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课间十分钟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内容分析 对于刚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所以课堂上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听歌曲、玩游戏、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能动手、动脚、动脑、动心,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便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活动体验中使学生感悟课间十分钟要准备好、活动好、休息好,并在讨论如何玩好游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明确课间游戏必须遵守规则、学会合作、注意安全。在玩中学会游戏,在玩中明确游戏规则,在讨论中知道安全游戏的重要,在思考交流中明确课间活动必须合理安排,课间才能过得快乐。总之,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课标分析 道德修养: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法治观念: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课前调查发现:新入学的学生不会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下课后还是比较茫然,不知道课间准备的先后顺序,大多数学生下课后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有的学生听到预备铃才想起去测所;有的学生课间忘记喝水,上课时感到口渴立刻拿起水杯喝水,影响课堂秩序;有的不知道玩什么,甚至两三个人打在一起或把学具当作武器同学之间打闹,长此下去 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希望通过本课教学,能教会学生合理安排课间生活,了解课间需要做的事情,感受快乐、文明的校园生活。学习目标 1、让学生体验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在课间文明游戏,与同学友好相处,形成和谐轻松的课间氛围。2、让学生感受到课间生活的快乐。学习重难点 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校园的生活态度。课前准备 课件、音乐,课间游戏自备的物品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1.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2.学会几个课间小游戏,劳逸结合。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文明做游戏。 一、导入新课播放《哦,十分钟》师:同学们,这首歌的歌名和我们今天的课名有点像,我要请做的端正的小朋友来回答我们这节课叫什么。老师接着提问回答问题的同学:你喜欢课间十分钟吗?你课间的时候都做什么事呢?问两个同学课间做的事情。二、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那我们除了喝水上厕所进行课前准备等事情外,还要学会玩,这次我要请背挺的最直的同学来回答:他课间的时候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回答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好玩的游戏,但是在玩游戏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排序题,我想请坐的最端正小朋友给这四幅图排排序。 学会几个课间游戏1.介绍第一个游戏:谁不见了。玩法:快速记住卡片中的词语,然后盖住其中一个,看谁能识别出哪一个词语不见了。师:既然我们课间只有十分钟,并且我们还要喝水上厕所做课前准备,所以老师给大家的游戏时间设置为5分钟。2.介绍第二个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玩法:根据给出的词语,一个人比划,其他人来猜。3.介绍第三个游戏:西蒙说。玩法:老师选择一人来做“西蒙”,说指令,其他人跟着做。4.介绍第四个游戏:老狼来了。玩法:选一人背对大家,其他人问:“老狼老狼几点了?”,他回答1-11点任意一个,其他人前进相应的步子,当他回答12点时,他开始回头抓人。被抓的人做老狼。每个游戏玩5分钟。师:我们玩了四个有趣的游戏,有些小朋友特别开心,都玩累了。那如果我们累了,不想参与集体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老师介绍一个可以自己玩的游戏。(看时间,如果时间够就玩,不够就总结)老师说一说玩游戏时同学们的做法,放出图片,让同学们判断这样做对不对?结束课堂儿歌:不猛跑,不打闹,轻声细语有礼貌,文明游戏要记牢。不争吵,不打扰,课前准备要做好,每节功课都重要。师:所以只要我们能合理安排,注意安全,就能拥有轻松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1. 能说出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意义2. 能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让学生课前进行调查,请同学们做一个行动方案等。用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欲望。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板书设计课间十分钟合理地安排秩序和规则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二单元 主题 校园生活真快乐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由第5课《我们的校园》、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8课《上课了》四课组成。本单元围绕学生学校生活这一新的生活空间及其中的重要事件展开,分别对应认识与了解自己的新校园,知道新校园中的相关设施与使用方法;了解与熟悉学校生活的制度化象征--号令,并能够依据号令作出相应的行动;掌握“上课”与“下课”两种最主要的学校生活形式,实现课间积极游戏与做好上课准备及积极参与课堂生活的引导目的。本单元的教育意图在于通过对校园环境与新生活的形式与要求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校园及学校生活的亲近感,为学生愉快、积极地适应制度化学校生活打下基础。本单元前两课内容是从学校生活的外在环境到内在组织规则的逻辑推进,后两课内容则是对学校这一物理空间与制度环境中存在的两种主要生活形式开展引导。其内在逻辑如图所示: 承接第一单元,本单元依然是人学适应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对学校生活内容的引导,如对校园的熟悉与了解、上课的要求等。本单元内容可与人学教育内容相整合,一方面将本校的入学教育课程化,使之有明确有效的教育目标与活动;另一方面使教材内容真正实现校本化和班本化,将本单元的教育内容与学校生活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起来,开启班集体生活的引导与教育。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法治观念: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健全人格: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乐于学习,逐渐培养专注力;感知并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责任意识: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入学,对其他小朋友还不了解,有的自来熟,很快就交到朋友:有的内向,不太容易交到朋友。另外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上随意,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知道该怎么做。单元目标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教学重难点 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我们的校园 通过以“校园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校园。校园里的号令 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分辨校园不同铃声的含义,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课间十分钟 通过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上课了 以课堂生活为核心展开讨论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规则意识。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1 我们的校园 通过活动寻找自己夏欢的学校某一空间,使学生逐步产生亲近、热爱新学校的情感,安全、愉快地开始小新生活。1 校园里的号令 生通过探究和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 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基本的行为规则,主动地适应学校生活。1 课间十分钟 能够合理安排课间生活,了解课间需要做的事情,感受快乐、文明的校园生活。1 上课了 学生能够养成课前准备的意识,遵守课堂规范,有积极的学习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课间十分钟》 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道法一上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