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 地理 试卷
提示:
1.本试卷共6页,分选择题和综合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区域位置对自然环境影响深远,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1为中亚的位置和农业分布图,读图完成1~3小题。
1.中亚
A.深居内陆 B.濒临地中海 C.位于亚洲北部 D.东邻欧洲
2.中亚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比较干旱 B.季风气候显著
C.河流最终都流入印度洋 D.全年高温
3.受自然环境影响,中亚地区
A.竹楼四处可见 B.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是海产品
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D.人们一年四季穿单衣
读俄罗斯部分农产品分布图(图2),完成4~6小题
图2
4.俄罗斯的地理特征是
①平原面积广阔 ②地跨两大洲
③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 ④大部分在寒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中西伯利亚高原
C.东西伯利亚山地 D.东欧平原
6.俄罗斯的农作物多以喜温凉的甜菜、马铃薯、向日葵等为主,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不足 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C.生产技术落后 D.这些农产品便于运输
新西兰旅游业发达,游客不仅可以窥探蒸腾的火山口,还可以体验当地沉静自然的牧场环境,与牛、羊密切接触。图3和图4分别为新西兰示意图及首都惠灵顿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7、8小题。
7.新西兰多火山的原因是这里位于
A.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B.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C.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8.新西兰拥有众多的优质天然牧场,是因为这里
A.地势平坦 B.地广人稀
C.气候温和湿润 D.河流水量丰富
印度是世界第二小麦生产国,但因降水不稳定,人口众多,增产年出口小麦,减产年进口小麦。随着印度农业“绿色革命”的不断推进,小麦产量不断提高,小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图5和图6分别为印度地形图和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9、10、11小题。
9.印度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
①沿海地区 ②北部喜马拉雅山区
③恒河中上游平原 ④德干高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长期以来,导致印度小麦产量不稳定的原因是
A.季风气候,旱涝频发 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地形多山,平原狭小
11.近年来,印度小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主要得益于
A.国内需求减少 B.农业技术提高 C.种植面积扩大 D.热量条件改变
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国际旅客列车从中国昆明南站和老挝万象站双向对开,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中老铁路是由中国按国铁1级标准设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两国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接通的跨国铁路。读图7,完成12~14小题。
12.中老铁路沿线
A.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冻土广布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植被较稀少
C.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多洪涝灾害
D.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13.中南半岛物产丰富,经中老铁路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可能有
①稻米 ②天然橡胶 ③棕榈油 ④乳畜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中老铁路开通对老挝的积极影响有
①增加本国人口数量 ②增加出海通道
③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阅读中东简图(图8),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红海沿岸
B.气候较湿润,河流众多
C.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D.埃及不属于中东
16.沙特阿拉伯为减少对石油收入的依赖,积极进行经济转型,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大力发展种植业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经济
C.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D.限制石油开采,减少石油出口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科考新站秦岭站建成使用,图9为南极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秦岭站主建筑下部架空是为了
①防风 ②防寒 ③防积雪 ④防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A.为暖季,食物充足 B.为旱季,降水较少
C.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游客少,不受干扰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非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撒哈拉以南非洲已成为继东南亚之后,“一带一路”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据此完成19、20小题。
19.撒哈拉以南非洲吸引中方投资的有利条件是
A.工业发达 B.矿产资源丰富 C.人才众多 D.距离中国较近
20.中非合作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有利影响是
①创造就业机会 ②消除大气污染
③扩大矿产资源进口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共4小题,30分)
21.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阅读巴西大豆产区图(图10)及大豆生长习性,回答下列问题。(7分)
大豆生长习性:大豆性喜暖,气温低于12℃则不能发芽、开花。发芽要求土壤有较多水分,开花期土壤的含水量需在70%~80%,巴西大豆每年11-12月份播种,第二年1-2月份开花,2-4月份为灌浆期,4-5月份收获。,
(1)阅读巴西地图,说出该国的地理位置。(3分)
(2)说出巴西大豆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种植大豆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3)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亚马孙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致使近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消失。2006年,巴西政府和大豆采购商签订协议,禁止购买产自亚马孙雨林砍伐区的大豆。请说明巴西政府限制亚马孙地区大豆种植的原因。(2分)
22.澳大利亚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经济发达国家。阅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1)和部分区域农业类型分布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澳大利亚位于 (南或北)半球,首都是 。(2分)
(2)澳大利亚年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逐渐 ,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 。(2分)
(3)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流域是澳大利亚人的“食物蓝”,请列举两个该区域的农产品 。(1分)
(4)阅读阿德莱德市的气候资料图(图13),可知该地区属 气候。阿德莱德市居民看到附近的墨累河一年中河流水量变化较大,请你推测墨累河水量一年中有何变化,并说明原因。(3分)
23.阅读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分布简图(图14)和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图15),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美国本土以 气候为主。受_因素的影响,西部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呈条带状分布。(2分)
(2)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图中⑤是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请说出其分布在该区域的原因。(2分)
(3)美国每年大量出口小麦、大豆、玉米、乳肉等农产品,却需要大量进口咖啡豆、可可,天然橡胶等农产品,试分析原因。(3分)
24.英国和日本两国在自然、人文环境方面存在着很多相似性。阅读英国、日本工业区分布图及两国相对位置简图(图15),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说出日本和英国两国地理位置的相同点,并对其进行评价。(2分)
(2)与英国相比,日本工业区多分布在 地区,简要分析工业区这样分布的原因。(4分)
(3)与日本相比,英国工业发展的优势有哪些?(2分)
初中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A D B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D C B B C B D
一、选择题(20分)
二、综合题(30分)
21.(7分)
(1)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不部分在西经40°和西经70°之间;东临大西洋(3分)
(2)巴西大豆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1分);大豆生长期气温高、降水多(或巴西高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1分)
(3)亚马孙地区为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每年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提供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1分,任何一点均可),大面积开垦雨林种植大豆种植会破坏雨林,进而破坏生态环境(1分)。
22.(8分)
(1)南 堪培拉(2分)
(2)减少,B(2分)
(3)牛肉、羊肉、乳制品、小麦、棉花、水果等(1分)
(4)地中海(1分)受气候影响,冬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夏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小(写月份也可以)(2分)
23.(7分)
(1)温带大陆性 地形(2分)
(2)这里是高原山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很多地方为荒漠,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2分)
(3)美国地处温带,适合种植小麦、大豆等农产品,而咖啡豆、可可、天然橡胶等属于热带作物,美国本土自然条件不适宜,所以需要大量进口(3分)
24.(8分)
(1)英国和日本都是岛国,地处中纬度,属温带气候,降水充足(任意一点均可),海运便利(2分)
(2)沿海(或濑户内海沿岸、太平洋沿岸)(1分),日本资源贫乏,工业区分布在沿海,便于原材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其他答案合理均可)(3分)
(3)矿产资源丰富,可就近发展相关工业;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先进(2分)
七年级地理答案 第2页 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