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高一《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表格式)(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高一《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案)(表格式)(苏教版)

资源简介

《通用技术》必修一(苏教版)教案
课 题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课 型 班课 课 时 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技术与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明确设计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学生能够阐述设计是技术成果与人的需求之间联系的纽带,是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的桥梁。 学生能够认识到设计在促进技术革新方面的作用,即富有创造性的设计能推动技术产品的更新与提升。 学生能够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的影响,包括技术发展如何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如何丰富设计思维和手段。 学生能够掌握设计的丰富内涵,包括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二者在产品设计中的结合方式。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辨析技术与设计相互作用的实例,从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模拟设计过程,体验设计的创造性与实用性,加深对设计理解的同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探讨设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感情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认识到设计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满足人们需求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了解艺术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意识到技术设计需要关注真实的社会需求,体现技术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在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对技术产品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
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理解设计作为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中,设计与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掌握设计在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过程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将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 理解设计对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以及新技术对设计思维和手段发展的促进作用。 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明确设计的定义,理解设计是一种基于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区分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不同侧重点和特征,特别是技术设计在注重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作用。 掌握技术产品设计中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融合方式,以及它们在满足社会需求和审美需求方面的作用。 二、学习难点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设计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来加深理解。 需要把握设计与技术在推动技术发展和满足人类需求方面的双重作用,避免将二者割裂开来。 深入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设计的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设计的各个方面可能较为困难。 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融合方式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掌握,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需要区分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不同侧重点,理解它们在满足社会需求和审美需求方面的不同作用,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和社会洞察力。
教学方法 一、任务一: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1. 案例分析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发展和设计案例,如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通过讲解案例的背景、技术发展与设计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从而理解技术与设计的相互作用关系。 2.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技术产品(如智能手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产品的技术发展历程与设计变化,讨论设计与技术在该产品发展中的作用,并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3. 思维导图构建 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工具,绘制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思维导图,梳理并归纳出设计与技术在技术产品创新、发展及转化中的关键作用。 4. 角色扮演 模拟技术专家与设计师的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技术与设计的紧密关系,理解设计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以及技术发展对设计思维的促进。 二、任务二: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1. 案例展示 展示多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案例,包括技术设计、艺术设计、综合设计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设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活动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设计实践活动,如产品设计草图绘制、3D模型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设计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3. 对比分析 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案例(如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目的、方法、效果等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4. 专题讲座 邀请设计领域的专家或设计师进行专题讲座,介绍设计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5. 项目研究 设计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项目,如环保产品设计、智能家居设计等,让学生组成团队进行项目研究,从项目实践中深入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和技术设计的特征。
课前准备 一、任务准备 任务一: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案例收集: 提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技术与设计相互关系的案例,包括技术创新与设计案例、技术产品更新与设计案例、工艺改进与设计案例等。确保案例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能够直观地展示技术与设计的紧密关系。 教学材料: 准备PPT或教学板书,列出技术与设计关系的关键点,如设计作为技术发展的驱动力、设计与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设计促进技术革新等。 准备案例分析模板,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炼出技术与设计的相互作用关系。 课堂讨论引导: 设计讨论问题,如“为什么设计对技术发展如此重要?”、“技术发展如何影响设计?”等,用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任务二: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设计实例展示: 收集并准备不同类型的设计实例,包括技术设计(如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和艺术设计(如建筑、家居用品、服饰等)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产品设计案例,特别是融合了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案例,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教学设计素材: 准备教学设计素材,如设计定义、设计领域分类、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区别与联系等内容的讲解资料。 制作或准备关于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特征的图表或表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实践活动材料: 如有条件,准备一些简单的设计实践材料,如草图纸、绘画工具、模型制作材料等,供学生进行简单的设计实践活动。 二、环境准备 教室布置: 确保教室整洁、有序,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教室中设置展示区,用于展示设计实例和案例。 技术设备: 检查并准备用于播放案例视频和展示设计实例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如有需要,准备计算机和其他技术工具,供学生进行设计实践活动使用。 三、学生准备 预习任务: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教材内容,了解技术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布置预习问题,如“你如何理解设计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你能举出几个设计与技术相互作用的例子吗?”等,引导学生提前思考和准备。 思维准备: 提醒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准备好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促进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
教学媒体 一、任务一: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1. 视频资料 准备一些介绍技术发展与设计创新关系的短视频,如新产品发布会上的设计介绍、技术创新背后的设计思考等。这些视频可以直观地展示设计与技术的互动关系。 2. 幻灯片/PPT 制作PPT,用于展示技术发展与设计变化的案例,包括技术创新如何驱动设计、设计如何促进技术革新等关键点的讲解。 3. 图表/图形 设计关系图表或图形,用于表示技术发展与设计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4. 互动软件/应用 利用互动软件或应用,如在线案例库、设计模拟软件等,让学生亲自体验技术发展与设计的关系,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二、任务二: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1. 图片/视频展示 准备各类设计作品(包括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设计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可以通过幻灯片、多媒体设备等进行展示。 2. 设计作品案例集 收集一系列典型的设计作品案例,包括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的实例,制作成案例集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3. 设计软件/工具 如有条件,可以引入设计软件或工具,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3D建模软件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设计的过程,理解设计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4. 互动讨论平台 利用在线讨论平台或社交媒体工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设计的理解和设计作品,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实物展示 准备一些实物设计作品,如模型、样品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和讨论,从实践中感知设计的魅力和特点。 注意事项 教学媒体的选择应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确保教学媒体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在使用教学媒体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媒体所展示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媒体的使用应适度,避免过度依赖媒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展示一系列技术与设计相关的案例,如交通工具的演变、家电产品的创新等。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技术与设计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设计是如何推动技术发展的?” 汇总学生讨论结果,并给出补充和深化。 仔细观察案例,思考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活动二: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展示一系列技术与设计相关的案例,如交通工具的演变、家电产品的创新等。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技术与设计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设计是如何推动技术发展的?” 汇总学生讨论结果,并给出补充和深化。 仔细观察案例,思考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活动三: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讲解设计的定义和特征,强调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展示不同领域的设计作品,如产品设计、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等,让学生感受设计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在不同领域中有哪些独特的表现?设计是如何体现其价值的?” 聆听教师讲解,理解设计的定义和特征。 欣赏不同领域的设计作品,感受设计的多样性。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加深对设计内涵的理解。 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和特征。 通过欣赏不同领域的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活动四: 巩固练习 素质提升 设计一些与技术和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如案例分析题、选择题等。 组织学生完成练习,并对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感受到技术与设计的结合的?能否举例说明?” 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聆听教师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理解。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技术与设计的结合,分享给他人。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技术与设计关系的理解。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了解到设计不仅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还是技术成果与人的需求之间联系的纽带,以及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的桥梁。设计不仅可以把技术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还能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使产品具有新的品质,从而促进技术的革新。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加丰富、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设计的效率更高。此外,技术的进步还促进了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让设计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 在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方面,我们认识到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它不仅仅是关于外观的美化,更涉及到产品功能的实现、结构的优化、材料的选用和工艺的完善等方面。设计还融入了艺术元素,让产品不仅实用,还富有美感和文化价值。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认识到设计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性,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作业布置 案例分析:选择一项你感兴趣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分析其中技术与设计的结合点。思考设计是如何推动该技术的发展的,以及技术又是如何影响设计的。将你的分析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案例分析报告。 设计思考:基于你对技术与设计关系的理解,尝试设计一款新产品或服务。这个产品或服务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创新性的。请详细描述你的设计思路,包括产品的主要功能、目标用户群体、设计特点等,并解释你是如何将技术与设计结合在一起的。你可以通过文字描述、草图或简单的原型来展示你的设计。 思考讨论:与你的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技术在设计中的作用”和“设计对技术发展的影响”这两个主题。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整理成一份简短的报告或PPT,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注意:作业提交时间为下节课前,请确保按时完成并提交。
板书设计 标题: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设计推动技术发展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创新、更新、改进与转化离不开设计 设计促进技术革新,实现新品质 设计在技术中的作用 纽带:技术成果与人需求的连接 桥梁: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 激发:技术的潜在价值 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设计依赖技术实现 技术为设计提供广阔空间 技术发展促进设计思维与手段 二、设计的丰富内涵 设计的定义 基于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赋予事物独特表现力 设计的类型 综合设计:涉及广阔领域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工艺 艺术设计:侧重审美、欣赏、文化 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融合 技术设计:面向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 艺术设计:通过色彩、图案、造型达到审美 课堂重点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作用 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不同领域的独特性 阐述技术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核心地位 在板书的实际布局中,可以根据上述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利用标题、列表、图形等方式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在课堂上适时补充具体案例或图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达成 本次课程主要围绕“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任务一的“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和任务二的“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两个子任务,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清晰地认识到设计与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设计在推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中,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并对技术设计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案例分析、活动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设计与技术的紧密联系,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设计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在案例选择方面,有些案例可能过于复杂,导致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其次,在活动体验环节中,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部分活动可能无法充分展开,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三、学生表现与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整体较好。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对课堂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尤其是在理解设计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时,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针对这些问题,我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精选案例,确保案例具有代表性和易理解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资源,确保活动能够充分展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注重学生的互动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相信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