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标要求】
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进程,认同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科学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遭遇的挫折,能分析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学】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个历史前提是什么?
(2)评析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影响和历史局限性。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及其基本观点的内容。
(2)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归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2)归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议题探究】
探究一:空想社会主义为何是“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共经历了300多年。三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理论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础是经济状况,指出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设计未来理想社会主义制度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给人的启示是资产阶级不会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不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制度,无产阶级就不可能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获得实现。
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探究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作出了种种设计和构想,但他们并没有找到解放人类的切实途径。
马克思是一位极富理想情怀的人,他笃信人类的理想能够实现。他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然,在马克思的思路中,理想社会即人的自由的真正获得,因而就是一个“自由王国”,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换言之,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的自由真正实现的理想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分析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的本质区别。
探究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材料二 1847年11月底,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写成了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依据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探究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那个剥削它压迫它的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最终)代替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896年留居伦敦的孙中山是最早读到《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人。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介绍了“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190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马君武撰写《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列举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的著作目录,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人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书单。1919年李大钊在北京《晨报》和《新青年》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发表了众多文章,或对《共产党宣言》进行简单介绍,或评价,或摘译。同年,《广东中华新刊》《新潮》《觉悟》等期刊也为介绍马克思主义作了极大贡献。1920年第一本汉语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到1926年5月重印达17版之多。
——摘编自陈彩利《<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百年史研究述评》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1)结合材料一,写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并依据材料概括其内容。
(2)阅读材料二,指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先进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重要成果,请分别说明其历史意义。
探究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说明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下,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如何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体系构建】
【易混辨析】
1.《共产党宣言》为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提供了现成答案。( )
2.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
3.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
4.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来源,这种占有是显性的。( )
5.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
6.《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7.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标志着工人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8.不同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点在于:都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仅从理性和正义的原则出发,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
9.空想社会主义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
10.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
【当堂达标】
11.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无产阶级抱有深切的同情,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残暴,对未来的美好社会进行了精心构思和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但是受时代条件和无产阶级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他们的社会改革方案无一不遭到无情嘲弄,他们所做的共产主义试验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不够激烈、不够尖锐
②主张建立一个“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社会,过于理想化
③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④只看到资本主义灭亡的必要性,未能揭示其灭亡的必然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②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③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 )
①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是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面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坚持唯物史观
④是实践的理论,为人民求解放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方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 )
①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②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④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毛泽东说,“有三本书(其中一本是《共产党宣言》)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邓小平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习近平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一本《共产党宣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于它( )
①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激励共产党人不懈奋斗
②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和策略原则,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③从理性和正义原则出发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阐述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实践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社会主义遇到严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社会主义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说明( )
①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②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
④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共产党宣言》犹如一把思想的利剑,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带着它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继续引领中国人民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这是基于《共产党宣言》( )
①能坚定共产党人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
②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
③明确了共产党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④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经典著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而又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国家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进入了新时代,以辉煌的实践验证了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多样性
B.预见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
C.人类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D.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9.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某校同学在探究“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中,收集到如下资料。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
B.社会主义从运动到制度的伟大跨越——1871年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C.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D.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0.500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下列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事件发生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
④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
⑤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建
A.①④⑤②③ B.④⑤①②③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②④①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它要比世界上其他政党站得高、看得远。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政党要比世界上其他政党站得高、看得远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探究一: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之一。
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另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所以,他们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主体(人民群众)和正确途径(阶级斗争)。
探究二: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用理性原则改造社会。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理想社会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作用和意义,主张用说服和示范的方法改变社会。马克思认识到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仅把它们视为同情的对象。马克思则认为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可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理想社会。
探究三:(1)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指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四:(1)时间:1848年。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或物质生产是社会政治和精神的基础);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未来理想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2)事件:五四运动。
原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受到挫折;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引了新的出路;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意义:①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在实践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②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探究五:
(1)《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尝试。
(3)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蓬勃生机。
【易混辨析】
1.错误
【详解】《共产党宣言》可以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为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提供了现成答案。
2.错误
【详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故本题说法错误。
3.错误
【详解】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故原观点错误。
4.错误
【详解】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用来再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即工资;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来创造新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来源,这种占有是隐蔽的,故原观点错误。
5.错误
【详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故本题说法错误。
6.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故题中观点正确。
7.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工人运动。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但并没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故题中观点错误。
8.错误
【详解】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但并未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也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故题干说法错误。
9.错误
【详解】《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故本题说法错误。
10.错误
【详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伟大飞跃。故该判断错误。
【当堂达标】
11.D
【详解】①: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不够激烈、不够尖锐并不是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①错误。
②:主张建立一个“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社会,过于理想化并不是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②错误。
③: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③正确。
④:受时代条件和无产阶级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他们的社会改革方案无一不遭到无情嘲弄,他们所做的共产主义试验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只看到资本主义灭亡的必要性,未能揭示其灭亡的必然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2.B
【详解】②③: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该选项不能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故①排除。
④: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而且这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故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3.A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①正确。
②: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坚持与时俱进,②正确。
③:马克思主义并非全面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而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③排除。
④: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但并不能为人民求解放提供具体的实践方案,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①②: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①②符合题意
③: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③与题意不符。
④: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15.A
【详解】①②:一本《共产党宣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于它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激励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和策略原则,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指导意义,①②正确。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和正义原则出发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共产党宣言》从历史和逻辑出发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阐述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③错误。
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实践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6.A
【详解】①②: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社会主义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①②符合题意。
③:该选项说法正确但未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③不符合题意。
④: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但各国国情不同,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7.B
【详解】①④:材料中习近平强调《共产党宣言》的时代价值,这是基于《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经典著作,新时代重温《共产党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坚定共产党人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共产党宣言》可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能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②说法错误。
③: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8.A
【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进入了新时代,以辉煌的实践验证了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这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多样性,A符合题意。
B:马克思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而又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国家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没有强调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B不符合题意。
C:材料没有涉及人类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C不符合题意。
D:人类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是社会主要矛盾,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9.D
【详解】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说法错误。
B: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B说法错误。
C: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C说法错误。
D: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20.C
【详解】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严重曲折,但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考验,在21世纪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⑤: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建,这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⑤排第一位。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②排第二。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④排第三。
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③排第四。
①: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考验,在21世纪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排第五。
故本题选C。
21.①无产阶级政党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指导,并以此作为自己的革命纲领。②无产阶级政党找到了人民群众这一进行社会变革的依靠力量,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无产阶级政党坚信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对革命的前途充满自信。④无产阶级政党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