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2《宪法是根本法》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2《宪法是根本法》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六上道德与法治《宪法是根本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宪法日的意义,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并学会用宪法的视角去分析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并树立宪法权威。
四、教学准备
宪法相关案例资料
宪法日活动图片或视频
宪法知识问答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展示宪法日活动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为什么要设立这个日子?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课题《宪法是根本法》。
老师:(展示宪法日活动图片)同学们,大家看这幅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学生A:老师,我知道这是宪法日!但具体为什么要设立这个日子,我还不是很清楚。
老师:很好,你提到了宪法日,这是个重要的线索。那么,其他同学呢?你们对宪法日有什么了解或者想法吗?
学生B:我记得老师之前说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设立宪法日可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宪法吧。
老师:非常好!学生B说得很对。宪法确实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设立宪法日,就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宪法,增强法治意识,从而更好地遵守和维护宪法。
老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宪法是根本法》这一课,一起探讨宪法的重要性和它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大家准备好跟我一起进入这个课题了吗?
全体学生:(齐声回答)准备好了!
2. 宪法日的意义
(1)讲解宪法日的设立背景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宪法日是一个宣传(2)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重要日子。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宪法日的认识和感受。
老师:你们知道宪法日是什么吗?
学生A:我知道,宪法日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宪法的颁布而设立的。
老师:很好,A同学回答得很准确。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设立宪法日呢?
学生B:我觉得是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宪法,知道宪法的重要性。
老师:B同学说得很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设立宪法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学生C:那我们在宪法日这一天,可以做什么呢?
老师:在宪法日这一天,我们可以参加各种宣传活动,比如学习宪法的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宪法,理解宪法精神。
学生D:我觉得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对宪法日的认识和感受。
老师:D同学提的建议非常好。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组讨论。请大家围绕宪法日的意义这个话题,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小组讨论进行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
老师:好的,时间差不多了。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
(各小组代表轮流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老师: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从大家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宪法日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铭记宪法精神,遵守宪法规定,为维护国家的法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讲解宪法的概念和地位,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作用。
老师: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宪法?
学生A:老师,我知道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
老师:很好,你抓住了关键。宪法确实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文件那么简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那么,为什么我们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
学生B:因为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比如我们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等等。
老师:对,你说得很对。除了这些基本制度,宪法还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比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那么,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个没有宪法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C:那可能会很混乱吧,因为没有法律来规范大家的行为。
老师:完全正确。现在,我们来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作用。
(展示一个关于宪法保护公民权利的案例)
老师: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宪法是如何保护公民权利的。当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宪法提供了救济的途径,确保公民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这就是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作用之一。
学生D:老师,我明白了。宪法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文件,它更是我们国家的基石,保障了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老师:非常好,你总结得很到位。宪法确实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保障了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这一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维护宪法。
4.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讲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通过案例对比,让学生明白违反宪法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老师: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A:老师,我觉得这意味着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所有的法律都不能违背它。
老师:非常好,学生A解释得很到位。确实,宪法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权威性是不可动摇的。那么,为什么宪法会有这么高的法律效力呢?
学生B:因为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基础。
老师:学生B说得非常对。宪法不仅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为其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展示案例)
案例:某市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出台了一项地方性法规,规定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排放工业废水。然而,这一规定与宪法中关于保护环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款相抵触。
老师:同学们,这个案例中,你们认为这个地方性法规有什么问题?
学生C:这个法规违反了宪法,因为它允许企业不受限制地排放工业废水,这损害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破坏了环境。
老师:完全正确。这个地方性法规确实违反了宪法。那么,当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时,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D:这些法律会被视为无效,因为它们不能违背宪法。
老师:对,学生D说得很对。当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时,这些法律将被视为无效。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果违反了宪法,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一点,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
5. 树立宪法权威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并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2)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让学生模拟解决与宪法相关的问题,加深对宪法权威的理解。
老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要树立宪法的权威呢?
学生A:老师,我认为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所以它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老师:很好,A同学说得很对。宪法确实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保障了每一位公民的权益。那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呢?
学生B:我觉得我们应该遵守宪法,不做违法的事情。同时,当我们看到别人违法时,也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制止他们的行为。
老师:B同学说得很对,遵守宪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但是,仅仅遵守宪法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宣传宪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尊重宪法。
学生C:老师,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宣传宪法,比如制作宪法知识小册子、举办宪法知识竞赛等。
老师:C同学的提议很好。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宪法权威,我们接下来将进行角色扮演和辩论活动。大家可以分组扮演法官、律师、公民等角色,模拟解决与宪法相关的问题。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辩论活动,老师在一旁指导)
老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相信大家对宪法权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记住,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维护宪法权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共同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老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的课程就要结束了。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宪法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A:老师,我觉得宪法真的很重要,它规定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老师:没错,A同学说得很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设定了明确的权利和义务。那么,谁能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B:老师,我们学习了宪法的基本原则,比如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
老师:很好,B同学记忆力很棒。除了基本原则,宪法还规定了哪些重要内容呢?
学生C: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等内容。
老师:C同学总结得很全面。这些内容都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国家的法律基础。那么,谁能告诉我宪法在我们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呢?
学生D:老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老师:D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宪法不仅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还是国家权力运行的规范和保障。它确保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学生E:老师,我明白了。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老师:很好,E同学。希望大家都能牢记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宪法精神。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结束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宪法相关知识。下课!
全体同学:老师再见!
7.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收集与宪法相关的故事或案例,准备下一课时分享。
六、教学反思
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评估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