75页教师:如果你是阿拉伯人,面对着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议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冤仇越积越深,巴以争端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争端。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表格《中东战争》中东战争 起因 时间 参战国 结果第一次 以色列建国 1948 埃及等VS以 以胜第二次 争夺苏伊士运河 1956 埃及VS英法以 埃及胜第三次 以色列袭击阿拉伯国家 1967 阿拉伯国家VS以 以胜第四次 埃、叙为收复失地 1973 埃、叙VS以 埃、叙收复部分失地学生:小组合作填表。(设计意图:结合表格阅读课本,了解四次中东战争的基本史实。)教师:通过以上表格的学习,说一说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争夺土地、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教师: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了吗?展示:材料一 一些怪现象出现在以色列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公共汽车的乘客数量下降;坐在咖啡店的人忐忑不安;神经紧张的军人误击智力残缺乘客;夫妻们不再结伴出门避免双双遇难无人养育儿女…以色列的经济也出现1953年以来的首次衰退,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50亿美元,财政赤字已经超过100亿美元……材料二 长期的战争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的发展,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灾难。通过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法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而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也无法通过战争收得失地。——岳麓版高中教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使学生掌握前四次中东战争概况,对中东战争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建构正确的历史观,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矛盾篇 理还乱,错综复杂教师: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有哪些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展示:教师:中东错综复杂的矛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年的斗争使双方领导人都认识到,双方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他们开始走上政治解决的道路,为实现中东和平进行不懈的努力。(设计意图:通过搭建问题支架,展示中东焦点,帮助学生找准兴趣点从点入手、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平篇 路漫漫,上下求索展示:阿拉法特、拉宾、阿拉法特和拉宾手握在一起照片用土地换和平……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领导人)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拉宾(以色列已故总理)教师:图一,20世纪7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阿拉法特“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联合国争取民族权利与国家独立,同时也争取和平,无怨无悔地走过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艰难一生。图二,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对巴勒斯坦作了一些让步,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的曙光,与阿拉法特一起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但却遭到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的刺杀。图三,阿拉法特和拉宾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了和解,巴以和平一度出现曙光。(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为解决中东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体会中东和平进程,培养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展示:巴以冲突图片教师:中东和平,路在何方?现在如果让你去解决中东问题,你认为以怎样的方式解决?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这也是创造性学习的体现。)(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教师:通过本课的探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知识的……认识的……感悟的……(设计意图:通过建构本课知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升华珍爱生命、呼吁和平的主题思想。)教师:从中东局势的发展来看,中东地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与和平,同双方的极端做法有一定联系。每当一方想压服对方时,双方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导致战争爆发;而当一方采取理智的态度,作出和平尝试时,双方的矛盾就会缓和,冲突渐趋平息。巴以双方极端势力的做法,只会激化矛盾,使冲突不断升级。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只有怀着和平的愿望处理各种问题,相互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才有可能为自己争得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产生双赢的结局。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完成《助学》相关内容。七、板书设计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一、战争篇 争领土,两败俱伤二、矛盾篇 理还乱,错综复杂三、和平篇 路漫漫,上下求索八、教学反思根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本节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了整合,分为三部分:战争篇 争领土,两败俱伤;矛盾篇 理还乱,错综复杂;和平篇 路漫漫,上下求索。线索明确,层层递进,学生易于理解。将本课的重点、难点、线索等内容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图片和文字材料创设情境,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掌握,针对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都能动脑思考,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还学生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激发了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效果较好。本节课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首先,在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活动中调动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活动时,表现不太积极,不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其次,课前应指导学生对中东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多搜集典型材料和与当今时政热点有关的材料。在这方面,本课做的不够,课前预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其中。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争取把课讲得更加精彩,让学生们在历史课上能轻松愉快地收获知识,从而达成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