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课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上课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上课了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教材主要呈现了两部分教学内容,一是课前准备好,二是多提问题勒举手。“课前准备好”有两层意思,一是做好上课的学习用品的准备;二是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多提问题勤举手”旨在引导学生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在课堂上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同时引导孩子要学会聆听他人的发言。本课中的故事引导孩子学会多提问题的方法:认真听讲,多动脑筋,表达清楚。
课标分析 道德修养: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法治观念: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健全人格:乐于学习,逐渐培养专注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生活,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堂学习习惯。孩子们知道上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但有部分孩子还是会忘记,需要老师或组长提醒。尤其是会忘记检查铅笔是否刨好,等到做课堂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忘记带书本、作业或美术工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前一天根据课程表整理书包的习惯还需强化。课堂上举手发言比较积极,但有的孩子只关注自己想说的,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还有待养成。虽然孩子入学已经快两个月了,但还处于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因此要以活动为载体,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学学习活动的规则、方式,引导他们认真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步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1.观察图片,说出我们课堂上有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2.小组讨论说出在听课、发言、合作学习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3.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一、导入新课对今天上课前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老师要说出他们在什么地方做的好。二、活动设计:探究课堂常规观察教科书第23页彩图并思考,在上课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怎样做?师:同学们,课本上的同学在上课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呢?谁来模仿一下?(学生观察并思考)请4名同学上台表演:进课堂,坐姿,站姿,听讲。师:看到台上同学们的表演,谁来说一说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鼓励学生在观察彩图的基础上表演课堂中的四种表现,用真实的活动体验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引导同学们养成善于倾听和积极回答问题的课堂习惯。师:除了这些,课堂上还要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生互相交流)谁来说一说?生: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不随意插话、善于倾听……教师总结:在课堂上,我们就要按照课堂的规则来。比如: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上课的质量。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给予积极的评价与鼓励,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与分享,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出一些课堂学习的规则来。师: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认真听讲呢?同学发言时我们该怎么做?我想让咱们班级内听讲认真的同学跟大家来交流分享一下吧!(1)指名听讲认真的同学分享“为什么要认真听讲?”(2)小组交流讨论:同学发言时我们该怎么做?(小组代表发言)儿歌总结
1、学儿歌。
听到铃声响,
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
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
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
回答不乱抢。
2、学生边读儿歌边表演。
3、小结:同学们,遵守课堂纪律很重要,只有上课守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希望你
们都按照课堂要求去做,人人争做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 1.能够辨别课堂上哪些行为是正确或者错误。2.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有良好的课堂习惯。 学生对上课行为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讨论、各个习惯团队之间的活动让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学生有时控住不住自己上课的行为。通过校园规则,同学之间互相提醒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好习惯。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板书设计
我们的校园
认识我们的活动空间
我知道怎么做
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第二单元 主题 校园生活真快乐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由第5课《我们的校园》、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8课《上课了》四课组成。本单元围绕学生学校生活这一新的生活空间及其中的重要事件展开,分别对应认识与了解自己的新校园,知道新校园中的相关设施与使用方法;了解与熟悉学校生活的制度化象征--号令,并能够依据号令作出相应的行动;掌握“上课”与“下课”两种最主要的学校生活形式,实现课间积极游戏与做好上课准备及积极参与课堂生活的引导目的。本单元的教育意图在于通过对校园环境与新生活的形式与要求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校园及学校生活的亲近感,为学生愉快、积极地适应制度化学校生活打下基础。本单元前两课内容是从学校生活的外在环境到内在组织规则的逻辑推进,后两课内容则是对学校这一物理空间与制度环境中存在的两种主要生活形式开展引导。其内在逻辑如图所示: 承接第一单元,本单元依然是人学适应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对学校生活内容的引导,如对校园的熟悉与了解、上课的要求等。本单元内容可与人学教育内容相整合,一方面将本校的入学教育课程化,使之有明确有效的教育目标与活动;另一方面使教材内容真正实现校本化和班本化,将本单元的教育内容与学校生活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起来,开启班集体生活的引导与教育。
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法治观念: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健全人格: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乐于学习,逐渐培养专注力;感知并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责任意识: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入学,对其他小朋友还不了解,有的自来熟,很快就交到朋友:有的内向,不太容易交到朋友。另外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上随意,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知道该怎么做。
单元目标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教学重难点 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我们的校园 通过以“校园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校园。
校园里的号令 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分辨校园不同铃声的含义,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课间十分钟 通过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上课了 以课堂生活为核心展开讨论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规则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我们的校园 通过活动寻找自己夏欢的学校某一空间,使学生逐步产生亲近、热爱新学校的情感,安全、愉快地开始小新生活。
1 校园里的号令 生通过探究和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 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基本的行为规则,主动地适应学校生活。
1 课间十分钟 能够合理安排课间生活,了解课间需要做的事情,感受快乐、文明的校园生活。
1 上课了 学生能够养成课前准备的意识,遵守课堂规范,有积极的学习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