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子之歌 》教学设计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 欢聚与期盼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 七子之歌 》教学设计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 欢聚与期盼

资源简介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七子之歌》,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感受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唱歌曲,初步了解澳门及《七子之歌》创作背景,
感受合唱这种演唱形式。
2、过程与方法:运用模唱、听赏、体验等方法学会歌曲的演唱,用深情的歌声淋漓尽致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及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歌曲的情感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五,六度音程的把握。
2. 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由著名台湾音乐人罗大佑为香港回归时创作的歌曲《东方之珠》,聆听歌曲时,请你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中运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听赏
师:合唱的形式能深情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内涵,激发大家的情感共鸣。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合唱的歌曲,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先来听听这条旋律
师:请同学们跟琴先来唱一唱
师:填入歌词中再来试一试?
师: 同学们,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现在的香港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怀抱。回想起那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香港上空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激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视频,走进1997年的香港。
生:观赏
师:看到这里,我想同学们此时的心情都无比的激动,如果说《东方之珠》是香港人对自己城市的诉说,那么下面这首诗又表现了对哪个城市的深情呢?”PPT出示《七子之歌——澳门》教师为学生配乐朗诵。
生:思考
师:上个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战争,迫使清朝政府割让了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七个港口城市,将当时中国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亲情。爱国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满怀痛心与盼望之情,以七个城市为名,写下七首诗歌《七子之歌》,盼望这些离开母亲的“孩子”早日归来。这首就是其中的《澳门》(PPT出示曲名)
生:听
【设计意图】:
采用观看视频导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觉,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老师再加入了历史的介绍,让学生对中国的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印象,这样可以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曲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遍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想想歌曲可以分为几个段落?
生:思考
师:我们可以将歌曲分为两个段落,第一个部分旋律较为平缓、宁静;第二部分情绪较为激动,起伏比较大。
生:分析
师:请同学们尝试用“诉说”的语气有感情地读一读前四句。
生:朗读歌词
师:如果说这诗歌可以诉说作者的感情,那歌声是否也可以诉说那?我们先跟琴演唱乐曲第一部分的曲谱,请听老师的范唱。
生:听赏范唱
师:请大家跟琴学唱。
生:跟琴演唱
师:填入歌词演唱注意用“弱”的力度来唱。
生:跟琴演唱
师:接下来我们按照旋律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诵第五、六句,注意弱起小节。
生: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歌曲中弱起节奏的教学难点,我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很自然的过渡,让
学生轻松地掌握,歌唱中引导学生用“弱”的力度,诉说的情感演唱歌曲的第一
乐段,歌声中饱含着对祖国的浓浓深情。
师:乐曲的出现了最高音3,我们在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持,先来唱一唱用lu来哼唱。
生:哼唱
师:填入歌词我们再来试一试。
生:填词演唱
师:乐曲向上六度5到高音3的大跳,把内心压抑已久的急切盼望之情用音乐的形式“呐喊”出来,我们的声音和情绪要丰富饱满,再来唱一唱。
生:唱
师:乐曲出现的合唱部分的低声部旋律,我们来唱一唱。
师:老师唱高声部的旋律,同学们唱一唱低声部。
师:接下来,我们分成两组来试一试。
师:在歌曲后半段中一定要注意歌曲中母亲的这两个长音,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曲谱,注意它的演唱,把空拍数出来。
生:演唱
师:我们填上歌词来试一试。长音的保持,渐弱的处理。
生:注意演唱
师:前面乐句两次旋律下行的运用要唱出期盼回归之情,用lu来哼唱,注意气息吸足。
生:演唱
师:我们填上歌词来演唱最后的乐句
生:演唱最后的乐句
师:四分休止符的运用,实在酝酿感情,我们要唱出对母亲发出深情的呼唤。
生:发出呼唤
师:接下来,让我们跟琴完整地演唱一遍全曲。
【设计意图】:
在学唱的环节,主要是通过分析歌曲,让学生对乐曲的结构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然后一边分析歌曲一边分句的学唱,并且在学唱每一个乐句的时候再加入感情的分析,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够有感情的、有激情的演唱歌曲。学生对历史也有了更深的记忆。为更好的演绎歌曲打好基础!
三、知识拓展
师: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与期盼,这七个孩子陆续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最后一个孩子——澳门也回来了。播放《七子之歌——澳门》视频。
生:欣赏
师:多声部的合唱加入会给我们熟悉的乐曲以新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歌曲合唱部分的内容,学唱二声部的旋律。
生:听赏
师:范唱第二声部旋律
生:学唱
师:让我们跟琴再来试试。
【设计意图】:
师生唱、生生唱、跟琴唱、跟伴奏唱通过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二声部,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
师:我们的歌声承载着多年来的期盼,也包含着欢聚时的喜悦,让我们再这份期盼与欢聚中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吧!
【设计意图】:
再次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澳门回归时,祖国人民激动的心情,感受失散多年的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诉说着多年的经历。同时感受二声部合唱带给大家的听觉的享受,感受合唱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二声部合唱的兴趣。
四、小结下课!
教师寄语!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