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Unit 4 Time to celebrate 第3课时教学设计 外研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Unit 4 Time to celebrate 第3课时教学设计 外研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Unit 4课时教学设计
第3课时教学设计
Unit4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Understanding ideas(2)Grammar rules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语篇研读 【What】 本课内容先是关于频率副词在描述习惯和活动的用法,呈现了不同频率副词的使用示例,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使用频率副词来描述活动",要求学生观察例句,并回答相关问题。主题图下呈现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然后是识别和使用频率副词、理解频率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探索不同频率副词表达的含义。是谈论节日庆祝方式、运用一般现在时表达习惯、制作思维导图组织想法、使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个人的节日庆祝经历。如"我们如何庆祝节日",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几个问题,例如"你和谁一起庆祝?"、"你做了哪些活动?"、"这是哪个节日?"、"你吃了什么食物?"和"你感觉如何?"。 有语法规则的讲解和应用,包括句子构成和频率副词的使用。一个部分是语法规则的介绍,如"always", "often", "sometimes", "never"的使用;另一个部分是将这些规则应用到实际的句子中,如描述节日习惯。 【Why】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法规则",本课时是单元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单元主题图中,我们通过语法示例可以获知本单元的核心主题是频率副词的使用。通过问题链“How do we use adverbs of frequency”可以获知,本单元的大问题是如何正确使用频率副词,这也是我们本单元要主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例句和参与练习,学生通过Look and Learn的环节,通过分析和应用频率副词,对语法规则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通过观察例句识别不同频率副词的使用场景,说出它们的含义及相关信息,积极投入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通过Look and Talk的环节,通过回答相关问题,对节日庆祝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图和参与对话识别节日庆祝的不同方式,说出节日的名称、庆祝活动及相关信息,积极投入本单元的学习。 【How】 本课的语篇内容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语法规则的介绍和将这些规则应用到实际的句子中。另一部分是思维导图的使用。 语法规则介绍:介绍频率副词"always", "often", "sometimes", "never"的使用,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语法规则应用:应用频率副词描述节日习惯,如"My parents always stay up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语篇通过图表和博客文章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频率副词的使用情境,文本是以示例和应用的形式,如"Sometimes, she cooks for me." 和 "Eating zongzi is a must during the festival." 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频率副词表达的含义。思维导图则展示了如何询问和描述节日庆祝方式,如询问"Who do you celebrate it with "和描述"My family always...for..."
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对应单元目标 本课学习目标
理解并运用频率副词描述习惯和活动。 使用思维导图组织和表达庆祝节日的想法。 使用频率副词谈论节日和假期的庆祝方式。 使用思维导图组织和表达庆祝节日的想法。 识别并使用频率副词(always, often, sometimes, never)。 理解频率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描述节日庆祝活动中的个人习惯和家庭传统。
3.评价任务 评估维度 评估标准 评估方式 评估主体
语法规则掌握 节日庆祝活动描述 文化知识理解 情感表达 语法规则掌握: 能够正确使用频率副词(always, often, sometimes, never)描述行为。 能够根据上下文使用正确的时态和语态。 节日庆祝活动描述: 描述节日庆祝方式时,能够使用多样的表达方式。 能够清晰表达与谁一起庆祝、进行哪些活动、节日名称、食物以及个人感受。 文化知识理解: 理解并能够描述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 能够区分不同地区的节日食物差异。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语言表达和使用。 检查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和句子创作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通过学生对节日习俗的描述,评估其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和学生自我评估
3.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教学目标1:掌握并应用频率副词 引导阅读与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例句,如:"Sometimes, she cooks for me." "I often watched Grandma cook, but I never cooked anything myself." "My family always have it at the Spring Festival." 让学生识别并标记出每个句子中的频率副词。 语法规则讲解: 详细解释频率副词的含义和用法,包括它们如何表达行为发生的频率。 情境模拟: 创建不同的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使用频率副词来描述可能发生的行为。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各自家庭在特定节日或活动中的行为习惯。 即时反馈: 在学生练习使用频率副词时,提供即时的反馈和纠正,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 完成Activity 7 Complete the blog 练习题 自主学习: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识别并记录频率副词的使用。 参与互动练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课堂互动,如角色扮演或模拟对话,使用频率副词。 小组合作: 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频率副词在描述个人或家庭习惯时的应用。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练习中的参与度,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反应速度。 语法准确性: 通过口头练习和书面作业,检查学生使用频率副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创造性思维: 评估学生在写作任务中展现的创造性思维,看他们如何将频率副词融入到不同情境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句和实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频率副词的用法。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教学目标2:了解并描述中国端午节的文化特征 历史背景介绍: 利用多媒体材料,如图片、视频或故事,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和文化意义。 文化习俗讲解: 详细讲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如赛龙舟和吃粽子,以及这些习俗的象征意义 提供思考指导,教授学生如何完成一篇关于端午节的博客文章。 认真听取教师关于端午节的介绍,记录关键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理解,完成一篇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的端午节博客文章。 评估学生在博客文章中的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深入介绍端午节,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和尊重。 通过撰写博客文章,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用英语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教学目标3:掌握描述节日庆祝方式的英语表达 引入话题: 向学生介绍讨论的主题,解释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庆祝方式的多样性。 教授思维导图技巧: 指导学生如何创建思维导图,教授如何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记录关键信息。 示范对话: 利用角色扮演或模拟对话,展示如何使用这些表达方式来谈论节日庆祝活动。如:讨论要点: 与谁一起庆祝(Who do you celebrate it with ) 进行哪些活动(What activities do you do ) 庆祝的是哪个节日(What festival is it ) 吃什么食物(What food do you have ) 庆祝时的感受(How do you feel ) 引导全班分享: 邀请几组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讨论结果。 练习有用表达: 练习使用教师提供的有用表达方式,通过造句或转换练习加深理解。 小组讨论准备: 与搭档一起使用思维导图规划讨论内容,确保覆盖所有讨论要点。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使用思维导图和有用表达来组织语言。 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对话表现,评估他们构建连贯、自然对话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训练学生将复杂信息有效组织和呈现的能力。
5.板书设计:
Useful sentence: How do you usually celebrate... My family always... for... I often... But I never... My favourite activities include... Sometimes... ... is a must for... Grammar: Adverbs of Frequency always (100% of the time) often (frequently) sometimes (occasionally) never (0% of the time)
6.作业设计:
制作一张思维导图,描述你如何庆祝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教学反思与改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