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珍惜师生情谊【学习目标】1.培养尊重老师的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培养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3.领会尊重老师的丰富内涵。4.知道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5.明确学会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6.了解老师的不同风格。【重点难点】重点在合作、分享、尊重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难点处理好与老师“亦师亦友”的交往关系。【学习准备】搜集师生交往中的事例。【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这种影响不仅仅发生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而且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师生关系在我们的成长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怎样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呢?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过渡: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大教育家孔子的一些教学主张,在孔子的教学主张中就有“教学相长”的见解,那么教学相长是怎样的一种师生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学相长”的相关知识。1.理想而美好的状态(1)研读教材第38页正文第一段。思考:谈谈你对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状态的认识。提示:①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②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2)活动拓展阅读教材第37~38页“生活观察”。思考:①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②在教材中的四个场景中,老师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提示:①指导者、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②在场景一中,老师扮演着指导者角色;在场景二中,老师扮演着倾听者角色;在场景三中,老师扮演着陪伴者角色;在场景四中,老师扮演组织者、陪伴者角色。2.勤学好问的态度研读教材第39页正文第一段。思考: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具体应该怎么做?提示:①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②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研读教材第39页正文第二段。思考:①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分别意味着什么,有什么作用?②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提示: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②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2)活动拓展阅读教材第39页“方法与技能”。思考: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提示: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4.了解风格不同的老师研读教材第41页正文第一段。思考:①为什么老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②怎样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提示:①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②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学会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我们要学会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