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2024六下·道县)用正楷字书写语句,要求规范正确,力求美观。学无止境,勇攀高峰!【答案】学无止境,勇攀高峰!【知识点】汉字书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诗句,要注意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故答案为:学无止境,勇攀高峰!【点评】 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2024六下·道县)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浓稠(chóu) 铁锨(xiān) 分外(fēn)B.急遽(jù) 长靴(xiē) 凹地(āo) 弓缴(zhuó)C.花蕊(ru ) 蟋蟀( shuài) 亲戚(qi) 恐吓(hè)D.拨弄(bá) 盘盂(yú) 萦绕(yíng) 兴旺(xīng)【答案】C【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 A、有误,分外( fēn ):错误。应读作“fèn ”。表示格外、特别。B、有误,长靴( xiē ):错误。应读作”xuē”。指一种长筒鞋。C、正确。D、有误,拨弄( bá ):错误。应读作”bō”。指用手或工具轻轻移动或调整。故答案为:C【点评】 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3.(2024六下·道县)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滩贩 甜腻 含情脉脉 能歌善舞B.倾覆 挪移 惊恐万分 聚精会神C.耽搁 泰山 振天动地 不可思议D.清脆 寂寞 奋不顾身 五州四海【答案】B【知识点】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有误,摊贩:摆摊做买卖的小贩。故”滩贩”的”滩”错误。B、正确。C、有误,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故”振天动地”的”振”错误。D、有误,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故”五州四海”的”州”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4.(2024六下·道县)形容伯牙的琴声、王羲之的书法、戴嵩的画作、纪伯伦的《花之歌》,最合适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 挺拔遒劲 画龙点睛 余音绕梁B.余音绕梁 画龙点睛 栩栩如生 引人入胜C.惟妙惟肖 妙笔生花 笔走龙蛇 高山流水D.余音绕梁 挺拔遒劲 栩栩如生 妙笔生花【答案】D【知识点】作者作品;名家名画【解析】【分析】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挺拔遒劲 :形容物体直立 高耸且挺立。画龙点睛:比喻艺术创作在关键处着,墨,或写作、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词语,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引人入胜:多形容自然风光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妙笔生花:形容所写的文章非常美妙。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故 形容伯牙的琴声、王羲之的书法、戴嵩的画作、纪伯伦的《花之歌》,最合适的分别是: 余音绕梁 挺拔遒劲 栩栩如生 妙笔生花 。故答案为:D【点评】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5.(2024六下·道县)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家委会通过并讨论了这次研学活动的计划。B.同学们要注意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行为。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D.只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才能将增长人民体质落到实处。【答案】C【知识点】修改病句【解析】【分析】 A 、有语病,这个句子的问题在于逻辑顺序,应该是先“讨论”后”通过”。B、有语病,这个句子存在否定不当的问题,”杜绝”和”不浪费”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意思变成了要浪费水电。C 、没有语病,这个句子是正确的,它明确表达了成为真正读者的关键是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 、有语病,这个句子虽然表达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对于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性,但是用词不够准确,”增长”与”体质”搭配不妥,应该用”提高”或”增强”。故答案为:C【点评】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6.(2024六下·道县)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稳健大方。B.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因此我们阅读时,对书里的人物评价的角度不能太单一。C.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事物和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D.《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答案】C【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书法作品【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他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事物和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故答案为: C【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课文的理解、作家及其作品、实践作业、写作手法。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7.(2024六下·道县)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B.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C.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D.父亲说:“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答案】C【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解析】【分析】 A 、 B 、 D 正确。C、有误,”水浒传”为作品名,应加书名号。故答案为:C【点评】 考查了标点符号。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即可。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8.(2024六下·道县)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警卫员说:“为了不影响主席工作,我和村长商量后,请乡亲们不要打扰他。”(改成转述句)(2)长廊的柱子上贴满了各色的年画和红红的对联。(缩句)(3)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写不同心情时的不同感受。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心情好: 心情不好: (4)注意例句中加点的部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考场非常安静, 。【答案】(1)警卫员说,为了不影响主席工作,警卫员和村长商量后,请乡亲们不要打扰主席。(2)柱子上贴满了年画和对联。(3)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在为我唱歌。;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嘲笑我。(4)连大家的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解析】【分析】(1)考查改写转述句。去掉冒号、引号。”说”后面加逗号,”我”改为”警卫员”,”他”改为”主席”。即:警卫员说,为了不影响主席工作,警卫员和村长商量后,请乡亲们不要打扰主席。(2)考查缩句。将”长廊的””各色的””红红的”删掉。即:柱子上贴满了年画和对联。(3)考查情景写话。作答时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心情好: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在为我唱歌。心情不好: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嘲笑我。(4)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考场非常安静,连大家的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故答案为: (1)警卫员说,为了不影响主席工作,警卫员和村长商量后,请乡亲们不要打扰主席;(2)柱子上贴满了年画和对联;(3)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在为我唱歌。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嘲笑我;(4)连大家的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点评】 本题考查改写句子、句子仿写、缩句、扩展写话。作答时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仿写句子要注意例句的句式、写法等,缩句要保留主要成分。扩展写话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写话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目,目的在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9.(2024六下·道县)积累填空。(1)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 ”的回首;语文是画,画中有“ ,燕山月似钩”的壮阔;语文是酒,酒里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不舍;语文是情,情里有“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乡愁。(2)小学生活就即将结束了,时光匆匆而过,这让我想到了《长歌行》中的名句“百川东到海, ”。感谢老师用“ ,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劝诫我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并从中获得益处。(3)六年间,每天的“老师好”与“老师再见”,载着我对老师您不变的情谊。离别之际,我想用“ , ”来表达此时心中的感激之情。(写一句赞颂老师的古诗名句)【答案】(1)杨柳依依;大漠沙如雪;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何时照我还(2)何时复西归;良药苦口利于病(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诗经·采薇》。 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 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回到家乡呢?(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 意思是: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直率忠诚的话听起来不愉快,但对行动有利;效用好的药吃起来虽苦,却对治病有好处。(3)毕业之际,我们可用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意思是: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蜡泪才会流干。后人们常借这两句诗来歌颂那些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尤其是老师。故答案为: (1)杨柳依依、大漠沙如雪、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何时照我还;(2)何时复西归、良药苦口利于病;(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点评】 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二、阅读理解。(2024六下·道县)课内阅读腊八粥(节选)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10.这个片段节选自 写的《腊八粥》,写的是八儿 的场景。11.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中,我体会到八儿急切心情。B.从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中,我体会到八儿脾气暴躁。C.从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中,我体会到八儿心生怨恨。D.从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中,我体会到八儿悲伤心情。1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一方面写出了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煮熟,另一方面写出了 。13.品读完文段后,我体会到了八儿是个 的孩子。【答案】10.沈从文;盼粥11.A12.拟人;八儿失望的心情13.嘴馋和可爱。【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解析】【点评】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0.根据课内的学习可知,《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原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个过程,其中,详细描写的是等粥的过程,而选段通过八儿的表现描写了盼粥的情景。故答案为:沈从文、盼粥11.“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这个句子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让我感受到八儿十分着急,突出了他感觉自己已经等了很久很久,想马上喝到粥的急切心情。并没有突出八儿脾气急躁,等粥等得不耐烦的样子。故答案为:A1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这个句子写”粥””叹气”,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一方面写出了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煮熟,另一方面写出了八儿想喝粥喝不到的失望心情。故答案为:拟人、八儿失望的心情13.选段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和母子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十分着急,想马上喝到粥的急切心情,突出了八儿的嘴馋和可爱。故答案为: 嘴馋和可爱。(2024六下·道县)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相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例如:“壶”是装水的容器;“壸”(kǔn)是宫里的路。“赢”,获胜;“羸”(léi),瘦弱。“诋”(dǐ),诋毁;“祇”(qí),地神。“戊”(wù),天干的第五位;“戌”(xū),地支的第十一位;“戍”(shù),军队防守;“戎”(rónɡ),武器,军队,军事。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____;口”指____;“月”指____;“贝”指要取财有道;“凡”指____。 【材料三】据说,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战前,冯、阎商定在河南北部的沁(qìn)阳会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蒋军。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bì)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14.根据材料一,下列依次填在横线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庭____②____弱③神____④____卫A.壸 羸 祇 戍 B.壶 羸 诋 戌C.壸 赢 祇 戎 D.壶 赢 诋 戊15.将下列内容依次填入材料二中的四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时间观念②平常心态③沟通能力④危机意识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16.材料三中,导致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A.选错决战地点。 B.联军内部不团结。C.冯玉祥的参谋写错字。 D.联军兵力不敌蒋军。17.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答案】14.A15.D16.C17.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往往有多个读音或一个读音有多个字,弄错一个或少写一点就相差万里,因此在学习汉字时要认真、仔细。【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14.庭壶:宫庭内。羸弱:软弱无力。神祇:天神与地神。戍卫:守卫,防守。故答案为:A15.结合课内学时的阅读积累完成。由文中“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危机意识。可知,”口”指沟通能力;”月”指时间观念;”贝”指取财有道;”凡”指平常心态。故答案为:D16.由文中”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可知答案。故答案为:C17.回答此题的时候,可结合本题的中心思想来回答。如: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往往有多个读音或一个读音有多个字,弄错一个或少写一点就相差万里,因此在学习汉字时要认真、仔细。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 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往往有多个读音或一个读音有多个字,弄错一个或少写一点就相差万里,因此在学习汉字时要认真、仔细。(2024六下·道县)课外阅读桃花心木林清玄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枯萎吧?种树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种树人又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8.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在阅读短文时,遇到“汲”字不会读,你会选择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汲”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姓;②从下往上打水;③牵引。“汲水”中的“汲”应选第 种解释。1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填空。①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句中的“莫名其妙”在文中具体指 。②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 。20.仔细品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 。21.本文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 ,这是一种 的成功表达手法。22.想象写话,假如你是一棵长成了参天大树的桃花心木,对于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此时你想对他说:“ 。”【答案】18.部首;氵;②19.①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②桃花心木长得特别茂盛。20.梅花香自苦寒来21.人;借物喻人22.谢谢您的良苦用心!让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在阅读短文时,遇到“汲”字不会读,你会选择”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氵”。汲水:从井里取水。亦泛指打水。汲:从下往上打水。故答案为:部首、氵、②19.①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 ②勃勃生机: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桃花心木长得特别茂盛。故答案为:①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②桃花心木长得特别茂盛。20.本句话的含义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人和树一样,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由此想起了一句名言:梅花香自苦寒来。故答案为: 梅花香自苦寒来21.文中桃花心木的”不确定”指各种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人的”不确定”指生活中遇到的不可预料的坎坷、曲折、磨难等,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故答案为:人、借物喻人22.短文中植树者言,道出了桃花心木不会枯萎的原因是:桃花心木已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会自己找水源,拼命扎根。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 谢谢您的良苦用心!让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三、综合练习。23.(2024六下·道县)根据人物外貌,猜一猜名著中的人物。例: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猪八戒)(1)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答案】(1)武松(2)诸葛亮(3)贾宝玉【知识点】文章人物形象理解【解析】【分析】 (1)“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描述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擎,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述的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描述的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故答案为: (1)武松;(2)诸葛亮;(3)贾宝玉。【点评】 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24.(2024六下·道县)根据俗语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成语。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1)饱带干粮晴带伞 (2)张公帽子李公戴 (3)丢了西瓜捡芝麻 【答案】(1)未雨绸缪(2)张冠李戴(3)因小失大【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析】【分析】 (1)饱带干粮晴带伞,意思:比喻在不需要的时候也做好准备,以防万一。对应成语:未雨绸缪,解释:在天还没下雨时就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2)张公帽子李公戴,意思: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对应成语:张冠李戴,解释: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在姓李的人头上,比喻认错了人或弄错了事实。(3)丢了西瓜捡芝麻,意思:比喻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对应成语:因小失大,解释: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故答案为: 1)未雨绸缪;(2)张冠李戴;(3)因小失大。【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有谚语、俗语、惯用语和成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25.(2024六下·道县)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对联歌咏的人物的名字。例: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答案】(1)杜甫(2)范仲淹【知识点】对联;作者作品【解析】【分析】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提到的是”草堂”和”诗圣”,结合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故居”杜甫草堂”在成都,是著名的文化遗址。因此,这副对联歌咏的人物是杜甫。(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描述的是一个具有广阔视野和关心百姓疾苦的人物。结合”湖山”和”万家忧乐”,我们可以联想到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因此,这副对联歌咏的人物是范仲淹。故答案为: (1)杜甫;(2)范仲淹。【点评】 本题考查对联、文学常识,需要综合积累的基础上作答。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26.(2024六下·道县)文学常识填空。(1)“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这是一段关于作家 的外貌描写。(2)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他就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答案】(1)鲁迅(2)老舍【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 (1)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这是一段关于作家他的外貌描写。(2)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他就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故答案为:(1)鲁迅;(2)老舍。【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重视这一类文学常识的搜集与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此类题目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四、写作。(50分)27.(2024六下·道县)鼓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激励人们充满信心和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迎接挑战,追求梦想。只要你用心去发现,鼓励无处不在。鼓励有时是一个抚摸,有时是一句安慰,有时是一次鼓掌,有时是一声喝彩……鼓励是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请你以“忘不了 的鼓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习作,横线上可补充:妈妈、爸爸、老师、朋友……;②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表达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450字;④文中一律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答案】忘不了老师的鼓励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给予了我们鼓励和支持,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老师的鼓励。记得那是五年级的一次数学考试,由于粗心大意,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放学后,我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望着那满是红叉的试卷,感到无比的沮丧和无助。就在这时,班主任李老师走了进来。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地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抬起头,迎上了她那慈祥的目光。李老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温柔地对我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相信自己,你能行!”这简短的话语,却如同一束阳光,温暖了我的心灵。李老师的话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错误,我开始认真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地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每当我感到疲惫时,李老师的那句“你能行”总会在我的耳边响起,给予我无穷的力量。终于,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我拿着试卷兴奋地跑到李老师面前时,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并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就知道你能行!”李老师的鼓励不仅仅帮助我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正是这种鼓励,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勇敢地面对,坚定地走下去。鼓励是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它不仅能给人带来力量,还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李老师的那句“你能行”,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源泉。忘不了老师的鼓励,这份珍贵的记忆将伴随我一生,激励我不断前行,追求梦想。【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 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忘不了 的鼓励”为题写一篇作文。鼓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激励人们充满信心和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迎接挑战,追求梦想。只要你用心去发现,鼓励无处不在。鼓励有时是一个抚摸,有时是一句安慰,有时是一次鼓掌,有时是一声喝彩……鼓励是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去写。结合选材将题目补充完整。无论写什么,要注意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合题眼”忘不了”去写,为什么忘不了,结合人、事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点评】 这篇文章以“忘不了老师的鼓励”为题,讲述了作者在数学考试失利后,得到老师鼓励并最终取得进步的故事。文章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师鼓励的力量和影响。特别是对老师言行的刻画,突显了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和鼓励,令人感动。结尾处的总结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老师鼓励的感激之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1 / 1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2024六下·道县)用正楷字书写语句,要求规范正确,力求美观。学无止境,勇攀高峰!2.(2024六下·道县)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浓稠(chóu) 铁锨(xiān) 分外(fēn)B.急遽(jù) 长靴(xiē) 凹地(āo) 弓缴(zhuó)C.花蕊(ru ) 蟋蟀( shuài) 亲戚(qi) 恐吓(hè)D.拨弄(bá) 盘盂(yú) 萦绕(yíng) 兴旺(xīng)3.(2024六下·道县)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滩贩 甜腻 含情脉脉 能歌善舞B.倾覆 挪移 惊恐万分 聚精会神C.耽搁 泰山 振天动地 不可思议D.清脆 寂寞 奋不顾身 五州四海4.(2024六下·道县)形容伯牙的琴声、王羲之的书法、戴嵩的画作、纪伯伦的《花之歌》,最合适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 挺拔遒劲 画龙点睛 余音绕梁B.余音绕梁 画龙点睛 栩栩如生 引人入胜C.惟妙惟肖 妙笔生花 笔走龙蛇 高山流水D.余音绕梁 挺拔遒劲 栩栩如生 妙笔生花5.(2024六下·道县)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家委会通过并讨论了这次研学活动的计划。B.同学们要注意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行为。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D.只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才能将增长人民体质落到实处。6.(2024六下·道县)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稳健大方。B.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因此我们阅读时,对书里的人物评价的角度不能太单一。C.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事物和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D.《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7.(2024六下·道县)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B.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C.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D.父亲说:“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8.(2024六下·道县)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警卫员说:“为了不影响主席工作,我和村长商量后,请乡亲们不要打扰他。”(改成转述句)(2)长廊的柱子上贴满了各色的年画和红红的对联。(缩句)(3)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写不同心情时的不同感受。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心情好: 心情不好: (4)注意例句中加点的部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考场非常安静, 。9.(2024六下·道县)积累填空。(1)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 ”的回首;语文是画,画中有“ ,燕山月似钩”的壮阔;语文是酒,酒里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不舍;语文是情,情里有“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乡愁。(2)小学生活就即将结束了,时光匆匆而过,这让我想到了《长歌行》中的名句“百川东到海, ”。感谢老师用“ ,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劝诫我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并从中获得益处。(3)六年间,每天的“老师好”与“老师再见”,载着我对老师您不变的情谊。离别之际,我想用“ , ”来表达此时心中的感激之情。(写一句赞颂老师的古诗名句)二、阅读理解。(2024六下·道县)课内阅读腊八粥(节选)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10.这个片段节选自 写的《腊八粥》,写的是八儿 的场景。11.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中,我体会到八儿急切心情。B.从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中,我体会到八儿脾气暴躁。C.从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中,我体会到八儿心生怨恨。D.从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中,我体会到八儿悲伤心情。1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一方面写出了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煮熟,另一方面写出了 。13.品读完文段后,我体会到了八儿是个 的孩子。(2024六下·道县)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相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例如:“壶”是装水的容器;“壸”(kǔn)是宫里的路。“赢”,获胜;“羸”(léi),瘦弱。“诋”(dǐ),诋毁;“祇”(qí),地神。“戊”(wù),天干的第五位;“戌”(xū),地支的第十一位;“戍”(shù),军队防守;“戎”(rónɡ),武器,军队,军事。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____;口”指____;“月”指____;“贝”指要取财有道;“凡”指____。 【材料三】据说,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战前,冯、阎商定在河南北部的沁(qìn)阳会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蒋军。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bì)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14.根据材料一,下列依次填在横线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庭____②____弱③神____④____卫A.壸 羸 祇 戍 B.壶 羸 诋 戌C.壸 赢 祇 戎 D.壶 赢 诋 戊15.将下列内容依次填入材料二中的四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时间观念②平常心态③沟通能力④危机意识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16.材料三中,导致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A.选错决战地点。 B.联军内部不团结。C.冯玉祥的参谋写错字。 D.联军兵力不敌蒋军。17.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2024六下·道县)课外阅读桃花心木林清玄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枯萎吧?种树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种树人又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8.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在阅读短文时,遇到“汲”字不会读,你会选择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汲”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姓;②从下往上打水;③牵引。“汲水”中的“汲”应选第 种解释。1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填空。①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句中的“莫名其妙”在文中具体指 。②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 。20.仔细品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 。21.本文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 ,这是一种 的成功表达手法。22.想象写话,假如你是一棵长成了参天大树的桃花心木,对于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此时你想对他说:“ 。”三、综合练习。23.(2024六下·道县)根据人物外貌,猜一猜名著中的人物。例: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猪八戒)(1)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24.(2024六下·道县)根据俗语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成语。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1)饱带干粮晴带伞 (2)张公帽子李公戴 (3)丢了西瓜捡芝麻 25.(2024六下·道县)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对联歌咏的人物的名字。例: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6.(2024六下·道县)文学常识填空。(1)“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这是一段关于作家 的外貌描写。(2)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他就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四、写作。(50分)27.(2024六下·道县)鼓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激励人们充满信心和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迎接挑战,追求梦想。只要你用心去发现,鼓励无处不在。鼓励有时是一个抚摸,有时是一句安慰,有时是一次鼓掌,有时是一声喝彩……鼓励是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请你以“忘不了 的鼓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习作,横线上可补充:妈妈、爸爸、老师、朋友……;②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表达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450字;④文中一律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学无止境,勇攀高峰!【知识点】汉字书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诗句,要注意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故答案为:学无止境,勇攀高峰!【点评】 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答案】C【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 A、有误,分外( fēn ):错误。应读作“fèn ”。表示格外、特别。B、有误,长靴( xiē ):错误。应读作”xuē”。指一种长筒鞋。C、正确。D、有误,拨弄( bá ):错误。应读作”bō”。指用手或工具轻轻移动或调整。故答案为:C【点评】 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3.【答案】B【知识点】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有误,摊贩:摆摊做买卖的小贩。故”滩贩”的”滩”错误。B、正确。C、有误,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故”振天动地”的”振”错误。D、有误,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故”五州四海”的”州”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4.【答案】D【知识点】作者作品;名家名画【解析】【分析】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挺拔遒劲 :形容物体直立 高耸且挺立。画龙点睛:比喻艺术创作在关键处着,墨,或写作、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词语,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引人入胜:多形容自然风光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妙笔生花:形容所写的文章非常美妙。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故 形容伯牙的琴声、王羲之的书法、戴嵩的画作、纪伯伦的《花之歌》,最合适的分别是: 余音绕梁 挺拔遒劲 栩栩如生 妙笔生花 。故答案为:D【点评】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5.【答案】C【知识点】修改病句【解析】【分析】 A 、有语病,这个句子的问题在于逻辑顺序,应该是先“讨论”后”通过”。B、有语病,这个句子存在否定不当的问题,”杜绝”和”不浪费”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意思变成了要浪费水电。C 、没有语病,这个句子是正确的,它明确表达了成为真正读者的关键是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 、有语病,这个句子虽然表达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对于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性,但是用词不够准确,”增长”与”体质”搭配不妥,应该用”提高”或”增强”。故答案为:C【点评】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6.【答案】C【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书法作品【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他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事物和景物中,真实自然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故答案为: C【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课文的理解、作家及其作品、实践作业、写作手法。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7.【答案】C【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解析】【分析】 A 、 B 、 D 正确。C、有误,”水浒传”为作品名,应加书名号。故答案为:C【点评】 考查了标点符号。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即可。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8.【答案】(1)警卫员说,为了不影响主席工作,警卫员和村长商量后,请乡亲们不要打扰主席。(2)柱子上贴满了年画和对联。(3)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在为我唱歌。;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嘲笑我。(4)连大家的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解析】【分析】(1)考查改写转述句。去掉冒号、引号。”说”后面加逗号,”我”改为”警卫员”,”他”改为”主席”。即:警卫员说,为了不影响主席工作,警卫员和村长商量后,请乡亲们不要打扰主席。(2)考查缩句。将”长廊的””各色的””红红的”删掉。即:柱子上贴满了年画和对联。(3)考查情景写话。作答时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心情好: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在为我唱歌。心情不好: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嘲笑我。(4)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考场非常安静,连大家的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故答案为: (1)警卫员说,为了不影响主席工作,警卫员和村长商量后,请乡亲们不要打扰主席;(2)柱子上贴满了年画和对联;(3)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在为我唱歌。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听到鸟叫声,似乎是小鸟嘲笑我;(4)连大家的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点评】 本题考查改写句子、句子仿写、缩句、扩展写话。作答时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仿写句子要注意例句的句式、写法等,缩句要保留主要成分。扩展写话要紧扣主题,符合情景,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不要出现语病和错别字。写话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目,目的在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9.【答案】(1)杨柳依依;大漠沙如雪;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何时照我还(2)何时复西归;良药苦口利于病(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诗经·采薇》。 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 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回到家乡呢?(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 意思是: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直率忠诚的话听起来不愉快,但对行动有利;效用好的药吃起来虽苦,却对治病有好处。(3)毕业之际,我们可用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情,意思是: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蜡泪才会流干。后人们常借这两句诗来歌颂那些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尤其是老师。故答案为: (1)杨柳依依、大漠沙如雪、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何时照我还;(2)何时复西归、良药苦口利于病;(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点评】 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答案】10.沈从文;盼粥11.A12.拟人;八儿失望的心情13.嘴馋和可爱。【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解析】【点评】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0.根据课内的学习可知,《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原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个过程,其中,详细描写的是等粥的过程,而选段通过八儿的表现描写了盼粥的情景。故答案为:沈从文、盼粥11.“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这个句子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让我感受到八儿十分着急,突出了他感觉自己已经等了很久很久,想马上喝到粥的急切心情。并没有突出八儿脾气急躁,等粥等得不耐烦的样子。故答案为:A1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这个句子写”粥””叹气”,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一方面写出了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煮熟,另一方面写出了八儿想喝粥喝不到的失望心情。故答案为:拟人、八儿失望的心情13.选段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和母子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十分着急,想马上喝到粥的急切心情,突出了八儿的嘴馋和可爱。故答案为: 嘴馋和可爱。【答案】14.A15.D16.C17.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往往有多个读音或一个读音有多个字,弄错一个或少写一点就相差万里,因此在学习汉字时要认真、仔细。【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14.庭壶:宫庭内。羸弱:软弱无力。神祇:天神与地神。戍卫:守卫,防守。故答案为:A15.结合课内学时的阅读积累完成。由文中“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危机意识。可知,”口”指沟通能力;”月”指时间观念;”贝”指取财有道;”凡”指平常心态。故答案为:D16.由文中”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可知答案。故答案为:C17.回答此题的时候,可结合本题的中心思想来回答。如: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往往有多个读音或一个读音有多个字,弄错一个或少写一点就相差万里,因此在学习汉字时要认真、仔细。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 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往往有多个读音或一个读音有多个字,弄错一个或少写一点就相差万里,因此在学习汉字时要认真、仔细。【答案】18.部首;氵;②19.①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②桃花心木长得特别茂盛。20.梅花香自苦寒来21.人;借物喻人22.谢谢您的良苦用心!让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在阅读短文时,遇到“汲”字不会读,你会选择”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氵”。汲水:从井里取水。亦泛指打水。汲:从下往上打水。故答案为:部首、氵、②19.①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 ②勃勃生机: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桃花心木长得特别茂盛。故答案为:①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②桃花心木长得特别茂盛。20.本句话的含义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人和树一样,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由此想起了一句名言:梅花香自苦寒来。故答案为: 梅花香自苦寒来21.文中桃花心木的”不确定”指各种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人的”不确定”指生活中遇到的不可预料的坎坷、曲折、磨难等,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故答案为:人、借物喻人22.短文中植树者言,道出了桃花心木不会枯萎的原因是:桃花心木已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会自己找水源,拼命扎根。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 谢谢您的良苦用心!让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23.【答案】(1)武松(2)诸葛亮(3)贾宝玉【知识点】文章人物形象理解【解析】【分析】 (1)“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描述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擎,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述的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3)”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描述的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故答案为: (1)武松;(2)诸葛亮;(3)贾宝玉。【点评】 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24.【答案】(1)未雨绸缪(2)张冠李戴(3)因小失大【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析】【分析】 (1)饱带干粮晴带伞,意思:比喻在不需要的时候也做好准备,以防万一。对应成语:未雨绸缪,解释:在天还没下雨时就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2)张公帽子李公戴,意思: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对应成语:张冠李戴,解释: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在姓李的人头上,比喻认错了人或弄错了事实。(3)丢了西瓜捡芝麻,意思:比喻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对应成语:因小失大,解释: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故答案为: 1)未雨绸缪;(2)张冠李戴;(3)因小失大。【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有谚语、俗语、惯用语和成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25.【答案】(1)杜甫(2)范仲淹【知识点】对联;作者作品【解析】【分析】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提到的是”草堂”和”诗圣”,结合这两个关键词,我们可以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故居”杜甫草堂”在成都,是著名的文化遗址。因此,这副对联歌咏的人物是杜甫。(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描述的是一个具有广阔视野和关心百姓疾苦的人物。结合”湖山”和”万家忧乐”,我们可以联想到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因此,这副对联歌咏的人物是范仲淹。故答案为: (1)杜甫;(2)范仲淹。【点评】 本题考查对联、文学常识,需要综合积累的基础上作答。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26.【答案】(1)鲁迅(2)老舍【知识点】作者作品【解析】【分析】 (1)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这是一段关于作家他的外貌描写。(2)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他就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故答案为:(1)鲁迅;(2)老舍。【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重视这一类文学常识的搜集与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此类题目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27.【答案】忘不了老师的鼓励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给予了我们鼓励和支持,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老师的鼓励。记得那是五年级的一次数学考试,由于粗心大意,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放学后,我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望着那满是红叉的试卷,感到无比的沮丧和无助。就在这时,班主任李老师走了进来。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地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抬起头,迎上了她那慈祥的目光。李老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温柔地对我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相信自己,你能行!”这简短的话语,却如同一束阳光,温暖了我的心灵。李老师的话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错误,我开始认真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地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每当我感到疲惫时,李老师的那句“你能行”总会在我的耳边响起,给予我无穷的力量。终于,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我拿着试卷兴奋地跑到李老师面前时,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并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就知道你能行!”李老师的鼓励不仅仅帮助我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正是这种鼓励,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勇敢地面对,坚定地走下去。鼓励是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它不仅能给人带来力量,还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李老师的那句“你能行”,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源泉。忘不了老师的鼓励,这份珍贵的记忆将伴随我一生,激励我不断前行,追求梦想。【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 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忘不了 的鼓励”为题写一篇作文。鼓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激励人们充满信心和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迎接挑战,追求梦想。只要你用心去发现,鼓励无处不在。鼓励有时是一个抚摸,有时是一句安慰,有时是一次鼓掌,有时是一声喝彩……鼓励是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去写。结合选材将题目补充完整。无论写什么,要注意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合题眼”忘不了”去写,为什么忘不了,结合人、事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点评】 这篇文章以“忘不了老师的鼓励”为题,讲述了作者在数学考试失利后,得到老师鼓励并最终取得进步的故事。文章结构紧凑,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师鼓励的力量和影响。特别是对老师言行的刻画,突显了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和鼓励,令人感动。结尾处的总结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老师鼓励的感激之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docx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