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成为更好的自己 拥抱伟大的时代— 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1760年,英国的大机器开始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皇帝本国情况世界局势壹Dream gets hope有梦想就有希望1面向时代:认识自己的意义?一、认识自己有理由阅读教材第10页,联系生活经验,小组试着归纳并分享“认识自我”的意义。活得更自信:了解自己的特点、禀赋,扬长避短,促进自己的发展关系更优质: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促进与他人交往活得更从容:从前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也有了方向(更好地认识外部世界)爱你所爱,行你所行——真实地把握人生的重大选择(更好地改造外部世界)……其实即便说不出任何理由,人也总想要认识了解自己。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自然倾向和愿望!壹Dream gets hope有梦想就有希望2回应时代:如何认识并接纳自己?“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皇帝自我评价对于大清王朝而言,这段描述属于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问马戛 jiá 尔尼(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英国使臣)“在中国,穷人因贫困而丢弃婴儿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多数人认为抛弃女婴比抛弃男婴罪过小,因为女孩出嫁后是别人家的人,而男孩是要传宗接代的。往往贫穷人家女孩一落地,就立刻被抛弃,免得她长大后有了形貌神态,父母对她产生了爱而舍不得放弃。据一位可靠的传教士称,北京每年约有两千名弃婴,其中大部分是死婴。”——《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他人评价(隐性的)“在英国来华使团筹备的国礼中,囊括了天文、光学等科学仪器,枪炮、战舰模型等新型武器,几乎凝聚了当时英国和欧洲工业的所有科技精华。”——《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他人评价(隐性的)二、回应时代:如何认识并接纳自己?1老师的教育、同学的提醒2作业的正确率3试卷的分数4老师的评语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成绩下滑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意义他人评价是我们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应对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他人评价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应对?P10请写一写画一画,你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可从生理、心理、社会等角度,尽量个性化一些)?哪些是自己满意的部分(用横线划出来)?哪些是自己不满意的部分(用波浪线划出来)?正面不要写姓名,背面写上姓名提供十条个人信息时间:3分钟(音乐结束)全班根据纸条内容来猜猜是哪位同学!132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认识。课堂笔记:如何认识自己(角度)——生理、心理、社会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课堂笔记:如何认识自己(途径)——自评、他评、实践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在家里、学校的表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的感兴趣的和讨厌的事情有意识地记录自己在过去经历(成功的、失败的)中的表现和内心活动一些自测量表(如:MBTI职业性格测试、FPA性格色彩测试)单方面的比较、全面的比较与现实的人或文学作品、历史的人物比较与同龄人进行比较生活实践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就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课堂小结·教材笔记2.1认识自己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P10)①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 促进自我发展,②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③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2.他人评价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应对?(P10)意义: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应对: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既不盲从也不轻视。3.怎么全面地自我分析?(P10)①我们可以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②从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③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中来认识自己。4.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P10-11)①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②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③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课堂练习1.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列行为与该俗语所体现的认识自我的途径相一致的有①小红经常请同桌帮助她改正缺点②演讲前,小玲对着镜子训练,规范动作③小玉每天坚持自我反省,完善自己④在老师的眼中,小文是勤奋好学的学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课堂练习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认识自己的角度看,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更客观地认识自已,应参考他人和集体对自已的评价B.角度不同,产生的认识就会不同,因而人无法认识自己C.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己D.只有多角度欣赏庐山,才能获得对庐山客观、全面的认识A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认识自己 讲义2、1760年英国的大机器开始取代了工厂手工业,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由于英国的工业化产生的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使得英国的工业产品在本土以至于整个欧洲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同学们理解什么叫供大于求吗?Ok,诚实回答我就好,理解吗?好,如果本土消耗不了这么多产品,那么他肯定会寻求外面的国家来帮助他,当时的英国就找到了中国,所以一行人来到中国想要推销他们的产品,这些产品当中不乏一些在工业革命当中仅顶尖的技术,比如说第一个蒸汽机车,第二个战船,第三个连环火炮,这些东西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开始工业化的情况下,并不能够自己生产。3、那么时任清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乾隆帝弘历对这些东西感冒吗?并不感冒。4、1793年,英国的马戛 jiá 尔尼使团遵循东印度公司给出的建议,筹备了一份数量可观、种类繁多的国礼,囊括了天文、光学等科学仪器,刀剑枪炮、战舰模型等新型武器,工业革命的新设备及新产品。国礼共计19宗、590件,分装600箱,价值超15610英镑。意图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然而乾隆帝却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哪个同学能够大概帮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面那位男生。声音大一点。好,谢谢请坐。大家把掌声送给他。刚才老师已经讲过了,我们中国自身其实在当时并不能够生产,所以我们以当代人的视角来看,其实当时清王朝或者说乾隆所代表的清王朝统治阶级,5、他们对本国的国情和整个世界的局势认识清楚还是不清楚?——是不清楚的,ok,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局势当中认识是不清楚的,那么后面的历史可能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整个中国屈辱的被列强瓜分的近代历史。由于清政府的夜郎自大,继续推行闭关锁国政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迫使中国与之大规模通商。中国也就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乾隆皇帝那永为天朝的念想,终究成了幻想。6、你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如果对自己认知不够清楚,可能导致于灾难性的后果,那么人一个人对自己认知不清楚,是不是一样也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后果?——答案是肯定的。下面进入到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叫面向时代,认识自己的意义,其实每个时代都需要认识自己,但是在当下我们更需要认识自己,为什么这么说?7、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能力。比如同学们以后高中会涉及到选科的问题,只有认识到自己擅长什么、潜能在哪,才能真正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力。所以“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多数人会有主角光环的臆想,过于自负,导致自己不够谦卑,没有对自己的成就多么依赖运气保持合理的诚实。如果意识到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只是时代的一粒沙,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耐挫力也才会更强。引用周星驰的经典电影《喜剧之王》里的一句金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也不要把别人看得太重要。活得更从容:从前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也有了方向(更好地认识外部世界)爱你所爱,行你所行——真实地把握人生的重大选择(更好地改造外部世界)……自我觉察是未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对自己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的人能够作出更明智的决策(Ridley et al., 1992),建立更高质的、满意的亲密关系(Franzoi,Davis & Young,1985)和职业关系(Fletcher & Bailey,2003),有更好的职业发展(Brown,George-Curran & Smith,2004),并且更加自信(Sutton,Williams& Allinson,2015)其实即便说不出任何理由,人也总想要认识了解自己。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自然倾向和愿望!然而,认识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8、我们继续,其实我们这个时候已经看到了,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但凡只要没把自己认识清楚,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自己,或者说周边的同学、师长,那么既然认识自己这么重要,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认识自己,怎么接纳自己?这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考验,请注意,本节第二节是重点内容,大家一定要专注。9、我们还是回到刚才乾隆皇帝的这一番论述,我再读一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如果我们站在大清王朝的立场,请问这段话对它而言,是属于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显然是自我评价。我们再转身来到中国的英国使团,10、这个团长叫马戛 jiá 尔尼,他有这么一段论述被记载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这本书中——“在中国,穷人因贫困而丢弃婴儿的事情经常发生……北京每年约有两千名弃婴,其中大部分是死婴。”请问这一段描述对于大清王朝而言,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显然是他人评价,但是老师加一个前缀,我觉得它是隐性的他人评价,什么意思呢?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出版面世了,可能我们也不知道这位使臣对当时中国的真实看法,他也不敢当面告诉乾隆皇帝,所以他要写下来,我们把这种没有口对口的方式当面告诉你的他人评价我把它叫做隐性的他人评价。同理,我们再看一个资料,11、这个档案史料汇编里边记述了这个英国使团筹备的清单,这个清单几乎凝聚了当时英国和欧洲工业所有的科技精华,这一段描述我也把它当作他人评价,同学们能不能够解答一下,为什么老师把这个清单也叫作他人评价呢?(乾隆皇帝看到这个清单,其实他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生产不出来,但是他忽视了这个评价背后暗示的信息——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科技实力已经远远落后于人)这是一个书面的隐形的他人评价,我们再把他人评价的例子落脚到我们自己的学习上,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一点。12、比如说我们再走廊里边发现一个女生,她在哇哇大哭,她平时的数学成绩是考得很好的,一般稳定在年级前三。但现在她只考了50分。这个时候她应该要做的事情就是合理的归因,对不对?找到问题所在。这个时候,找问题无外乎两个角度——从自己、从别人那儿。13、那么从自己这儿,她要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投入的时间精力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好了,我们再看到他人评价,可能数学老师会告诉他,你这次考得太瞥了,可能在此之前也会说“你作业完成度和质量太低”,“改错过关率太低”等这些口头批评,同学、好朋友也会提醒她。但是借刚才老师所讲的这个英国来华使团筹备的国礼清单,同学们能不能够举出一些例子?其实在很多你没有察觉的细节上,已经暗示了你的发展前景的一些他人评价。这位同学给我们开个头,比如说?(作业的正确率、笔记情况)所有的他人评价都是为了让你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刚才同学们其实已经提到了作业的正确率、试卷的分数,老师的评语等等,我们把这些没有口头相授的叫做隐性的他人评价,它们往往会比显性的更真实。我觉得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我们只是通过别人告诉你,你才知道做错了,做得不够,那么我觉得你的进步是严重受限的,你必须要敢于去察觉这种隐性的他人评价,这就是当下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做到的。当然你也可以学《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齐王主动、真诚地聆听别人对你提出的待改进意见。14、李世民《贞观政要》: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他人的评价就像一个多棱镜,能够折射出很多自己看不见的光芒,因此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在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中正确认识自己。用心聆听,缺点虚心接受,勇于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但是对于他人对我们的过分吹捧或人格贬损要平静拒绝,不要让这样的评价伤害自己。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你什么都行或者你不行。别人说你很行是因为他有求于你,别人说你不行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实现,但是你可以!虽然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意见是提高外部自我觉察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外界反馈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我们需要寻求“对”的反馈。在选择对象时,我们要避免两种人:无爱的批评者(unloving critics)和无批评的爱人(uncritical lovers)。因为这两类人的反馈带有过于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对我们提高外部自我觉察没有帮助。正因为他人评价也不全都是客观、全面的,所以你在兼听之后不能偏信,还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形成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也就是说,认识自己的中心环节还不在于他人评价。15、那在于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寻人启事活动,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客观全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和角度认识自己?小组讨论:先问A被猜出来的同学 你是怎样得出上节课写在纸上的对自己的认识的?据此提炼和总结认识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再问B其他同学 A是从哪些方面(角度)认识自己的?17、个人经历是自我察觉的材料。如果一个人的经验太少,对自我的认识也容易模糊不清。我们的热情是什么,我们对什么有真正的抱负,这类问题不单单是反复思考就能得出结论的,而是要不断地走出去,去行动、去体会,在经历过更多事情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探知自身有怎样的潜力和才能,明白自己对各类事物的态度,形成更稳固的价值观。认识自己是一件漫长的、足以持续终生的事情。这个过程既是一场探索,又是一种学习。即便是最为自知的人,对自己的觉察也不可能到达100%——因为“自己”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我们在变化,也在成长。18、也许我们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不一样;真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有一定的差距;自身的特点与别人的期待不相吻合;成长当中的一些错误的选择让我们逐渐忘记了真我……生命从来就是丰富的,这样的不一样,这样的差距,这样的不相吻合或后悔不迭,才让我们探索自我的旅程更加有趣,不是吗?当我们有了比较客观的自我认识之后,我们下节课的重要话题就是如何接纳自己,做更好的自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认识自己 讲义.docx 2.1认识自己 课件.pptx MyVideo_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