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2《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2《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四上道德与法治《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教学设计(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班规的概念和目的。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班规对于班级和谐、有序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规则制定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班规对于班级和谐、有序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规则制定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班级规则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所在的班级有哪些规则?这些规则是如何制定的?
老师:(播放视频后)同学们,刚刚我们看了一段关于班级规则的视频,你们觉得这些规则重要吗?
学生A:我觉得很重要,因为规则能帮助我们维护班级秩序。
老师:很好,那么谁能告诉我,你们所在的班级有哪些规则呢?
学生B:我们班级有不能在课堂上吃东西、要按时完成作业、还有要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这样的规则。
老师:很棒,这些规则确实很重要。那么,这些规则是如何制定的呢?是谁决定的?
学生C:我觉得有些规则是老师定的,比如课堂纪律和作业要求。但也有一些规则是我们大家一起讨论后决定的,比如班级活动安排之类的。
老师:非常正确!班级规则既有老师为了维护班级秩序而制定的,也有我们大家共同讨论、协商后决定的。这些规则都是为了让我们班级更加和谐、有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一下班级规则这个话题,看看如何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规则。
(二)新知讲解
1. 讲解班规的概念:班规是班级内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班级秩序、促进班级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2. 讨论班规的目的:
(1)维持班级秩序,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2)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3)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老师:你们知道班规是什么吗?
学生A:老师,我觉得班规就是我们在班级里要遵守的一些规则。
老师:很好,你理解得很到位。班规确实是班级内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维护班级秩序,还是促进班级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生B:那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制定班规呢?
老师:问得好!制定班规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班规能帮助我们维持班级秩序,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比如,上课时不要交头接耳、不要随意离开座位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大家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C:哦,我明白了。那第二个目的是什么呢?
老师:第二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当我们知道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时,我们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出违反班规的事情。这样,我们就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并且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生D:那第三个目的呢?
老师:第三个目的是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一个有着良好班规的班级,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融洽,大家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我们会感到更加快乐、更加有动力。
学生全体:原来班规这么重要啊!我们要好好遵守班规,共同维护我们的班级!
老师:没错,同学们。班规是我们班级大家庭的共同约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在心,并且努力遵守。这样,我们的班级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案例分析
1. 展示一个班级因缺乏规则而出现的混乱场景案例。
2. 分组讨论:如果这个班级有你,你会如何制定班规来解决这些问题?
老师(打开投影仪,展示案例):同学们,大家看屏幕上的这个案例。这是一个因为缺乏明确规则而陷入混乱的班级场景。你们能观察到哪些具体的问题吗?
学生A:老师,我看到他们上课时大家都在聊天,老师讲话也没人听。
学生B:还有,下课的时候大家争抢玩具,都挤在一起,很容易发生危险。
学生C:还有排队也不整齐,大家都在乱插队。
老师:非常好,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如果这个班级有你作为其中一员,你会如何制定班规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现在分组讨论一下。
(分组讨论后)
学生D(代表第一组):我们组认为,首先要制定一个明确的上课规则,比如上课时不许聊天,要尊重老师,认真听讲。
学生E(代表第二组):我们觉得下课时间也很重要,应该规定好玩具的使用顺序,避免争抢。还有,排队也要有秩序,不能插队。
学生F(代表第三组):我们组还建议,可以设立一个‘班级之星’的奖励制度,对于遵守规则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激励大家更好地遵守规则。
老师:大家的建议都非常棒!制定明确的规则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班级中的混乱问题。而且,奖励制度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方式。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制定我们班的班规吧!
(四)制定初步班规
1. 小组内讨论,列出班级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2. 班级分享,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形成共识。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为我们的班级制定一些基本规则。首先,请大家在各自的小组内讨论,列出你们觉得需要遵守的班规。
学生A:我认为我们应该规定上课时间不能迟到和早退,这是对我们学习态度的基本要求。
学生B:我同意,还应该规定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和玩手机,这样会影响我们和其他同学的学习。
学生C:我觉得我们还应该规定课间休息时不能追逐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学生D:还有,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不能嘲笑或欺负别人。
(小组内讨论继续,教师巡视各小组,聆听学生们的讨论)
教师:好了,同学们,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生E:我们小组觉得应该规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
教师:很好,这是一个关于学习态度的规定。还有其他小组有什么建议吗?
学生F:我们小组觉得还应该规定每天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个人都要参与卫生值日。
教师:这个建议很好,保持教室的整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教师逐条点评,并与学生讨论,最终形成大家都认可的班规)
教师:好的,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制定出了初步的班规。希望大家都能遵守这些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五)课堂小结:总结班规的重要性和制定过程。
老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下课堂小结。
学生A:老师,我先来!我觉得班规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它就像是我们班级的小宪法,规范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老师:很好,A同学理解得很到位。班规确实是我们班级管理的基石,它确保了班级的正常运行和每位同学的权益。
学生B:老师,我觉得制定班规的过程也很重要。我们要一起讨论,听取每个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我们班级实际的班规。
老师:B同学说得很对。制定班规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决策的。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遵守。
学生C:老师,我觉得我们在制定班规时,还要考虑到公平性和合理性。不能偏袒某些人,也不能对某些人过于苛刻。
老师:C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观点。班规的制定必须公平、公正,让每位同学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老师:那么,通过今天的讨论,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或者问题吗?
学生D:老师,我想知道,如果有些同学不遵守班规,我们应该怎么办?
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对于不遵守班规的同学,我们首先要进行提醒和纠正。如果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惩罚措施,但一定要确保这些措施是公平、合理的。
(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老师:今天的课堂小结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牢记班规的重要性和制定过程,共同维护我们班级的良好秩序。
(六)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讨论,收集更多关于班规的想法。
四、课后反思:
1.课后应该反思学生对班规的理解程度如何?
2.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制定班规时是否积极参与?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完善班级规则,确保其全面、合理。
2. 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自觉遵守班规。
3.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上一课时学习的班规概念和目的。
2. 提问:你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班规?
二、完善班规
1. 分组讨论,对初步制定的班规进行补充和完善。
2. 班级分享,通过投票或举手表决的方式,确定最终的班规。
三、明确责任与义务
1. 讨论: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遵守班规?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班级产生影响,自觉承担维护班级秩序的责任。
四、制定执行计划
1. 分组讨论,制定班规执行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
2. 班级分享,形成共识后,将计划写入班级日志或公告栏。
五、实践活动
1. 开展一次以遵守班规,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展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班规。
2. 设立班规之星评选活动,对遵守班规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彰。
六、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强调班规的重要性和个人在其中的责任。
课后反思:
- 班规是否得到完善并全面覆盖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
- 学生是否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能够自觉遵守班规?
- 班级的执行计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