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命题双向明细表学科: 历史与社会·思品 命题人: 黄文涛 审核人: 崔颖勤 题 号题 型试题内容考查知识条目考点水平分值难 度出处ABCD易中难估计难度系数教材导学改编原创了解理解应用综合识记 应用1选择题一战的起因 √ 2√ 0.9 √ 2选择题五四运动 √ 2 √ 0.8 √ 3选择题五四运动 √ 2 √ 0.7 √ 4选择题五四运动 √ 2 √ 0.8 √ 5选择题五四运动 √ 2√ 0.9 √ 6选择题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线索 √ 2 √ 0.8 √ 7选择题中共诞生的意义√ 2√ 0.9 √ 8选择题中共开辟革命道路历程中的重要史实 √ 2 √ 0.8 √ 9选择题中共开辟革命道路历程中的重要史实 √ 2 √ 0.8 √ 10选择题中共开辟革命道路历程中的重要史实 √ 2 √ 0.8 √ 11选择题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史实 √ 2 √ 0.7 √ 12选择题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2 √ 0.8 √ 13选择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2 √ 0.8 √ 14选择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 √ 2 √ 0.8 √ 15选择题科学技术和教育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 2 √ 0.8 √ 16选择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 2√ 0.9 √ 17选择题科学技术和教育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 2 √ 0.8 √ 18选择题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 2√ 0.9 √ 19选择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2√0.9 √ 20选择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 0.9 √ 21选择题我国在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 √ 2√ 0.9 √ 22选择题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2 √ 0.8 √ 23选择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 2 √ 0.8 √ 24选择题 中华传统美德 √ 2√ 0.9 √ 25非选择题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线索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史实√12√0.8√26非选择题辛亥革命的基本内容√10√0.7√27非选择题抗日战争的重要史实和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8√0.9√28非选择题对外开放的背景、应该正确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和各个历史时期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与发展√6√0.9√29非选择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明确取得这些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国家的总任务。√16√0.8√九年级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质量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AACADBBABDD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ADCBBACBDCBB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2分)25(12分)(1)洋务运动(2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1分)(2)资产阶级革命(1分);推翻清朝统治,结束2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2分);建立民主共和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3)新文化运动(1分);提倡民主与科学。(各1分)(4)近代化探索(1分)26(9分)(1) 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2分,若仅答出一个变化得1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分)。(2)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2分)(3)打倒列强(1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分)。(4)①都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成果。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国民革命军英勇奋战是北伐胜利进军的基本原因。(意思相近即可) (2分)27(9分)(1)“九一八”事变(1分);日军很快占领东北(1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斯西战争的序幕(1分)。(2)“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1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1分),随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1分)。(3)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青少年的忧患意思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有责任有义务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每点各1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8(6分)(1)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各1分)。(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2分)。(3)改革创新(2分)。29(16分)(1)近年来,我国GDP总量不断增长;GDP总量排名不断上升,赶超部分发达国家或逐渐缩小与其差距(各1分)。(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3)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或医疗水平、文化素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3分);(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分)(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因此发展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发展要务;(2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学科质量检测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答 题 纸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2分)25(12分) (1)(2)(3)(4)26(9分)(1) (2)(3)(4)27(9分)(1)(2) (3)28(6分)(1)(2)(3)29(16分)(1)(2)(3)(4)(5)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学科质量检测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卷命题学校:回澜初中 命题人: 黄文涛 审核人:崔颖勤考生须知:1.本科为开卷考试。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进入了20世纪,人类经常面临战争与和平的选择。在1914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激化,人类选择了战争,人们称它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其主要依据是A.苏俄退出了战争 B.参战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C.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 D.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2.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③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④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继续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4.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说法正确的是①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②促使中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③口号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 ④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5.“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错误的是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是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感觉B.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C.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D.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6.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材料中不包括的历史事件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 B.武昌起义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7.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A.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B.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 D.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8.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9.下列会议内容或影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③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④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 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10.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因念抗战中,华北阻寇骑。平型雁门捷,阳堡显奇迹。”这是陈毅元帅的诗作《过太行山书怀》中的名句。以下选项与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最为相似的是A.南京大屠杀 B.血染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1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二次国共合作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取得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3.下列现象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是①在我国多地,老百姓上“大医院”看病挂号都要等上几天,甚至得找“黄牛”,看病真不容易②许多上班族抱怨上班坐公交车太拥挤,乘车也不容易③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强占我国南海诸岛,侵犯我国领土 ④“台独”“藏独”等敌对势力妄想分裂中国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等。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5.近年来,无论是创客、互联网 等新概念,还是诸如劳动光荣、大万众创新一类的语言,在各种媒体和领导人的讲话中,成了高频词汇。中国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创客”。政府大力支持“创客”说明①发展科技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②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③我国政府鼓励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④创新创业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15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和随钻测井系统联袂完成钻井作业,这代表着当今世界钻井、测井技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这两项技术的国家。这说明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处于世界前沿??? B.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C.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最终要依靠教育创新???D.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我国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①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③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④教育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 D.①③④18.2015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该综合试验区落户杭州,将迎来“买全球卖全球”的新时代。选材料反映了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杭州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③杭州有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 ④海外市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①③④??? ???? D.②③④19.2014年7月2日,《人民日报》刊文:“找到一条好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过去,我们搬照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条成功之路指的是A.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B.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科教兴国战略20.2015年9月8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来,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西藏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这充分证明A.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C.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和政府的事 D.天下人民是一家,世界人民心相连21.今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启了两岸领导人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晤的历史新篇章。会面中,两岸领导人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坦诚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积极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高度自治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A.勤劳勇敢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团结统一23.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折射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重视。这是因为中华文化①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是维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③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打工妹石芳丽在骑电动车时不慎将退休老教授韩健撞倒。她立即送老人就医,并辞去工作专心陪护老人。老人不仅放弃了追责和索赔,还让家人帮石芳丽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这一案例启示我们①勇担过错 ②敬业奉献 ③宽容待人 ④珍爱生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按序为12分、9分、9分、6分、16分,共52分)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当时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二中“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5分)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3)根据材料二,分析“三只兔子”时期,北京大学成为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阵地?该运动中人们主要提倡哪些思想?(3分)(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1分)26.(9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2月,????? 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以后,?????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1924年1月,??????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评价孙中山。(3分)材料二:“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来命。”??????? ——孙中山(2)依据材料二,说出孙中山创办这个“军官学校”的目的。(2分)材料三: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4)材料二中的“军官学校”与材料三中的“出师北伐”有什么关系?(2分)27.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材料二:见右图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爆发,给中国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3分)(2)根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对中国后来的局势发展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3分)(3)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举行了纪念大会、阅兵式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分析作为青少年,积极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意义是什么?(3分)28.(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几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如美国提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俄罗斯倡导的“跨欧亚发展带”等。中国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国家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材料二:至今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一直由美、日等国控制,美国国会一直不通过2010年达成的有关IMF份额与表决权的改革方案。这促使中国下决心创建亚投行,以便中国与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有更多的话语权。(1) 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分)(2) 阅读材料二,中国下决心创建亚投行说明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底线”是什么?(2分)(3) 中国政府要通过包括“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层面的合作,打造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政经网络,以争取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体现了我国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2分)2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6年-2014年各国GDP总量(单位:亿美元) 年份 GDP国家2006年2008年2014年美国132216.85139800 171490日本49113.625290044160中国26847.0533700103800德国28582.34?3280038595注: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1)根据材料一中关于中国GDP总量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分)(2)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材料二:2014世界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排名国家或地区人类发展指数1挪威0.9442澳大利亚0.9333瑞士0.9174荷兰0.9155美国0.914注: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2014年,中国名列第91位。根据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处于哪一阶段?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4分)提高我国人类发展指数、改善我国人民发展条件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材料三: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发表演讲。习近平强调: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5)请你运用“党的基本路线”相关知识,对习主席的观点加以说明。(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双向细目表.doc 社会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社会答题卷.doc 社会试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