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同步设计】浙教版七上科学 1.1 科学并不神秘(24页ppt课件+探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型同步设计】浙教版七上科学 1.1 科学并不神秘(24页ppt课件+探究学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一、预学任务
1. 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2.列举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至少5个) 。
3.科学以自然界各种 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 。
4.只要我们留心 ,从研究身边的 着手,就可以走进科学的世界。请列举2个科学史上的例子。如 。
5.人类对地球和星空的认识、对物质的认识等知识的过程,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解释了许多奇妙的的自然现象的同时 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这是由于科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 。
6.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 ,如果对它认识不足、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 影响,如 。
7.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如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 ,并要不断地 地解决问题。因此,科学是无止境的。
二、随堂任务
1.如图1.1-3所示,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内放置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一段时
间后,先熄灭的是较 (“高”或“低”)的那根蜡烛。如果换用一个体
积很大且很高的玻璃罩,则先熄灭的是较 (“高”或“低”)的那根蜡烛。
2.教材中介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的证据是

3.科学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使我们对自然的 不断扩大,小到构成物
质的微观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1)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 ,太阳和其他行星都是围绕着它转动。16-17世纪,经过哥白尼、牛顿等许多科学的探索研究,最终人们相信太阳系的中心是 。
(2)物质是由 、 或 构成的;
(3)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肉汤变质是 引起的,而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4.我国“智慧药房”支持远程问诊、自助购药说明科学改变了人们的 ,使人们的工作更方便、更高效。
5.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变。热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 时代;电磁学的创立使人类进入
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跨入了 时代。
三、课后任务
(一)基础性作业
1.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C.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D.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2.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A.“蛟龙号”7062 m海深试验成功 B.“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
C.利用机器人扫地 D.网络给青少年健康带来影响
3.彩虹、流星、火山喷发、极光等自然现象说明 (  )
A.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 B.事物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C.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D.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4.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十六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5.科学研究的尺度由微观到宏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原子、细胞、地球、宇宙 B. 宇宙、地球、细胞、原子
C. 原子、地球、细胞、宇宙 D. 宇宙、原子、细胞、地球
(二)拓展性作业
6.如图所示,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猜测一下,如果沿两张纸条的中间向下吹气,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操作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将它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1)你的猜测:   。
(2)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   。
(3)你提出的问题:   
7.在三个相同的玻璃瓶里分别加入1/4、1/2、3/4容量的水,用筷子等工具分别敲击瓶口,记录听到的声音情况。关于这个现象,你能提什么科学问题?
实验现象 。
科学问题 ?
8.针对“随堂任务”第1题的实验结论,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其中的原因。

四、整理任务(1.错题原因分析、解决方法;2.存在的疑点及对策......)
在本课时内容讲解分析之后,根据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
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预学任务
1. 好奇心 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2.列举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至少5个) 合理均可 。
3.科学以自然界各种 现象 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 原因和规律 。
4.只要我们留心 观察 ,从研究身边的 问题 着手,就可以走进科学的世界。请列举2个科学史上的例子。如 合理均可 。
5.人类对地球和星空的认识、对物质的认识等知识的过程,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解释了许多奇妙的的自然现象的同时 改变 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这是由于科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 事实和证据 。
6.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 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如果对它认识不足、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 负面 影响,如 合理均可 。
7.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如 从古代火箭到现代火箭等合理均可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 新的问题 ,并要不断地 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因此,科学是无止境的。
二、随堂任务
1.如图1.1-3所示,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内放置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一段时
间后,先熄灭的是较 高 (“高”或“低”)的那根蜡烛。如果换用一个体
积很大且很高的玻璃罩,则先熄灭的是较 低 (“高”或“低”)的那根蜡烛。
2.教材中介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的证据是 尽管吊灯的
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第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
3.科学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使我们对自然的 认识范围 不断扩大,小到构成
物质的微观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1)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 中心 ,太阳和其他行星都是围绕着它转动。16-17世纪,经过哥白尼、牛顿等许多科学的探索研究,最终人们相信太阳系的中心是 太阳 。
(2)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或 离子 构成的;
(3)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肉汤变质是 空气中的细菌 引起的,而细菌不是自然发
生的。
4.我国“智慧药房”支持远程问诊、自助购药说明科学改变了人们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使人们的工作更方便、更高效。
5.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变。热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 工业化 时代;电磁学的创立使人类进入电气 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跨入了 信息 时代。
三、课后任务
(一)基础性作业
1.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C.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D.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答案】B
【解析】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矛盾的表现,是科学认识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2.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A.“蛟龙号”7062 m海深试验成功 B.“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
C.利用机器人扫地 D.网络给青少年健康带来影响
【答案】D
【解析】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危害,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和技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3.彩虹、流星、火山喷发、极光等自然现象说明 (  )
A.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 B.事物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C.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D.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答案】C
4.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是(  )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十六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A
5.科学研究的尺度由微观到宏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原子、细胞、地球、宇宙 B. 宇宙、地球、细胞、原子
C. 原子、地球、细胞、宇宙 D. 宇宙、原子、细胞、地球
【答案】A
(二)拓展性作业
6.如图所示,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猜测一下,如果沿两张纸条的中间向下吹气,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操作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将它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1)你的猜测:   。
(2)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   。
(3)你提出的问题:   
【答案】(1)纸条向外分开(合理即可)(2)纸条向内靠拢(3)纸条为什么会向内靠拢(合理即可)
【解析】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不建议用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
7.在三个相同的玻璃瓶里分别加入1/4、1/2、3/4容量的水,用筷子等工具分别敲击瓶口,记录听到的声音情况。关于这个现象,你能提什么科学问题?
实验现象 根据实际情况记录 。
科学问题 声音的高低与玻璃瓶中水的多少有关吗 (合理即可) ?
8.针对“随堂任务”第1题的实验结论,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如果容器小,尽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为蜡烛燃烧而被加热,大量聚集在容器上半部分而不会立即下沉。二氧化碳越积越多,而氧气却逐渐被消耗,因此较高的蜡烛先熄灭。当容器很大且较高,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充分冷却在而下沉,导致较低的蜡烛先熄灭。
四、整理任务(1.错题原因分析、解决方法;2.存在的疑点及对策......)
在本课时内容讲解分析之后,根据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二一言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丨科学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探素自然的科学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一、预学任务
1.
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2.列举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至少5个)
3.科学以自然界各种
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
4.只要我们留心
从研究身边的
着手,就可以走进科学的世界。请列举2个科学史
上的例子。如
5.人类对地球和星空的认识、对物质的认识等知识的过程,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解释了许多奇妙的的
自然现象的同时
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这是由于科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

6.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
如果对它认识不足、使用不当,
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
影响,如
7.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如
在科
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
并要不断地
地解决问题。因此,科学是无止境的。
二、随堂任务
1.如图1.1-3所示,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内放置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一段时
间后,先熄灭的是较
(“高”或“低”)的那根蜡烛。如果换用一个体
积很大且很高的玻璃罩,则先熄灭的是较
(“高”或“低”)的那根蜡烛
2.教材中介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的证据是
图1.1-3玻璃罩内哪
3.科学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使我们对自然的
不断扩大,小到构成物
根蜡烛先熄灭
质的微观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1)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
,太阳和其他行星都是围绕着它转动。16-17世纪,经
过哥白尼、牛顿等许多科学的探索研究,最终人们相信太阳系的中心是

(2)物质是由

构成的:
(3)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肉汤变质是
引起的,而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4.我国“智慧药房”支持远程问诊、自助购药说明科学改变了人们的
,使
人们的工作更方便、更高效。
5.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变。热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
时代:电磁学的创立使人类
进入
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跨入了
时代。
三、课后任务
(一)基础性作业
1.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21世纪教育网(mw.21cnjy.co
公二一戴言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科学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C.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D.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2.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图所示的实
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A.“蛟龙号”7062m海深试验成功
B.“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
C.利用机器人扫地
D.网络给青少年健康带来影响
3.彩虹、流星、火山喷发、极光等自然现象说明()
A.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
B.事物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C.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D.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4.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是()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
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
④神舟十六号的成功发射
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科学研究的尺度由微观到宏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原子、细胞、地球、宇宙
B.宇宙、地球、细胞、原子
C.原子、地球、细胞、宇宙
D.宇宙、原子、细胞、地球
(二)拓展性作业
6.如图所示,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猜测一下,如果沿两张纸条的
中间向下吹气,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操作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
气流
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1)你的猜测:
(2)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
(3)你提出的问题:
7.在三个相同的玻璃瓶里分别加入1/4、1/2、3/4容量的水,用筷子等工具分别敲击瓶口,记录听
到的声音情况。关于这个现象,你能提什么科学问题?
实验现象
科学问题
8.针对“随堂任务”第1题的实验结论,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其中的原因。
四、整理任务(1.错题原因分析、解决方法:2.存在的疑点及对策.·,)
在本课时内容进解分析之后,根据学习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
2
21世纪教育网(mwm.21cnjy.com(共24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探索自然的科学
第1章
“—”
科学寄语: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
也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新知导入
2022年5月,科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图片。这了这张图片,科学家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艰难探索。
1.人类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科学研究?
2.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
探究新知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大自然各种神奇现象,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还有哪些自然现象呢?说一说。
各种现象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你想知道发生变化的原因吗?
昆虫蜕皮
探究新知
1.科学研究的对象:
科学以自然界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学习科学的意义:
学习科学,研究各种客观事实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并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做出解释和预测。
探究新知
探索活动:
如图1.1-3所示,在一只密封的玻璃罩内放置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一段时间后,先熄灭的是较 (“高”或“低”)的那根蜡烛。如果换用一个体积大一些且再高一些的玻璃罩,可能的结果会怎样?原因是什么呢?
先熄灭的可能是较低的那根蜡烛,也可能是较高的那根蜡烛。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如果容器小,尽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为被加热,大量聚集在容器上半部分而不会立即下沉。二氧化碳越积越多,而氧气却逐渐被消耗,因此较高的蜡烛先熄灭。当容器大一些且高一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有可能充分冷却在而下沉,导致较低的蜡烛先熄灭。也可能与第一次的结果相同。

这个探索活动说明科学研究要善于观察,勤于实验。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事例都说明这一点。
1.伽利略与“摆的等时性”: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教堂穹顶上的吊灯因风吹过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感到好奇,他发现,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于是,他仔细观察,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从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2.奥斯特与电流的磁效应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就可以走进科学的世界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探究新知
二、科学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一)科学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基于科学探索提供新事实与证据。
(1)人类的对地球观的认识
(2)人类对宇宙观的认识:
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16-17世纪,哥白尼、第谷和开普勒等人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分析,逐渐认识到地球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并找到了行星运动规律。
在这些观测和分析基础上,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根源。
科学家的工作最终使人们相信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3)人类的物质构成观的改变:
我国古代,人们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
古希腊,学者指出:万物由土、气、水、火四种元素组成;
近代,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认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4)人类的生命发生观的改变:
19世纪中叶前,流行着一种“自然发生说”,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例如,肉汤里会自然生成细菌,使肉汤变质。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了肉汤变质是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探究新知
(二)科学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科学使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小到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
(1)望远镜的利用:人们制造了巨大的望远镜,从而把研究目光投向更加深邃的宇宙;
(2)电子显微镜的利用: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小的粒子。
中国“天眼”
扫描电子显微镜
望远镜
科学研究的尺度
三、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科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
通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在规律。
2、科学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使人们的工作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
3、科学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滥用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成的危害。
思考与讨论:
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但在它产生百年以后,塑料却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就塑料产生的利和弊,谈谈你的观点。
利处:轻便,实用,可以随身携带;
弊端:乱弃塑料袋,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降解,造成白
色污染。
四、科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提升了人类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①热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②电磁学的创立: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跨入了信息时代;
④现代航天技术: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
⑤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2.科学在不断地发展
①科学还有许多问题不能合理的解释或解答。
②科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新的问题。
③科学是无止境的,探索、发现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科学
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学好科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懂得科学原理,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探索科学的奥秘,享受科学研究的乐趣。
课堂总结
1、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界各种现象,发现其原因、规律,并解释和预测;
2、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实践)
3、科学的作用:
(1)科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科学发展改变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科学发展改变的人们的思维方式
(4)科学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4、预学任务互评
随堂任务
完成同步作业中的随堂任务。
板书设计
科学并不神秘
科学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的作用
学习科学的方法
课后任务
1.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2.同步作业中的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
3.《长度的测量》(第1课时)同步作业中的预学任务;
4.整理任务,如学习中存在的疑点及对策;错题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