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赤壁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1《赤壁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赤壁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品读文中的景物描写,感知本文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2、把握苏轼在本文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变化,理解苏轼关于变化与永恒的哲思;
3、体会苏轼乐观豁达的精神,获得成长的启示。
【教学重点】
把握苏轼在本文中展现出来的情感变化,感知本文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关于变化与永恒的哲思,体会苏轼乐观豁达的精神。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现在我们班准备举办一个“我和名人去旅游”的活动,你可以从李白、杜甫、苏轼之中选一位同伴,你会选择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赤壁赋 苏轼)
二、预习检测
解题:
赤壁: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一地点、同一年写下的作品,同一背景。
(2)文赋:赋的一种,《赤壁赋》既继承了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又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为一体。
检查预习
(1)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状语后置句)
三、整体感知
1.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3分钟时间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主客情感变化的词句,并依据情感变化划分全文的段落。
[预设]乐——悲——喜(板书:乐 悲 喜)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哀吾生之须臾”“悲风”——“客喜而笑”)
2.指名朗诵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主客为何而“乐”?
[预设]风景优美,令人陶醉;夜游赤壁,饮酒吟诗,扣弦而歌。
教师总结:美景;乐事。(板书:景)
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苏子和客各自在做什么事?自读第2段,洞箫声表现了客怎样的情绪?
[预设](1)苏子“扣弦而歌”,客“吹洞箫”。
(2)伤感、凄楚、哀怨。
四、文本细读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客人诉说了哪些“悲”?
[预设]客是因为看到月亮,想起曹操的“月明星稀”,身处赤壁,又想起曾经的赤壁之战,想到曹操和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连像曹操这样的大英雄都不复存在了,自己和友人打渔、砍柴,和鱼虾、麋鹿为伍,在天地之间十分渺小,又觉得人生很短暂。想要飞升成仙,和明月一样永恒,但是这不可能。
[小结]
历史人物——自己:世事无常、功业未就。
宇宙无穷——人生须臾:自身渺小、人生短暂。
理想——现实:理想幻灭、终不可得。
……
自古文人都悲叹“宇宙无穷,人生苦短”,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此可见,客原来是有如许之悲情,难怪其箫声“如怨如慕”。齐读,将这种悲情读出来。(板书:情)
2、在这种浓重的悲情中,他们的情感又是如何由悲转喜的呢?齐读第四段。
(1)变与不变:
水之变与不变——不断地流逝,最终也不曾流走。水还是那水。
月之变与不变——不断地盈缺,却也没有增长和消减。月还是那月。
人之变与不变——生老病死,却可以生生相继,代代相传。
引用:“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和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强调了“我”与“物”同,也是无尽的,否定了客从变化的角度看“吾生之须臾”的观点。
(2)取与不取:
“不取”,不属于自己的功名利禄,金钱、地位,学会放下,荣辱得失,不挂于心。
“取”,享受自然界的无私馈赠,“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并且取用无尽。
[小结]你得也好,失也好;荣也好,辱也罢;高兴也好,忧伤也罢;缺憾也好,圆满也罢,都已成过往,而能得到的、把握的唯有此时此刻。这就是苏子告诉客的道理,于是客听后,“喜而笑”,就放下了。师读第5段。(板书:理)
3.合作探究:客、苏子、苏轼三者有什么关系?
[预设]主客实为一人,是苏轼矛盾内心的两个方面,是两个灵魂在对话,是现实世界里消极颓唐的自我与精神世界里积极乐观的自我在搏斗。
五、课堂小结
主客夜游,融情于景;客心生悲,触景伤情;苏子开解,借景寓理,情景理很好地统一在赤壁的山川水月上,大自然往往能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和启示。遭遇命运不公的苏轼在自然的怀抱里完成了自己心灵上的突围,展现出了其旷达洒脱的一面。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对苏轼这种人生状态界定为成熟,具体是这样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希望同学们在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不断得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六、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观看: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林语堂《苏东坡传》,央视纪录片《苏东坡》。
2.“当我面对困境之时,我从苏轼身上学到了……”为开头,写一写你的感悟,300字左右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