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特训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音频和视频不是数据的表现形式B.信息的价值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C.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必须使用计算机才能完成D.银联卡用久了会失去磁性,这说明信息在重复使用中会产生损耗2.下列关于数据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不可以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B.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可以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C.提高数据本身安全是有效保证数据安全的手段之一D.计算机中的数据可以通过十六进制形式存储以节省存储空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至4题。以“ChatGPT”、“AlphaGo”等为代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有媒体报道,在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运用大模型进行预测,为科学防疫提供重要依据;程序员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其编写指定程序,极大地提升了程序员的工作效率。人工智能的不当应用给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了挑战,有人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网络犯罪,即便没有技术的“小白”,也能成为网络攻击者。3.阅读上述文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工智能技术将人类从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的同时,也会取代一些工作岗位B.“ChatGPT”是以符号主义表达与推理为代表的人工智能C.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威胁人类安全D.“ChatGPT”与“AlphaGo”都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4.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安全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A.访问控制是用户在进入系统或访问受限数据资源时,系统对用户身份的鉴别过程B.防火墙一般是由硬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查杀病毒C.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应坚持查杀为主,预防为辅的原则D.若一种加密方法,加密密钥=解密密钥,则称为对称密码体制或单钥密码体制5.下列关于信息系统的支撑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B.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浏览器属于系统软件C.移动终端同普通计算机一样,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D.NFC技术是一种远距离高频的无线电技术6.下列有关进制与字符编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计算机内部,信息都是用二进制和十六进制来表示B.JPEG是常用的动态图像压缩标准C.未知进制数x末位为1,则x转换为十进制后一定为奇数D.数据的解压缩是一个解码过程7.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若输入n的值为21,则输出k的值是( )A.0 B.1C.2 D.38.某二叉树用一维数组实现的示意图如下所示。0 1 2 3 4 5 6 7 8A B C D E F下列关于该二叉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完全二叉树 B.叶子节点数为3C.前序遍历结果为ABDFCE D.深度为39.采用冒泡排序算法对数据序列“3,9,7,0,8,5”完成升序排序,则需要交换的次数为( )A.9次 B.8次C.6次 D.5次10.有如下Python程序段:def double_fac(m):if m==1 or m==2:return melse:return double_fac(m-2)*mn=int(input('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sum=0for m in range(1,n+1):sum+=double_fac(m)print(sum)若输入n的值为5,则程序运行后,输出sum的值为( )A.14 B.15C.29 D.7711.执行如下Python程序段,其中eval(s)函数用来计算参数s一个字符串表达式,并返回表达式的值,示例:eval('3+4*3')的值为15a=input('输入字符串').split(',')st=['']*len(a);top=-1for i in range(len(a)):if a[i] not in'+-*/' :top+=1;st[top]=a[i]else:st[top-1]=str(eval(st[top-1]+a[i]+st[top])) top-=1print(st[top])当输入字符串为“8,4,2,-,2,*,/”,则输出结果为( )A.1 B.2C.4 D.812.以下两个程序段的功能相同,实现的功能是:删除列表a(元素个数为n)中的重复元素(只保留一个),并将剩下的元素降序输出。#程序段① #对列表a进行降序排序,代码略 i=1 while i0: print(i,end=″ ″)关于上述两个程序段及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样的数据规模,两个程序段的时间效率一样B.程序段①加框处语句是否执行不受列表a原数据的影响C.程序段②加框处语句修改为“for i in range(1,max_num+1) ”,输出结果不变D.在实现该功能的过程中,程序段②比程序段①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二、非选择题13.某“环境智能监测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Web服务器端程序采用Flask Web框架开发,利用与智能终端连接的传感器采集环境的温湿度和光线强度数据,并通过IoT模块与Web服务器建立数据通信,根据系统设置的各类数据阈值触发相应的执行器进行相关设备的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搭建该信息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选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A.温湿度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连接后,才能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B.在搭建硬件时不需要考虑智能终端与IoT模块之间的接口匹配问题C.智能终端可借助IoT模块通过无线网络和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D.传感器是信息系统中的输入设备,通过它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2)该系统智能终端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导入相关模块,代码略IP=″192.168.10.1″;PORT=″5000″#设置IoT模块连接的Web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代码略while True:temp,hum=dht11.read(pin0) #获取温度数据temp,湿度数据humlight=pin1.read_analog() #获取光线强度数据lighterror,resp=Obloq.get(″①________″+str(temp)+″&hum=″+str(hum)+″&light″+str(light),60000)#其他代码略若智能终端上传给Web服务器的URL为http://192.168.10.1:5000/trans?temp=30&hum=300&light=40,则程序划线①处的代码应为________。(3)温度temp的适宜范围为t1~t2(不含t1,t2),符合此条件系统状态变量flag设为1,否则为0。下列Python程序段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选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A.flag=0if t1flag=1B.flag=1if not(tempt2):flag=0C.flag=1if temp<=t1:flag=0if temp>=t2:flag=0D.if not(temp<=t1 or temp>=t2):flag=1else:flag=0(4)在服务器本地调试时,输入网址http://127.0.0.1:5000,该系统运行正常,但使用PC客户端1输入该网址不能正常访问,请说明其原因及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社区举行红歌比赛。本次比赛共设四首比赛曲目,每位选手随机抽选其中一首,作为自己的参赛曲目。活动负责人统计了本次比赛的相关数据并存储于“match.csv”文件中,文件部分内容如图a所示。为分析本次比赛的结果情况,编写Python程序。请回答下列问题:(1)定义tj函数,功能为:读取文件file,返回每位参赛选手的总得分并填入数据表中(总得分=专家分*0.6+投票分*0.4)。函数代码如下,划线处应填入的代码为________。import pandas as pddef tj(file):df=pd.read_csv(file)for i in df.index: #df.index是df对象的行索引df.at[i,″总得分″]=________ #at方法根据行、列标签选择单个值retum df(2)为查找得到每首比赛曲目的选手最高总得分,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df=①________ #读取文件并计算总得分df=df.sort_values(″总得分″,ascending=False) #根据总得分进行降序排序dic={}for m in[″曲目1″,″曲目2″,″曲目3″,″曲目4″]:j=0while j<=len(df)-1:if ②________: dic[m]=df.at[i,″参赛选手编号″] break③________print(dic)(3)统计每首参赛曲目的选手平均总得分,并绘制图表显示,如图b所示。部分Python程序如下,划线处应填入的代码为________。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df1=df.groupby(″参赛曲目″,as_index=False).mean() #分组并求平均值x=df1.参赛曲目y=______________plt.bar(x,y)plt.xlabel(″曲目名称″)plt.ylabel(″平均得分″)plt.show()15.小明开发了一个团队阅卷系统,具体阅卷规则如下:①共有n道题,n道题依次进入阅卷序列中,为了保证试题批阅的准确性,每道题都需要两次批改,第一次批改完成的试题会加入到阅卷序列尾部,直至两次批改完成;②若第一次批改和第二次批改分数相差2分及以上,则该题需要第三次批改,该题重新加入到目前阅卷序列尾部,第三次批改与第二次批改分数继续比较,以此列推;反之表示该题评分完成;③阅卷序列ans中的数据由字母与数字构成,字母表示阅卷教师编号,数字代表分数,如A7代表阅卷教师A批改分数为7分;④为了保证教师阅卷严宽尺度一致,每一位教师具备一次回评功能,当输入A-1时表示A教师进行回评,按照阅卷先后顺序,先回评的是A教师最后阅到的试题;当输入A-2时退出回评序列,继续批阅回评前的后一道试题。-1到-2序列中间不会出现其他教师的批改记录;⑤回评过程中若此教师发现本人此题批阅记录因重评被遗弃,或已经评分完成,则此次记录无效。阅卷过程与示例数据如下:(1)若已知n=5,阅卷序列ans为['C2','B5','C8','B3','A6','B-1','B5','B4','B-2','B3','A5','C5','B7','A5','A6','A6'],则阅卷完成后第四题的分数为________。(2)若已知n=3,小明在设计程序之前,为了尽可能保证能测试上述阅卷规则是否都已经完成,设计了几组测试数据,则下述测试数据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单选,填字母)。A.['B4','B6','B8','A3','C6','B5','B6']B.['B4','B6','B4','A3','C6','B5']C.['B4','B6','B8','B-1','B6','B-2','A3','C6','B5','B6']D.['B4','B6','B8','A4','B-1','B6','B3','B3','B-2','A3','C6'](3)实现评分结果输出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写合适代码。#读取试题数量n,并将阅卷序列存入变量ans,代码略q=head=0;pre=n-1a=[[i,i+1] for i in range(0,n)];a[n-1][1]=head#a[i][0]表示批改的题目编号、a[i][1]表示批改的下一题目的下标;js=[[]for i in range(3)] #存储每位教师的评分题号和得分stk=[[]for i in range(n)] #存储每个小题的得分score=[[-1]for i in range(n)]flag=True;thtop=-1for tem in ans:①________if len(tem)==2:if flag: th=a[q][0]else: th=js[jsbh][thtop][0] thtop-=2js[jsbh].append([th,int(tem[1])])stk[th].append(int(tem[1]))if len(stk[th])>=2: if abs(stk[th][-1]-stk[th][-2])<=1: score[th]=(stk[th][-1]+stk[th][-2])/2 if flag: a[pre][1]=a[q][1] if ②________: head=a[head][1] else: ppre=p=head while a[p][0]!=th: ppre=p p=a[p][1]if flag: ③________else:flag=not flagthtop=-1#输出结果(代码略)特训二1.B [A选项都是数据的表现形式。C选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不一定需要使用计算机才能完成。D选项银联卡用久了会失去磁性,说明信息需要依赖于载体,载体可能损坏,但信息在重复使用中不会产生损耗。]2.C [A选项图像可视化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数据。B选项大数据包含大量非结构化数据。]3.B [B选项基于深度学习是联结主义。]4.D [A选项对用户身份的鉴别过程是身份认证。]5.C [C选项移动终端是移动中的计算机。D选项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高频技术。]6.D [本题考查进制与编码的相关知识。A选项计算机内部都是用二进制来表示;B选项JPEG是常用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C选项未知进制数x末位为1,则x转换为十进制后不一定为奇数;D选项数据的解压缩是一个解码过程。]7.D [此流程图使用功能法来求解——把一个整数转化成二进制后,其中“1”的个数。]8.C [本题考查二叉树的知识。根据题意画出二叉树如图所示:该树不是一棵完全二叉树,叶子节点个数2,深度为4。前序遍历时A-B-D-F-C-E。]9.B [本题考查冒泡排序的算法思想。数列中存在3和0(1对)、9和7,0,8,5(4对),7和0,5(2对),8和5(1对),共8对逆序对,需交换8次。]10.C [本题考查递归函数的调用.sum=1+2+3+8+15=29。]11.B [本题考查逆波兰表达式和栈的相关知识。用栈存储数字,遇到数字时入栈;遇到运算符号时,把处于栈最上方的两个元素依次出栈,并把计算结果压入栈中。]12.D [A选项程序段①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程序段②的时间复杂度为O(n)。B选项程序段①在将相同的数据往前移动,i-=1的作用在于防止连续多个重复的现象。C选项升序显示数据。D选项采用b数组进行桶记数。]13.(1)CD (2)①trans?temp= (3)ACD(4)127.0.0.1时本机地址,只能在本机调试,而PC客户端1与Web服务器通过交换机连接,调试需要通过实际地址。解决方法:应输入服务器的实际网址:http://192.168.10.1:5000。原因1:服务器未设置对外访问;原因2:除服务器外的其余设备,需要用服务器对外的IP地址http://192.168.10.1:5000访问。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搭建及其相关知识。(1)温湿度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连接属于搭建信息系统环节中硬件的搭建,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属于搭建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应该先进行搭建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2)从URL易分析,传感器获取的温湿度及光线数据通过智能终端上传到服务器trans路由,获取参数为temp。(3)B选项的逻辑是当温度:t1<=temp<=t2时,flag=0,反之为1,和题干要求相反,其余均符合。(4)服务器访问地址“127.0.0.1”是环回地址,只能本机访问。其他电脑访问服务器数据,需要用服务器对外的IP地址http://192.168.10.1:5000访问。14.(1)df.at[i,″专家分″]*0.6+df.at[i,″投票分″]*0.4或df[″专家分″][i]*0.6+df[″投票分″][i]*0.4(2)①tj(″match.csv″) ②df.at[j,″参赛曲目″]==m或df[″参赛曲目″][j]==m ③j=j+1(3)dfl.总得分解析 本题考查Pandas数据处理相关知识。(1)总得分的计算公式为专家分*0.6+投票分*0.4。(2)①调用函数tj函数对传的文件求总分。②对df对象按总分降序排序后,要查找每首曲目的最高得分,可以从上向下依次遍历df的每一行。找到某一行参赛曲目与m相同,即为该曲目最大值,此时添加入字典dic即可。③空改变while循环变量,每次增加1。(3)y轴数据为总得分的平均值,即dfl.总得分。15.(1)6.5 (2)D (3)①jsbh=ord(tem[0])-ord(″A″) ②q==head ③q=a[q][1]解析 本题考查链表创建、节点删除操作。(1)第1-5题得分分别为2,5,8,3,6,B-1表示B老师进行回评,他评的第2题和第4题,因此第1轮评分为2,4,8,5,6,第2轮评分为3,5,5,7,5,第3题和第4题相差2分,需回评,第4题的最后得分为7和6,平均得分为6.5分。(2)AB组没有出现回评,C组第1轮中,B对第3题进行回评,得分依次为4,6,6,第2轮得分3,6,5,无需三评,多出一个数据。D组第1轮中,B对3个题进行回评,得分依次为3,3,6,第2轮得分为4,3,6,每个题目的得分差均小于2。(3)①将ABC等教师编号转换为012等数字。②当前节点若是头节点,更新头指针。③若flag为True,则对下一题进行阅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