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五上道德与法治《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明确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重要性,理解课余生活的多样性。 学生能分享并评价自己的课余生活,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余生活的兴趣,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课余生活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意义,学会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课余生活观念。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或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目前的课余生活状态。 老师:大家好,上课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讨论了学习方法和效率的问题,大家还记得我们提到了哪些重要的学习技巧吗? 学生A:我记得老师您说过要合理安排时间,还有要专心致志地学习。 老师:很好,A同学记忆力真棒!那么今天,我们要继续深化这个话题,来谈谈我们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和学习同样重要,你们认为为什么呢? 学生B:课余生活可以让我们放松,减轻学习压力。 学生C:我觉得课余生活可以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让我们更全面地发展。 老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对!课余生活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同时还能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那么,我想了解一下,大家目前的课余生活都是怎么安排的呢?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 学生D:我平时喜欢打篮球和看书,我觉得这些活动能让我放松,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老师:D同学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很有意义,既锻炼了身体,又充实了大脑。其他同学呢?你们的课余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2. 自主学习(10分钟)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原则和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教师:请大家打开教材,翻到关于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章节,仔细阅读并思考如何合理选择我们的课余活动。 学生A:老师,我不太明白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什么意思? 教师:很好,你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就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来挑选适合自己的课余活动。不是盲目跟风,也不是别人选择什么你就选择什么。 学生B:那老师,我们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活动呢? 教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看看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其次,要考虑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身体状况,不能选择过于繁重或影响健康的活动。最后,可以听听家长和老师的建议,但最终决定还是要自己做。 学生C:老师,我想参加一个编程班,但妈妈觉得我应该多参加体育活动,我该怎么做? 教师: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你可以先跟妈妈沟通你的想法,告诉她你为什么想参加编程班,它能带给你什么。同时,也要理解妈妈的想法,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很重要。你可以尝试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比如参加一个编程俱乐部的同时,也参与一些体育活动。
3. 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课余生活,评价其优缺点。 小组讨论: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讨论方向。 教师: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课余生活,并评价其优缺点。记住,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经历哦。 学生A:老师,我先来。我课余喜欢打篮球,这让我觉得很有活力,还能锻炼身体。但有时候会因为比赛或训练占用太多时间,影响学习。 学生B:我同意。我课余喜欢画画,我觉得这能让我放松,还能培养我的审美。但有时候画得太入迷,也会忘记时间。 学生C:我课余喜欢读书,我觉得这能丰富我的知识,开拓视野。但有时候读书时间太长,眼睛会累。 教师:很好,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并且很诚实地评价了优缺点。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D:我觉得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样才能找到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学生E:对,而且我觉得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能影响学习和生活。 学生F:我也同意。我觉得还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活动,也许能发现新的兴趣呢。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很积极。记住,选择课余生活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更加快乐和充实。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并且合理安排时间哦。
4. 角色扮演(10分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进行角色扮演。 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教师总结角色扮演活动,强调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生A:老师,我选择了篮球作为我的课余活动进行角色扮演! 老师:很好,篮球是个充满活力的选择。你准备怎么展现篮球爱好者的特点呢? 学生A:我会模仿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比如投篮、运球,还会和同学们一起模拟比赛场景。 老师:很好,记得要展示你的热情和专注。其他同学也请认真观察,看看A同学的表现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学生B:我觉得A同学的动作很标准,就像真正的篮球运动员一样。但他可以更加投入一些,比如增加一些面部表情和团队互动。 学生C:我同意B同学的看法。A同学的表演很有张力,但也可以多和队友交流,展现出篮球运动中的团队精神。 老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A同学确实展示了篮球爱好者的基本技能,但在团队合作和情绪表达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其他同学在选择课余活动时,也可以考虑这些方面。 老师:记住,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不仅是为了放松和娱乐,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能力。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在其中得到成长。 学生D:老师,如果我选择的课余活动比较冷门,怎么办呢? 老师:即使你选择的课余活动不是大家常见的,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能够投入其中,发现其中的乐趣和价值。你可以邀请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参与,或者寻找专业的指导。记住,每个人的兴趣和选择都是独特的,都值得被尊重和珍惜。
5. 制定计划(1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 教师提供模板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计划。 学生分享自己的计划,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现在我们有10分钟的时间来制定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这张模板上列出了几个常见的活动领域,比如学习、运动、兴趣爱好等。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填充内容。 学生A:我可以规划每天看半小时的书,还有周末去打篮球! 教师:很好,A同学。记得在计划中加入一些能够平衡学习和放松的活动。不过,别忘了留出一些空白时间,用于应对突发事件或者处理紧急任务。 学生B:老师,我想在计划中加入一些学习编程的内容,但是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教师:B同学,你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在线编程课程或者加入编程社区,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经验。另外,记得在计划中留出时间进行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编程技能。 学生C:我计划每天练习一个小时的钢琴,晚上再花半小时阅读。周末的话,我想去参加志愿者活动。 教师:C同学的计划很充实,既有提升自我技能的活动,也有服务社会的机会。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一下,看看别人的计划中有哪些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 学生D:老师,我觉得我的计划可能太满了,担心自己做不到。 教师:D同学,不用担心。计划是灵活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让自己有方向可循。
6. 课堂小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实践,不断优化自己的课余生活。 老师:同学们,我们的课程即将进入尾声。在这最后的五分钟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吧。 学生A:老师,我知道!我们学了如何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还了解了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老师:没错,A同学总结得很到位。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确实很重要,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还能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 学生B:老师,我觉得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老师:B同学说得很对。课余生活是我们探索自我、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大家课后有没有想过要如何实践呢? 学生C:老师,我打算加入学校的篮球队,我觉得打篮球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学生D:我想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书,尤其是那些能启发我思考、拓宽我视野的书籍。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计划和想法。记住,选择课余生活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其中,并从中获得成长。同时,也要记得不断优化自己的课余生活,尝试新的活动和领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学生们(齐声):谢谢老师,我们记住了! 老师:好的,那么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下课!
四、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 让学生记录一周的课余生活,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五、板书设计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一)重要性:丰富生活、培养兴趣、促进成长 (二)方法: 1. 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合理安排时间 3. 选择合适的活动 (三)实践:制定计划、积极参与、不断优化
六、教学反思 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和制定计划等环节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的实践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