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2024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导论课 (课件30张PPT+教案+音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开学第一课】2024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导论课 (课件30张PPT+教案+音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开学第一课】2024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导论课 讲义
1、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很高兴和你们初次见面!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七初,也欢迎大家来到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我是即将在接下来的三年,陪伴大家
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
道德与法治老师XXX。(板书“XXX”)这节导论课的标题,我把它取为“头上星空,心中律法”,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康德在其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到:“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句话被广泛引用,并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头顶的星空”象征着什么?象征着高远的目标、梦想和理想。它激励人们不断攀登高峰,追求卓越宇宙的无垠、自然界的壮丽和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之情,提醒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有限性。
而“心中的道德律”则代表了伦理中的律法,即每个人为自己立法的道德准则。它强调的是个人行为的自由和责任,是人类行为的道德指南。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知识和道德上的完善。
2、“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最初出自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的一名网友发帖,用以自嘲。那什么是小镇做题家呢?
小镇做题家指的是那些奋发向上、努力学习,通过做题改变自身命运的青年学子,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老一辈口中说的寒门贵子,厉不厉害?
大言不惭地说,老师也曾是小镇做题家,我跟你们一样,来自万千普通家庭中的一个,家里没有什么能人异士,18岁以前亦很少有机会看世界,只能在狭小的天地里顺着老师和父母的指引刻苦读书,幸而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成功考上了我们当地的重点中学重点班,最终考到重点大学,千里求学。
·
虽说是银烛末光,尘埃之流,却常思增辉日月,补益山海,未曾妄自菲薄,在大学,我刻苦学习,四年每个学期都稳居专业第一,包揽了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明德奖学金等等重磅奖学金;更重要的是,我结识了一群有趣的人,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做过国创科研,学过英语口译、当过销售、甚至当过月入一万的公司经理……
·
但我更喜欢的title是为爱痴狂的教育公益担当者,我在大二时从一个打算休学一年全职做公益的学长手中接过了一个公益行动青年志愿社,连接大学内外、连接城市和乡村,不仅在物质上帮助村小、农民工子弟校筹款捐建图书角,还担当了乡村夏令营培训师,指导一百多个大学生志愿社团设计课程和活动,并且亲自到祖国各地组织、参与包括中美志愿者和中美学生在内的乡村夏令营。
3、这是我大学四年的车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叹于世界之大、教育影响下的文化之参差,更觉得要通过努力改变命运,通过教育影响下一代青年。冬去春来,厚积薄发。无论是在大学、实习,还是毕业后工作的四年间,凌晨两三点,披星戴月地备课、读研、研究学情、管理班级都是常有的事,我从不耻于努力,正相反,我认为开拓人生的过程至少是壮丽的。国富民强源自筚路蓝缕,奋斗途中永远都有一抹鲜红的底色在闪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小镇做题家亦并非人人都能当。耐得住寂寞,抵得住焦虑,这本身就是一种万里挑一的品质。
谨记师大“勤奋创新 为人师表”的校训,历尽千帆,现在的我才走到你们的面前。
·
知识改变命运,这话当是一点做不得假,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女孩也可以拼出精彩人生。而你们永远都要记住先辈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可能会被叫做小镇做题家,但这没什么好惭愧,不困于命运,不囿于个人的一生,这样的小镇做题家有什么不好?
我是一个热爱分享的人,你可以搜索我的公众号“一只yani酱”,这里有更多你好奇的关于我的故事。也期待接下来的三年,我们成为彼此生命旅程中的战友,一起续写我们的故事。
我的手机和微信同号,也贴在了左下角,欢迎同学们课下与我交流学科问题或分享你的喜怒哀乐,我会尽己所能地给你提供帮助。
关于我本人,就介绍到这里。(张老师也想认识我们班的同学们,尤其是想当我课代表的同学!三个名额,有没有谁来做一下自我介绍?)
4、今天是我们初中新阶段的第一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导论”
导论这个词大家会不会觉得陌生?等你们进入大学就会发现,有不少的课程最先学习的就是导论,老师在导论课上讲的内容教材上没有直接完全地呈现,但是对于我们全面正确理解课程,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然后真正地学好它,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大家要静下心来,认真上导论课!
关于导论,老师想跟大家交流三个问题。第一……第二……也就是国家为什么要设置这门必修课并且将它纳入中考,第三,以前面两点为基础,怎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5、2016年,国家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相信已经上过小学的你们对这个课程名字应该不陌生了。那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小学有哪些不同呢?我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方面分别来谈一谈
6、从应试角度,道德与法治是国家课程,是为数不多需要从小学一直学到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不管您愿不愿意,能不能学好这门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培养未来公民的专门课程,未来你们10-15年都要参与这门课程的考试,所以希望大家且行且珍惜,学习态度端正,让这门副科成为真正的“富”科(财“富”的“富”)。
那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学那么长时间?
因为这门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是关乎每位孩子和这个国家未来的一门课程!
老师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后来成了一名校长的纳粹幸存者对他的老师们说的话,他说:“我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见过任何人都不该看到的情景:有学问的工程师建造了屠杀活人的毒气室,受过教育的医生给儿童下毒药,受过正规培训的护士杀害婴儿,中学生和大学生枪杀成群的妇孺。所以我对教育产生了怀疑。我对你们的要求是:请你们帮助你们的学生做有人性的人。你们不能制造有学问的恶魔、有技术的精神变态者以及受过教育的艾希曼式战犯。读、写、算只有在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做有人性的人时,才是重要的。”
孩子们,虽然我们现在只是受教育者,但我们也可以并应该思考: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建造屠杀活人毒气室的工程师吗?培养给儿童下毒药的医生吗?……不是说专业知识和技术不重要,而是做人更根本。中国老话说,成才先成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大家可以做一个自己的思考和评价。
当然,我们这门课既是考试的学问,更是关于人生的学问。认识我们自己,认识这个社会,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适应这个社会,让自己和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说到这,我想问问同学们
7、今年暑假,你关注了什么新闻呢?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简称“阿里数赛”)公布决赛名单结果,最终有来自全球各地的801名数学高手成功晋级,排在第12位的姜萍显得有些特别。17岁的她是一名中专生,花两年自学高等数学,最终以93分的高分,名列全球12名,秒杀了一众数学专业的选手,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这一成就不仅震撼了整个数学界,也成为了她个人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骄傲。
这本来是一个励志故事,也给教育界尤其国家职业教育带来一些正向的激励与反思,但后续的走向令人始料未及。先是在知乎和b站上很多数学专业的大学生质疑姜萍的数学水平,后来连国际级数学金牌教练北大硕士赵斌也下场质疑姜萍在阿里数赛中造假,整个事件也越来越扑朔迷离。对此,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认为这样的质疑并不合理,甚至可能涉嫌诽谤。
“姜萍同学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佳绩的事情,没想到舆论的基调变得这么快。质疑姜萍造假的人言之凿凿,声称自己应该有质疑的权利。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的情况下,只要不传播开来私下里怎么讨论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公共领域认定姜萍造假却没有证据,这就涉嫌诽谤了。
这就好比你和一位女性说了几句话,路人甲就在公众平台称怀疑你们有私情,这时候你要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你还觉得随意在公众平台质疑他人是被允许的吗?
看到一个草根出身的普通人取得了一点好的成绩,就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认定其造假,还真是够勇敢的。
我想重申的是,个人没有义务证明自己没做违反规则的事情,不要连这种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暴露自己的无知。”
我赞成劳老师的观点,同时也理解民众的质疑情绪,联系到此前发生的猫一杯和胖猫事件,大家对姜萍的成绩产生怀疑觉得事件会有反转是无可厚非、情有可原的,只是不该在公共空间议论,更不该对姜萍这个未成年少女进行流量消费,让所谓合理质疑变成了诽谤造谣和网暴,甚至打扰她和家人的正常生活。我想,在这个后真相时代,被舆论操纵得时刻焦虑的我们,有理由愤怒,并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
7月5日17时48分许,洞庭湖华容县团洲垸(yuan4)的一线堤防发生决口,导致大量湖水涌入周边区域,造成严重水灾。洪水淹没了约47平方公里的区域,至少有6个村庄的7680人被迫转移。此外,大量洞庭湖水涌入团洲垸,破坏了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害。
为了应对这一突发情况,当地政府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工作。习近平主席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人民子弟兵和其他救援队伍也投入到抗洪救灾中,争分夺秒地转移受灾群众并进行紧急封堵。
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奋战,7月8日22时32分,抢险人员成功合龙封堵了决堤口,彻底解决了此次危机
……
在此之前,特朗普还被很多媒体骂是流氓、恶棍、疯子。
但经此一役,他转眼间就成了勇敢伟大的美国战士。
既博取了同情,又展现了自己的领袖气质。
简直赢麻了。po一下马斯克的推,这能代表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的心声。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再读先生的这句话,你的心里是否也像老师一样,生发出一份共鸣和共情呢?中国人心中,这份恒久的大爱,不变的担当,相同的温暖,在错位的时空里不经意地遥相呼应。
那么,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
8、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七初的道法课程体系尤为丰富,除了必修国家课程,
我们可以通过参观调研、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金融系统操作实践、教学游戏、书影欣赏、讲故事等方法来快乐学习
9、我们学科还有相关的特色社团
11、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帮助我们把目光和视野,连接到那无穷的远方,眺望到那无数的人们。
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就在,各位博知少年极目远眺的目光里。
因为,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应该只局限于目之所及的生活;因为,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们有关。
(鲁迅先生写下这句话,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租界,在病中醒来的夜半时分,遥想当年山河破碎战火不息,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再看今朝新中国走过七十余年,创下了当今世界的巨大成就。斗转星移,时空巨变,鲁迅先生在病弱转好的夜半时,望着那街灯影影绰绰的微光,就更切实地感到自己,有了动作的欲望,那是因为深藏心底的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悲悯和大爱,那是因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能够心生繁荣的向往和追寻。)
这么一说,可能会有同学觉得道法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道德与法治无处不在。
12、以同学们的生活为基础,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突出特点。而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以个人为圆心,向学校向社会、国家、世界逐层扩大的生活圈。
·初中共六册教材,全部内容就是围绕着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包括国际社会)这三个方面展开的。在这个不断扩大的生活圈中,我们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道德情境,遇到什么样的心理冲突,思考什么样的法律和国情问题,都在教材中有回答,课堂中都有启示。对于平生第一次当初中生的我们,这是不是件好事呢?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一定学过很多孔子的名言吧,其实关于道德与法治,孔子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子曰,
13、“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仅仅依靠法律和刑罚的治理方式,只能使百姓暂时避免犯罪,但不会真正产生内心的羞耻感和自我反省的能力。而通过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的引导,则能够使百姓不仅知道什么是羞耻,还能自觉地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这句话讲的就是道德与法治的关系,道德与法治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
我们可以理解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14、所以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把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培养……
然后通过越来越多有德性的公民,使……
  这也是今天的同学们,为未来的自己、为未来的中国,播种的——希望!
15、老师相信你们,也请同学们相信:明天优秀的自己,一定会成为这三类人,也一定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
16、最后,怎样学习这门课效果会更好呢?
17、第一,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世界怀抱一颗关切的心,好好保持少年的这份善良可爱和温暖,带着关切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知道新闻和纪录片里的人和我们一样。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人之幸以及他人之痛,一定不是与我无关。
18、第二,热爱阅读和观影,同学们,你看过的书籍,最喜欢的是哪本?
我听见有人说,哈利波特,还有说,三体的,看来爱看书的同学还挺多,这里老师也给大家推荐几本跟本学科比较相关的书。有句话说,我们今天读过的书,昨天走过的路,最后都成为了明天的自己。希望大家能够每天挤出至少十分钟时间,忘却浮躁的生活,选择一本你喜欢的也和学科相关的书,然后坚持把它读下去。你喜欢看纪录片吗?
这些纪录片你看过没有?
21、你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中,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呢?
24、第三,要做一个爱分享的人。在讲台上、在课堂辩论讨论的环节中勇敢输出,可以培养你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爱分享的人,往往具有更敏锐的眼光更清晰的思维更完善和更优美的表达。
如果大家以后报考公务员就知道,申论这门科目,主要考察的,就是深入思考和完善表达的能力。所以,爱分享,爱思考非常的重要。
25、时政述评内容:分享新近发生的重大事情,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事件(生活事件/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名人事迹),一定要带着问题,一定要启发同学思考,最好结合教材知识,时间5-8min)
有选课代表吗?我需要两位,一位课代表主管纪律,课前提醒值日生擦黑板开白板,提醒大家静息、将书翻到指定页码,用表格记录课堂考勤及纪律扣分情况,另一位课代表记录眼界播报及思维导图得分,两位一起负责收发和清查作业。
顺便给大家说一下,我办公室是在行政楼503政治办公室。
科代表,我们下周开始就进行眼界播报,你按报名的先后顺序定一下名单顺序,然后这周内给我一份名单。
希望你们好好准备带给我惊喜。
26、第四,做一个有行动力的人。从学习的客观规律来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知识观念落实到行为实践上,是非常重要的。
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来看,知行合一非常关键,我们的行动要和我们的想法相一致,不能想得很道德却做得很缺德,不能成为罗翔老师最痛恨的所谓“遵纪守法的人渣”,对不对?
因此,实践性,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质。不管我们头脑里,有多么精彩的idea有多么美好的理想,不行动起来,那都是空想,所以拿出我们的意志,克服懒惰和拖延,做一个有行动力的人吧!
27、什么叫做有行动力的人?我有五点具象的描述或者说要求……
插嘴至少有两个害处:第一,对讲话的人和听众不尊重;第二,会让大家听不清我在讲什么。我希望大家上课的时候踊跃发言,但是不能乱接话。
当然,我不能指望我跟你们说一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习惯是很难改的。所以我会不断地提醒大家,现在算第一次,第二次我还会提醒大家,但到了第三次,我会请你站起来听课,以加深记忆。
包括我以后的口令提醒,也是事不过三的原则,提醒到第三次就有相应的惩罚:
比如什么口令呢?当我说“坐姿”:你需要把腰背挺直,若无小组讨论指令不能转到后排;
当我说“眼神”:注意观察老师的手势表情,眼神要跟着老师走 ;
28、可能有同学会问,道德要怎么学?学法治会不会要求我们背法条?
1)我们的道德课程该如何学习?在生活实践中观察、模仿,积极参与健康生活,主动参加道德实践。并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体验、思考带到课堂上来,我们共同交流、分享和探讨。生活的内容和范围有多广阔,道德的内涵和边际就有多深远。学习这门课程,不仅看重你是怎么说的,更加看重你是怎么做的。希望我们努力做“道德行动的巨人,道德说教的矮子。”也希望大家监督老师:身教示范,减少说教。
2)法治是什么?就是依法治理,依法治国。那么,我们要学习的是具体的法律知识吗?我们需要记忆和考察法律文本吗?
现代国家都有法律,但不同的国家法律为不同的统治阶级服务。通过对我国法治课程的学习,我们会重点学习宪法的相关知识。但比起对文本本身的记诵,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联系现实,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思考我国依法治国是为了谁,了解我国法律是为谁服务的,维护谁的利益的,思考我们作为公民可以如何为法治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有些同学会更直白地问,怎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呢?
我认为有三点很重要,首先功夫在平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参照今天所说的学习方法,平时关注生活、认真学习,考试的时候,自然是胸有成竹;
其次是要认真读题,真正把题目读懂,读懂文字里的逻辑。所以说语文和数学对所有学科都是基础,要想明白试题是从哪个角度哪个知识点来设问的,理清逻辑关系,还真和语文数学基础分不开;
最后,有条理地表达,也很关键,要让别人看了你的答案,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思维结构,从哪些方面合乎逻辑地对问题进行了阐述,而不能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如果,还能够准确地使用学科术语,那就更好啦!老师在新授课和复习备考时,也都会详细讲解怎么审题答题,大家一定要认真地体会。
我们的导论课的学习就到这里,同学们你们关于道法学科的学习有什么好的见解或者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具体困惑,也可以提出来,课下多与老师交流。
29、以上就是雅妮老师这节课和同学们交流的全部内容,
老师特别希望下课后,至少这句话,能够留在你心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感谢最美相遇,祝福你在七初的三年熠熠生辉,
希望道法课能够助力你的成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初中道德与法治导论
头上星空,心中律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
导论
01
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02
我们会有哪些收获和成长?(为什么)
03
怎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C
ONTENTS
2016年,国家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
《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
改为《道德与法治》。
01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中考“道德与法治”(成都?分,60分钟开卷考)
高考“思想政治”(全国100分)
大学“毛概+思修+马原+史纲”(必修公共课)
考研政治(全国100分)
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
事业编制考试(行测+申论)
应试角度
01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关乎每位孩子和这个国家未来的一门课程!
姜萍事件与教育本质反思、后真相时代焦虑
这个暑假,你关注了什么?
226米、77小时,
洞庭湖决堤抢险
救援之中国速度
特朗普被枪袭,成为最大赢家——“枪声一响,选票拉满”
“萝卜快跑”引争议
财经素养教育课程 博物馆课程 都江堰课程
社团课——马研社、模拟法庭
即使毕业后,老师教过的书本知识已经淡忘,但若能有些触动和规则,有些温情和善意,有些正义和良知,长存心底,对于我们也是十分宝贵的收获。
帮助我们把目光和视野,连接到那无穷的远方,眺望到那无数的人们。
人生的意义,不应该
只局限于目之所及的生活。
02我们会有哪些收获和成长?
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都和我有关。
—鲁迅
初中学生的生活
我与国家和社会
我与他人和集体
成长中的我
政治认同
法治观念
责任意识
道德修养
健全人格
初中道法培育的核心素养
这门功课会涉及到探索自我的心理学,探索与他人相处和关系的伦理学(道德),探索社会关系和国家管理的社会学、法律学、政治学、历史学,而所有这一切探索的都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命题——涉及多么学科,这是这么学科的尴尬所在,也是这么学科的魅力所在。
  道(通“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通“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培养越来越多有德性的公民,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是无法无天的法盲,更不能是有文化的流氓;
使我们的社会成为友善和谐、彼此关爱的法治社会,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依法运行、长治久安的法治国家;
让每一辆公交车都能驶向下一站而不是驶向深渊,让“扶与不扶”不再成为特别的道德难题,让无比闪亮的平民英雄在各行各业都大放光明……
人生之路很长,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一生探讨的话题。
道德与法治不是讲空洞的大道理,它就藏在你长大的每一步中;
道德与法治也不是灌输“心灵鸡汤”,它会在你迷茫时给你指引,会在你脆弱时给你力量,会在你困惑时给你方向。“善良”“友爱”“法治”这永远是我们成长的底色,愿未来的你……
Part Three
怎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03怎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怀抱一颗
关切的心
热爱
阅读和观影
怀抱一颗
关切的心
03怎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热爱
阅读和观影
做一个
爱分享的人
怀抱一颗
关切的心
03怎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时事述评要求
期末成绩:期末卷面分值90%+平时表现10%
(加分:思维导图+眼界播报 3分/次;
扣分:课堂考勤+课堂纪律 2分/次)
热爱
阅读和观影
做一个
爱分享的人
怀抱一颗
关切的心
做一个
有行动力的人
03怎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让我看到你的行动力!
尊重他人(做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
学会倾听(不随意讲话插话,坐姿端正,安静注视)
积极参与(举手分享自己的观点)
记好笔记(上课前准备好教材、笔和笔记本)
完成作业(七年级作业很少,但必须认真完成)
真正把题目读懂
功夫在平时
03怎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什么是道德?“道德”能教吗?怎么教,怎么学?
什么是法治?“法治”会不会是背诵枯燥的法律条文?
如何在考试中取得更好成绩?
有条理地表达(学科术语)
感谢最美相遇,祝福你在七初的三年熠熠生辉,
希望道法课能够助力你的成长!
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都和我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