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奇妙的节日风俗”。本课有三个版块,第一个板块“风俗就在我身边”主要了解身边的风俗;第二个板块“奇妙的节日风俗”深入学习了当地特色节日风俗蕴含的愿望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三个板块“风俗的演变”是让学生调查讨论风俗的演变,了解风俗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而发生改变,发现社会对风俗的重视。借助教材事例,引导学生了解风俗,保护风俗,保护传统。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和各地不同的庆祝方式;(二)情感与态度了解各地特有的节日风俗,体会不同风俗的不同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游戏体验等活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通过讨论活动体会端午节各地不同的风俗以及蕴含的多样情感。(二)难点: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这些风俗所蕴含的不同传统文化。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阅读法、小组讨论法、趣味故事教学法。五、学情中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古国,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和挑战。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四年级的学生对身边及家乡的端午节风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他地区的不同风俗,以及风俗背后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还有待提升。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放假?(喜欢!)2.除了寒暑假,我们一般还会在什么时候放假呢?(学生各种回答)3.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节日风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首先由学生感兴趣的放假事件吸引学生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出本课课题。(二)学习新知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2.说起端午节大家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什么?((1)端午传说。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可不止有屈原的故事,还有春秋末年伍子胥、东汉孝女曹娥的故事。(2)端午食品。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食品,所以端午节又叫“粽子节”。(3)端午名称。端午节的名字可不止一个,还有“端阳节”、“龙舟节”、“浴兰节”等二十多种叫法,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3.观看赛龙舟视频,说一说你们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学生回答:龙舟比赛、吃粽子、戴香包……)(教师总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由于各地的地理、历史、文化、习惯等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节日风俗。但不同的风俗同样包含着人们朴素的爱国情感以及期盼健康,祈求生活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所以,我们要尊重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4.端午节的活动如此多姿多彩,接下来请同学们猜一猜,人们最喜欢的过端午节方式是什么。并说明理由。(赛龙舟,因为比赛是一个热闹的活动,人们大多喜欢热热闹闹的过节。包粽子,因为当家人们坐一起包粽子聊天,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5.解释风俗:像这样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习俗,我们把它叫做风俗。6.你们家乡还有什么当地特有的特色传统节日呢?小组内相互讨论分享,你们是如何过这个节日的。7.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本77页的阅读角上的内容,总结一下内蒙古当地人们是如何过“那达慕”这个节日的。(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出中华传统节日,进一步探究端午节的知识,最终引入节日风俗。接着通过赛龙舟视频和“猜一猜”小游戏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和各地不同的庆祝方式。再联系实际,询问学生自己家乡还有什么特色传统节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感受节日文化。此环节与生活密切相关,更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多运用讨论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三)巩固加强1.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的资料,完成下面的表格。节日的风俗 寄托的愿望和情感2.交流分享:在我们的家乡风俗里也寄托着家乡人的愿望和情感,请同学们说一说。[设计意图]:最后大家再次针对各地或各民族不同的节日与风俗展开讨论,再度体验不同节日风俗中蕴含的丰富感情。(四)课堂小结总结: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它们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传承;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风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习俗。课下,请你根据表格,去搜集自己当地有特色的节日,并思考这些节日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五)布置作业填空。七、教师教学评价(一)教师制定出的教学目标是立足学情,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通过本课教学,基本达到了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二)课文整体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简洁的图画加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现。教师在进行规则教育时,充分理解了教材各要素的教育价值,从不同角度去解读了教材,充分发挥了引导点拨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内容。(三)本课教学中教师多次从实际生活出发,联系实际发问,努力寻找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搭建了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四)教学中,教师多次总结性话语,既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更是引领学生更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的激发。八、学生学业评价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学会了解各地特有的节日风俗,体会不同风俗的不同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通过阅读、讨论、游戏体验等活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九、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