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开开心心上学去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序号 01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能认同自己的学生身份开心上学;能知道自己收拾书包的方法。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自我认知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认同、自我控制、自我反思等,能接纳自己的学生身份并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学情分析 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对身边事物具有新鲜感,但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阶段。对于学校班级各项纪律不了解,但学生好奇心重,可塑性强,需要老师的引导与不断提醒等,积极认同自己是小学生的身份,以积极的心态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小学学校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异,能说出上学的意义。2.学生能适应并喜欢上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比较小学学校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异,能说出上学的意义。难点:学生能适应并喜欢上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课前准备 课本、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一、课前导入 1.老师自我介绍。2.欢迎你们成为小学生,学生自我介绍。3.听故事:《小兔子第一天上学》说一说:开学第一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1.学生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2.学生能准确表达出开学第一天的心情。 预设:学生腼腆不愿意做自我介绍。指导和补救:先让孩子说出名字,坐下后听一听别的孩子的介绍。课堂探究活动学生活动1 播放视频《第一天上学》观察视频中的小朋友是如何表现自我的。1.说一说:进入校门,眼前的教学楼和操场与幼儿园的有区别吗?2.说一说: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具体位置在哪?怎么才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教室呢 小结:记好教室的位置,一定要看班牌哦! 学生能描述出学校和幼儿园的区别、教室的位置。 预设:学生对教室位置观察不全面,或表达不完整。指导和补救:其他学生补充或引导指出。学生活动2 通过感受上学的一天,在生活 、学习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择生答)总结:生活:幼儿园教室有玩具、幼儿园上课不响铃、幼儿园好多小朋友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幼儿园厕所不分男女…… 学习:上学后,很多地方都与幼儿园不同,学校生活是以学习为主的,小朋友们要慢慢适应新环境、新老师、新的小伙伴…… 学生能说出幼儿园和小学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不同。 预设:学生对学习上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表述不清晰或表达不完整。指导和补救:教师引导或由其他学生补充。学生活动3 播放视频《上学歌》,说说你们要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总结:我们要按时起床上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 学生能说出成为合格的小学生的行为准则。 预设:学生对小学生的行为准则表达不完整。指导和补救:其他学生补充。三、课堂小结 1.我们的教室在什么位置?2.我们怎么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学生能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的自信说出学习内容。 预设:学生可以自信答出,但不全面。指导和补救:学生互相补充完整。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回家后与父母分享上小学后的感受,和在幼儿园的不同。 实践类 通过比较小学学校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异,能说出上学的意义。 5分钟回家后与父母分享成为一名合格小学生的做法,寻求家长的监督。 实践类 学生能适应并喜欢上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5分钟板书设计 开开心心上学去1.幼儿园与学校的不同。2.教室的位置。3.怎样成为合格的小学生?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一单元 主题 我是小学生啦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针对儿童开始上学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熟悉学校里的同伴与成人群体,并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入学适应教育。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从儿童实现身份认同、建立新的同侪社交群体、了解和熟悉新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成人群体、认识与熟悉自己的求学之路这四个方面进行引导。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通过引导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的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上学心态。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重在引导学生扩大交往面,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技能,进一步适应小学新生活。第3课《我认识您了》主要引导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融入小学生活奠定基础。第4课《上学路上》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上学路,尤其要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教育。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不撒谎,与同伴友好相处。法治观念: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常用的求助信息。健全人格:热爱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体会成长的快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感知并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变化。他们的生活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到“文化式”“文明式”状态,由原来依据自然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人生转变。刚入学的学生已经存在差异,有的人特别向往学生生活,态度积极,充满好奇与期待,但有的学生会感到害怕与不安,甚至是抗拒。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都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入学已经产生明显差异。近几年幼小衔接工作逐渐引起重视,但是发展很不均衡,老师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原则,基于学生直观、好动、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点,遵从学生生活范围扩大、交往增多的逻辑,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要发挥先发展学生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友善地帮助后发展学生,实现全体学生在同侪群体中共同发展的目标。单元目标 1.由课本中的范例联系到自己,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克服紧张或不安的情绪,产生乐于上学的愉悦感情。2.创设情境,在游戏、交流等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乐于和同伴、老师交往,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能想办法解决产生的问题。3.回忆自己的上学路,借助图片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爱惜书本、书包。认识老师同学,并学会求助,培养文明礼貌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教学难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文明人。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积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树立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开开心心上学去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老师指导家长,同时把校园生活分享给家长。拉拉手,交朋友 通过演一演的形式,把自己的才艺或特长分享给大家。从而获得同学的任可,认识更多的朋友我认识您了 进行“爱心收集大比拼”上学路上 设计一份常见交通标志单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1 开开心心上学去 理解上学的意义,克服不良情绪。引导学生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1 开开心心上学去 引导新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活动,形成积极地上学心态。1 拉拉手,交朋友 引导学生与新同学建立同学和朋友关系,扩大学生的交往面,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1 拉拉手,交朋友 反思已有生活,获得交往经验,学会交往。1 我认识您了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学校里的非同龄人。1 我认识您了 知道如何向校园里的大人求助,培养尊师敬长的文明礼貌习惯。1 上学路上 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1 上学路上 知道上学路上注意安全,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学会感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开开心心上学去》第1课时 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道法一上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