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3.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3.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那么,如何能再塑生命呢?要怎样做,才能将生命重新塑造呢?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追问,走进课文,倾听海伦·凯勒的人生故事,看看她的生命又是如何被重新塑造的。教学新课任务一: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一)文题解读(1)塑”是什么意思?明确: 塑造(2)“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明确:“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3)谁再塑生命?再塑生命的人是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明确: 海伦·凯勒 安妮·莎莉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二)整体感知1.“再塑生命”是如何做到的?预设: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关心、教育和影响。文中主要写了三件事:①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②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③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2.跳读文章,圈点勾画出“回忆”的时间,绘制结构导图,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展开写作的。预设:3.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内容。预设:第一部分(第1—4段):概述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理变化。第二部分(第5—13段):写莎莉文老师走入“我”的生活,“我”初步感受到人生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任务二:内容解析 人物形象(一)内容解析●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再读课文,说说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生命的原貌是什么样的。①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明确:内心苦恼,情绪愤怒,饱受煎熬。②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明确:小心翼翼,渴望光明。●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1.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的感受又是什么?段落 事件 海伦的感受第5段 第一次亲密接触 陌生第6、第8段 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 自豪、高兴第7段 教“我”学会简单的字 领悟第9—12段 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 不耐烦——恍然大悟,求知欲油然而生第13段 教“我”比较复杂的字 喜悦、幸福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为海伦“重塑生命”的?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在文中找一找。①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明确:一“握”一“抱”,形象地描写出莎莉文老师母亲般的爱心。③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明确:用心良苦、循循善诱、教育有方④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⑤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明确:温柔,极强的耐心;循循善诱、有高超的教育艺术(二)人物形象1.说一说:文中的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莎莉文是一个爱海伦,讲究教育方法艺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教育时机的出色的教育艺术家。2.在“重塑生命”的过程中,海伦是怎样表现的?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①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明确:敏感聪明②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明确:热爱生活、渴望光明③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④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明确:强烈的好奇心⑤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明确:执着的求知欲3.说一说:海伦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明确:海伦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孩子。任务三: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一)合作探究1.海伦成功再塑生命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全文分析。明确:海伦·凯勒 毅力:小海伦没有对认识文字放弃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好老师: 安妮·莎莉文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热爱教育对象。小结:莎莉文老师:热爱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温柔、充满智慧、耐心海伦:聪明好学、求知欲强、悟性极高、坚毅、知错就改、感情丰富、热爱生活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的?①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②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③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明确:作者运用细致的心理感受描写,表达出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3.文中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说明了什么?明确:去井房之前,作者处在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陷进了痛苦的深渊。去井房后,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懂得了“水”这个词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也让她第一次获得了事物的概念,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这是思维的一次飞跃。说明老师教育艺术的成功。4.如何理解下面这段话?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强烈抒发了“我”在求知中获得的幸福体验。“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了强烈的爱,对生活有了幸福的感受,从而对生活充满了信心。5. 莎莉文老师教给海伦的仅仅是知识吗?明确: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个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6.如果我们把课文题目改一改,与原题目比较一下,看哪一个更好更符合题意。①改为《复活》;②改为《种太阳的人》7.海伦是残疾的儿童,但在莎莉文的引领下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她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示例:海伦能够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与沙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8.本文突破了“以写老师为主”的惯例,既写老师,也写自己,而且写自己的篇幅比写老师的还多。你认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的种种感受,写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等等。都是为了从侧面写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写老师的可敬可爱。(二)拓展延伸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是本文的一体两面。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像作者这样凭借坚强意志与命运进行抗争的杰出人士,你还知道哪些?试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明确:①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苏联作家 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德国伟大的作曲家,26岁时听觉衰退, 35岁时完全耳聋……——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世界。③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美国政治家,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 下肢瘫痪……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④张海迪 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自学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成为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⑤“孔雀仙子”——邰丽华2.名人名言。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 荻更斯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 巴尔扎克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培根三、本课小结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海伦自强不息的精神,全文真诚地表达了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海伦在她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发她对莎莉文老师的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四、随堂练习1.下面的片段选自作文《读<海伦·凯勒传>有感》。画线的三句话都有语病,请改正。《海伦·凯勒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出生后第19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她丧失了宝贵的听力和视力。①因为她的声带没有受损,却无法受其他感官的刺激,以至于她也不会说话了。读完这本书,我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所感动,并深深地喜欢她。她是那么执着、坚毅、顽强,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②但她拼命地摸读盲文,指头都摸出了血,甚至书写单词和句子。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③从海伦·凯勒身上,使我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理想的坚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1)第①处关联词使用不当,可以改为:虽然……但是…… (2)第②处语序不当,可以改为:但她拼命地摸读盲文,书写单词和句子,甚至指头都摸出了血。(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 删去“使”2.阅读课文“这天上午,……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回答下列问题。(1)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所选的文字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教“water”一词。(2)你认为“我”不能理解“水”的原因是什么 不能看见具体的水,平时所接触到的是一些容器,故而将两者混为一谈。(3)通过这段文字,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让受教育者亲临现场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理解概念。(4)文章中画线的句子照应了前文中什么话 请在原文用横线画出来。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5)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句话在文章中紧承上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子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对世界万物认识的一种愿望,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心情。所以作者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此“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3.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B )A.莎莉文小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B.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C.莎莉文小姐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D.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为了一个作家。五、课后作业1. 给海伦.凯勒写一封信。2. 课后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