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课题 1.2 规划初中生活 课时 第1课时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1.知道初中阶段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2.掌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方法。3.理解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意义。教学环节(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问题/任务一新知导入 读图识人:长江后浪推前浪,谈感悟。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读图识人情况,做出评价。 以图示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问题/任务二认识规划 活动一:思考交流:少年,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学生结合自己实际交流。归纳:为什么生活需要规划?师生小结: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活动二:阅读以下图文故事,感悟规划的意义。 41年前,聂海胜诞生于湖北枣阳的一个小村庄。儿时的一天,他在山坡上放羊,躺在草丛上看着蓝天,他常想要是能长出翅膀,飞上蓝天就好了。那时,他是一个贫困的山里娃,从来没有见过飞机。 41年后的今天,2005年10月,聂海胜以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08年,2013年,2021年(8.20)那个长翅膀的梦终于圆了。思考:聂海胜从放羊娃的飞天梦到航天员的飞天梦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青少年什么道理?启发:我们要从小树立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交流的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图文故事的理解准确性,进行点拨和评价。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交流“长大了想做什么”,使学生能够有话可说,愿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聂海胜的事迹材料,旨在使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理解我们要从小树立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问题/任务三做好规划 活动一: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有一天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启示: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活动二:1.探究与分享:围绕如何实现目标,同学们各抒已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实现目标的好方法、好习惯。2.相关链接上述两组图示,给我们哪些启示?师生小结:制订行动方案需要明确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列出时间表。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好时间,提高做事效率。一般来说,在较短时间内,比如一节自习课或者一天内,我们可以按照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次序来高效做事。但是,从长远计,比如一个月、一个学期或者更长时间里,高效的人会提前做好安排,按计划行事,把一半以上的时间放在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而低效的人则往往做事缺乏计划性、把多半时间用在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上。3.观点辨析:请你来辨析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以上几种观点归纳小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阅读材料和对问题的概括情况,及时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两种观点的认识准确性,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读图分析对比和对启示的交流情况,做好好点拨与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参与辨析及对梦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情况,做出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感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而明确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对两种观点的分析,培养归纳理解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低效的时间安排”和“高效的时间安排”,从而更加形象的理解制订行动方案要考虑的因素。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观点辨析”,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努力对于梦想的作用。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1. 规划就像轻盈的、洁白的天使翅膀,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展翅飞翔。对于规划,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③生活不一定需要规划,要学会随欲而安④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我国首批航天员邓清明曾经四次落选神舟载人飞行任务。但他从未放弃梦想,始终坚持训练。邓清明终于圆梦太空。他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 )A.有生活规划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B.生活规划终究是可望不可及的C.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D.生活规划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3.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从初登温哥华冬奥会,到站上北京冬奥最高领奖台,她用了16年的时间刻苦训练,圆了自己奥运冠军梦。下列诗句能诠释徐梦桃事迹的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C.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 中学生要为实现美好的生活规划而奋斗。实现人生规划就要( )A.坚持自己的规划,绝不更改 B.心怀规划目标,坐等实现C.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努力践行 D.敢做大事,不做小事5.少年时期,他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设计飞机,保卫祖国的领空。1953年高中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飞机设计专业。1967年,他参与的“红旗二号”导弹研制成功,迈出我国自主研制防空导弹的关键一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做好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③有了规划,我们更应该持之以恒 ④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把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你期望一年、两年、三年后的自己收获哪些成长 请从学业发展、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描绘自己初中三年的成长愿景,设计并完成“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第二节 规划初中生活(统编版)七年级上七年级上册1、开启初中生活2、正确认识自我少年有梦成长的时空师长的情谊生命的思考4、幸福和睦的家庭5、和谐的师生关系8、生命可贵9、守护生命安全11、确立人生目标12、端正人生态度13、实现人生价值3、梦想始于当下知识脉络6、友谊之树常青7、在集体中成长10.保持身心健康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开启初中生活少年有梦正确认识自我单元结构梦想始于当下奏响中学序曲规划初中生活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做个追梦少年学习成就梦想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健全人格01知道初中阶段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02掌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方法。03理解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意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没有哪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没有哪代青年不经过淬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好初中生活,就可以奔涌向前,乘风破浪!新知导入少年,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疫情中上网课的教师关注疫苗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们坚守安检口的警察们南方洪水肆虐,抗洪官兵们疫情中的党员干部活动一:认识规划新知探究你的规划是什么?我喜欢美食,我梦想当美食家……我喜欢音乐,我梦想是当音乐家……我喜欢漫画,我梦想当漫画家……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梦……规划的含义: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如果你们的规划不能实现,那它还有意义吗?以上故事告诉我们青少年什么道理?为什么生活需要规划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新知探究41年前,聂海胜诞生于湖北枣阳的一个小村庄。儿时的一天,他在山坡上放羊,躺在草丛上看着蓝天,他常想要是能长出翅膀,飞上蓝天就好了。那时,他是一个贫困的山里娃,从来没有见过飞机。 41年后的今天,2005年10月,聂海胜以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08年,2013年,2021年(8.20))那个长翅膀的梦终于圆了。阅读以下图文故事,感悟规划的意义聂海胜从放羊娃的飞天梦到航天员的飞天梦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青少年什么道理?启发:我们要从小树立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新知探究活动二:做好规划新知探究有一天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启示: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新知探究2022年7月21日,重庆江池镇,一名12岁的男孩每天在家门口练习踢正步、站军姿、升国旗。拍摄者介绍,男孩自己用竹竿当旗杆,每天早上升旗、晚上降旗,还带动周围的小孩一起踢正步,给他们训练军姿,他的梦想是去参军当兵。网友表示:加油少年,定能圆梦! 新知探究我们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兴趣、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新知探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实现目标的好方法、好习惯。围绕如何实现目标,同学们各抒已见。探究与分享新知探究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探究与分享新知探究上述两组图示,给我们哪些启示?相关链接新知探究制订行动方案需要明确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列出时间表。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好时间,提高做事效率。一般来说,在较短时间内,比如一节自习课或者一天内,我们可以按照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次序来高效做事。但是,从长远计,比如一个月、一个学期或者更长时间里,高效的人会提前做好安排,按计划行事,把一半以上的时间放在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而低效的人则往往做事缺乏计划性、把多半时间用在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上。相关链接新知探究请你来辨析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以上几种观点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总有一个梦想会在实现中开花。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观点辨析新知探究(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是正确的。实现梦想要有实际行动,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是错误的。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没有认识到经过努力奋斗,梦想是可以实现的。(3)“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的观点是正确的。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4)“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的观点是正确的。认识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梦想不一定能完全实现。(5)“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是正确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但经过努力,梦想是可以实现的。观点辨析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新知探究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新知探究猜猜他是谁?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梦想?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2015年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成功那天,他就希望有一天“身披国家队战袍,在家门口为国争光!”他从四岁开始爱上滑雪,并为了这个梦想突破自我,直到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他是我国首位单板滑雪冬奥冠军,世界单板史上首个平轴内转1980度抓板打破吉尼斯纪录……“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这是刚满18岁的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被网友称为“横跨CCTV6和CCTV5的男子”,因为在运动员身份之余,曾经的他还在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扮演过“小栓子”。如何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新知探究和全红婵相比,巩立姣没有那么幸运,她为此努力了21年。但她说:“32岁的年龄不是阻碍,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加值得坚持!”。人生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只有坚持了才有希望。这启示我们人生应该如何去努力?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获得者杨倩在开始射击训练的头几个月,是练一些基本动作,卧姿、跪姿等,比起打枪来显得十分枯燥,刚开始是保持一个姿势十几分钟,后来慢慢增加,直到坚持1个小时为止。经常有的小队员练得哭起来,但杨倩很能坚持。“她很能吃苦,出成绩也很快。”新知探究3241方法与技能“努力”有方法5分清主次,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新知探究怎样做好初中生活规划(1)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2)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记笔记啦!新知探究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新知探究规划的作用规划的含义规划初中生活认识规划做好规划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板书设计课堂练习1. 规划就像轻盈的、洁白的天使翅膀,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展翅飞翔。对于规划,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③生活不一定需要规划,要学会随欲而安④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课堂练习2.我国首批航天员邓清明曾经四次落选神舟载人飞行任务。但他从未放弃梦想,始终坚持训练。邓清明终于圆梦太空。他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 )A.有生活规划就一定能获得成功B.生活规划终究是可望不可及的C.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D.生活规划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C课堂练习3.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从初登温哥华冬奥会,到站上北京冬奥最高领奖台,她用了16年的时间刻苦训练,圆了自己奥运冠军梦。下列诗句能诠释徐梦桃事迹的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B.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C.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课堂练习4. 中学生要为实现美好的生活规划而奋斗。实现人生规划就要( )A.坚持自己的规划,绝不更改B.心怀规划目标,坐等实现C.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努力践行D.敢做大事,不做小事C课堂练习5.少年时期,他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设计飞机,保卫祖国的领空。1953年高中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飞机设计专业。1967年,他参与的“红旗二号”导弹研制成功,迈出我国自主研制防空导弹的关键一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做好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③有了规划,我们更应该持之以恒 ④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把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了“规划初中生活”。知道了规划对于未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初中生活的规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规划好自己的初中生活,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作业布置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你期望一年、两年、三年后的自己收获哪些成长 请从学业发展、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描绘自己初中三年的成长愿景,设计并完成“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主题:少年有梦一、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为“少年有梦”。本单元包括第一课“天启初中生活”、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编织人生梦想,让自己成为“有梦少年”。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认识自己、完善和发展自己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初中生活、认识自我两个角度 ,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小学认知,开启初中新的生活,进一步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努力践行之。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始,承接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全新的初中生活,正确认识和完善自己,让学生学会创意生活,让学生的梦想始于当下。二、课程标准分解 (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课程标准分解 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新身份新生活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做个追梦少年,努力学习,成就梦想。学生学到什么程度1.有效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2.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3.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4.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自我改进。6.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怎样学体验式学习:通过让学生观察新学生新环境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通过开展活动“我为自己代言”,既调动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同时也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意识。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围绕如何实现目标,同学们各抒已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意识。通过课上小组“伸出你的左右手”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接纳和欣赏自己的意识。多媒体辅助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低效的时间安排”和“高效的时间安排”,引导学生分析对比,理解提高学生效率的重要性。通过多媒体展示“认清自己,做好擅长的事情坚持下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理解如何做更好的自己。跨学科学习:通过多次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做好理解与识记,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实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三)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政治认同、责任意识)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教材从学生刚刚入学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学生活、梦想、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初中阶段的目标性,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阶段,从中考趋势和学生学科素养方面来讲,学生阅读、分析、知识运用能力还很欠缺。教学设计中,以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和最新热点材料为背景材料,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四、大概念大主题设计 本单元以“少年有梦”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初中新生活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己,使自己成为“追梦少年”。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阶段“认识自己、完善和发展自己”的集中关注,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是“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据此确定:本大单元的大概念——“认识和完善自我,做追梦少年”。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 1.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2.道德与法治教参的“单元首页”中的内容。 3.学情分析。(二)遵循“课标”分解和本大单元内容,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认识进入初中生活,我们开启了一段新的生命旅程,是一个全新的天地;了解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新机会、新挑战,主动适应新环境;知道初中阶段在我们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意义价值,努力成为合格的中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了解规划的含义;知道生活需要规划的原因,树立规划生活的意识,提高规划能力;从思想、方法、行动方面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了解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自我改进。了解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我们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做更好的自己;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增强自信,保持乐观的态度更好地发展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掘自己的潜能,向他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培养合作意识。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志向,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理解梦想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知道少年梦想与个人志向、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为梦想的实现激发动力;了解学习的内容、范围、表现,正确认识学习;掌握善于学习的方法和实现梦想的途径。六、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结合全新的初中生活,理解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和编织人生梦想的重要性。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上积极思考,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中抓机初中生活给我们的机会,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梦想”。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情况,在分享好方法、贡献“金点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况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认真学习他人分享的“金点子”,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观察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整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自我意识,目标意识,知道树立正确理想并努力学习是每个公民为实现中国梦应有的责任。自觉养成不断反思和完善自我的习惯。综合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进行评价学生能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认识和完善自己,能否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编织人生梦想,能否认垸成课后作业。教师课后作业评价七、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的教学,把单元内容结构化。据此,设计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图。八、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一)设计单元大任务首先,结合单元大概念“认识和完善自我,做追梦少年”。然后参考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到单元大任务本身也承载着评价的功能,经过推敲和思考,最终确定本单元大任务。即:怀揣梦想的初中生你,为了成就梦想,你会制订哪些行动计划并为之努力呢?大任务聚集本单元内容,学生可以用第一课的“开启初中生活”中学到的知识,联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中适应和规划生活的经验,向其他同学宣传规划初中生活的重要意义。学生还可以用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中学习到的内容,教会其他同学认识自我的方法,做更好的自我。学生还可以用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中学习到的知识向同学们发出努力学习的号召。同时,学生还能把自己规划的“学习成就梦想”向同学展示,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单元大概念。(二)创设单元大情境本单元的单元大情境是结合着单元大任务来进行创设的,是结合着新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展的“少年有梦”活动来进行设计的。本单元创设出的大单元大情境是:在新学期伊始,学校开展以“规划新生活,成就梦想”为主题的行动计划书制订活动,学生们以倡议的形式,围绕“怎样认识初中生活?怎样规划初中生活?怎样正确认识自我”等内容准确参与活动。单元的大任务围绕成就梦想为题制订行动计划书,大情境围绕大任务创设的是开展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的大情境下围绕核心问题将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成任务群,即不同主题的行动计划书,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准备行动计划的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努力学习成就构想的意识。十、大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单元作业第1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做一次“小小观察家”,归纳总结新学校有哪些“新”,制作成卡片。单元大任务: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请从自己初中阶段确立的发展目标中选择一个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或者从自己的人生梦想中选择一一个最具有现实性的梦想,制订一份“行动计划书”。第2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你期望一年、两年、三年后的自己收获哪些成长 请从学业发展、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描绘自己初中三年的成长愿景,设计并完成“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第3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各写3条以上)。第4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制作书签。要求:形式不限,写上激励自己的话!第5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构思一下自己的”梦想“。第6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要实现梦想,哪些事情必须现在做 哪些事情可以将来做 哪些事情需要用-生做 请列出自己的梦想清单。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 第一单元 1.2 规划初中生活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 【大单元整体教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单元整体设计.doc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一单元 1.2 规划初中生活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