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友谊的真谛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友谊的真谛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第1课时 友谊的真谛
【学习目标】
1.培养珍视友谊、乐于交往的情感。
2.认识处理好友谊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能够适应友谊的变化,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友谊的原则。
3.了解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4.理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超越功利的友谊更能让人们向往。
5.了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友谊的特质。
2.澄清对友谊的一些误解。
难点
1.理解超越功利的友谊更是可贵的。
2.把握友谊的原则。
【学习准备】
预习本课时的课本内容。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过渡:有人问:从家到学校,怎样走距离最短?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位同学的回答让所有人都表示赞同:有朋友相伴,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最短。是啊,有朋友相伴,一路欢声笑语,从不觉得孤单。究竟是什么如此打动我们?这就是我们本课时要学习的友谊特质问题。
二、活动研讨
活动:友谊的特质
阅读本课时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友谊的重要特质有哪些?
提示:可以参考本课时教材前的“生活观察”中所提及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友谊的特质,尽管大家在重要程度的排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不影响我们对友谊特质的共同认知。
2.友谊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谈谈你对这种关系的见解。
提示: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3.哪些友谊更显可贵和美好?
提示: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超越功利的友谊更让人们向往。友谊离不开现实的条件,但是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4.友谊仅仅是接受而没有付出吗?
提示: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友谊是接受,也是付出——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5.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生路上的每段友谊?
提示: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
三、课堂小结
友谊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标准和规范,友谊的道路不会平平坦坦,总少不了磕磕绊绊。友情不仅需要热情和忠诚,也需要智慧和原则去维护。
【思维导图】
友谊的真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