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校园里的号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校园里的号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校园里的号令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校园里的号令》是小学《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的第二课,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身心健康的成长。
课标分析 道德修养: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法治观念: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富有个性特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集体是他们成长的摇篮,班级是他们最初的集体。刚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初步意识到集体的含义,有了初步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够遵守集体的规范,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共同开展各种活动,愿意为集体做好事。
学习目标 1、情感与态度: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3、知识与技能: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习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
学习重难点 1.认识校园铃声,懂得铃声的不同含义。
2.学会根据铃声、广播等提示开展学校生活。
3.知道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做到遵守学校作息时间。
课前准备 课件、教案、视频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1.熟悉校园里的各种铃声,能说出铃声的含义。 2.初步养成规则意识 一、导入。 1.播放鸟叫声和电话声。2.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声音,当我们听到鸟叫声我们知道有小鸟在附近,当我们听到电话声,我们知道该接电话了。那我们的校园里也有很多的声音,同学们能找一找吗?二、活动设计:熟悉校园里的铃声并明白它的意义 1.学生回答校园里的铃声有哪些?2.猜谜语3.问学生:为什么谜语里说:只要它说话,我们都听它。为什么要听铃声的话?4.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提问如果不听铃声的话会怎样呢?5.讲故事:有一位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还在操场上打球,没有按时进教室。当他匆匆忙忙地往教室冲时,结果在走廊里和一位老师相撞,老师手里的东西撒了一地,他自己的嘴巴也撞流血了。校医给他止了血,他回到教室,在门后喊报告,正在讲课的老师不得不停下来。老师问学生:此时,你想对他说什么?6.情景演绎:上课铃响了,我们怎么做 哪些学生做的好,哪些学生做的不好?7.观看合唱的视频。为什么这么多人的合唱队能发出整齐的声音呢?老师总给:如果没有指挥或者不听指挥的号令,那么合唱一定乱糟糟的。在学校里,我们随着校园铃声参加不同的活动,多有意思呀!铃声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每天我们都离不开它。三、课外拓展听火警的铃声。让学生明白不仅校园里有铃声,社会上也有铃声。听从号令,我们的生活才有秩序,才能快乐。 1.能够说出各种铃声代表的含义。2.能否认识到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体验活动为载体,从本班、本校的铃声入手进行切实的引导。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板书设计 猜谜语、找铃声
小小铃声作用大
读儿歌,学规则
听铃声,守规则
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第二单元 主题 校园生活真快乐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由第5课《我们的校园》、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8课《上课了》四课组成。本单元围绕学生学校生活这一新的生活空间及其中的重要事件展开,分别对应认识与了解自己的新校园,知道新校园中的相关设施与使用方法;了解与熟悉学校生活的制度化象征--号令,并能够依据号令作出相应的行动;掌握“上课”与“下课”两种最主要的学校生活形式,实现课间积极游戏与做好上课准备及积极参与课堂生活的引导目的。本单元的教育意图在于通过对校园环境与新生活的形式与要求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校园及学校生活的亲近感,为学生愉快、积极地适应制度化学校生活打下基础。本单元前两课内容是从学校生活的外在环境到内在组织规则的逻辑推进,后两课内容则是对学校这一物理空间与制度环境中存在的两种主要生活形式开展引导。其内在逻辑如图所示: 承接第一单元,本单元依然是人学适应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对学校生活内容的引导,如对校园的熟悉与了解、上课的要求等。本单元内容可与人学教育内容相整合,一方面将本校的入学教育课程化,使之有明确有效的教育目标与活动;另一方面使教材内容真正实现校本化和班本化,将本单元的教育内容与学校生活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起来,开启班集体生活的引导与教育。
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法治观念: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健全人格: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乐于学习,逐渐培养专注力;感知并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责任意识: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入学,对其他小朋友还不了解,有的自来熟,很快就交到朋友:有的内向,不太容易交到朋友。另外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上随意,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知道该怎么做。
单元目标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教学重难点 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我们的校园 通过以“校园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校园。
校园里的号令 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分辨校园不同铃声的含义,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课间十分钟 通过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上课了 以课堂生活为核心展开讨论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规则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我们的校园 通过活动寻找自己夏欢的学校某一空间,使学生逐步产生亲近、热爱新学校的情感,安全、愉快地开始小新生活。
1 校园里的号令 生通过探究和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 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基本的行为规则,主动地适应学校生活。
1 课间十分钟 能够合理安排课间生活,了解课间需要做的事情,感受快乐、文明的校园生活。
1 上课了 学生能够养成课前准备的意识,遵守课堂规范,有积极的学习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