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拉拉手 交朋友 课型 复习 课时 第二课时 序号 02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课“拉拉手,交朋友”的内容。主要包括让新入学小学生了解身边的同学并能快速的去交到自己的好朋友。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自我认知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认同、自我控制、自我反思等,能接纳自己的学生身份并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学情分析 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较小,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同学不熟悉,学习环境和规则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阶段需要孩子们快速接纳新同学交上新朋友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友谊的真谛。2.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到“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道理,学会如何结交朋友,建立和维护友谊。3.能力目标:学会帮助、谦让、分享等一些处理朋友之间关系的方法,培养真挚情感。学习重难点 了解友谊真谛,正确处理同学间关系,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真挚的情感。课前准备 课本、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一、课前导入 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很多同学都找到了朋友,可是有人找了一个晚上也没找到朋友?为什么呢? 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新朋友 预设:有学生没有交到新朋友。指导和补救:老师引导先跟同桌交朋友,缓解孩子焦虑情绪。课堂探究活动学生活动1 料:视频《萤火虫找朋友》问:故事中的萤火虫为什么没有找到朋友(学生回答……)小结:相处过程中应该互相帮助,这样才能找到朋友问:你们是怎么通过帮助别人找到朋友的(学生作答……)小结: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别人的心里会感到温暖,而别人帮助我们时,我们心中同样会感到安慰。帮助与被帮助同样会得到快乐,也能从中收获真挚的友谊! 观看视频《萤火虫找朋友》议论并回答萤火虫为什么没有找到朋友(它只顾着找朋友,却不去帮助任何人;有困难相互帮助,才能找到朋友的……) 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让学生明白,朋友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多么的意义深远。学生活动2 材料:游戏辨真假。在生活中,有些帮助却是朋友间不需要的。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请同学们辨一辨,下面哪种帮助是合适的,哪种是不恰当的?小结:小朋友,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请用恰当的方式热情地去帮助它,你也会因此收获更多的朋友!除了学会帮助,我们在与朋友相处时还要特别学会相互分享。 学生回答是怎么通过帮助别人找到朋友的(我上课忘带铅笔时,小多主动把笔借给我用;小明生病缺课时,我主动给笔记给他看)学生分辨下哪种帮助是合适的,哪种是不恰当的?并回答(月月还是不会做这道题目的,这样的帮助反而害了她;小丽的做法是合适的,她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 通过辨真假这个游戏,让学生学会辨析在生活中哪些帮助是真正的朋友间需要的,而哪些帮助是不需要的,一年级的孩子内心从此萌生正确的是非判断观。分享学生们都懂,但是仅仅停留在分享食物等表层,此番设计是让学生明白原来好朋友之间还可以分享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朋友之间逐渐走入交心阶段。学生活动3 视频《分享的快乐》问:在相互分享什么呢?(相互分享食物、分享玩具、分享图书)除此之外,你还会跟你的好朋友之间分享什么呢?(学生回答……)师生表演:(咱们班的周同学今天因为上课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了,心情非常糟糕,正在伤心的掉眼泪。作为好朋友的你看见了会怎么做呢?你在画画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你又怎么与朋友分享这份快乐呢?)(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开心或不开心)小结:同学们,当你有不开心或开心的事情时,你会不会向你的好朋友分享呢!与朋友分享快乐,你就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与朋友分担忧虑,你就减少一半的忧虑。 好朋友就是那个开心时能和一起拍拍手的人;好朋友就是那个伤心时,能为你唱歌的人。但是在我们与朋友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摩擦和矛盾,这时该怎么办呢?请看视频《谦让是美德》小结:朋友在相处过程中,面对摩擦和矛盾时,如果能够相互谦让,学会宽容,那么大家一定都会很开心快乐! 观看视频《分享的快乐》,议论并回答你们除了分享食物、玩具、图书,还分享了什么?(分享了忧愁和快乐)观看视频《谦让是美德》并讨论 通过观看视频《谦让是美德》,让学生明白朋友相处时应该相互谦让、互相包容,这样能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让朋友相处更加融洽!。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朋友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相互谦让和包容。让我们用积极友好的方式、体检友谊的快乐吧! 学生能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的自信说出学习内容。 预设:学生可以自信答出,但不全面。指导和补救:学生互相补充完整。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回家后与父母分享上小学后交到的好朋友 实践类 1、2 5分钟回家后与父母分享跟好朋友做了什么? 实践类 3 5分钟板书设计 拉拉手,交朋友一、怎样找到好朋友二、友谊的作用三、怎样与朋友相处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一单元 主题 我是小学生啦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针对儿童开始上学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熟悉学校里的同伴与成人群体,并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入学适应教育。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从儿童实现身份认同、建立新的同侪社交群体、了解和熟悉新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成人群体、认识与熟悉自己的求学之路这四个方面进行引导。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通过引导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的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上学心态。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重在引导学生扩大交往面,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技能,进一步适应小学新生活。第3课《我认识您了》主要引导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融入小学生活奠定基础。第4课《上学路上》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上学路,尤其要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教育。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不撒谎,与同伴友好相处。法治观念: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常用的求助信息。健全人格:热爱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体会成长的快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感知并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变化。他们的生活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到“文化式”“文明式”状态,由原来依据自然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人生转变。刚入学的学生已经存在差异,有的人特别向往学生生活,态度积极,充满好奇与期待,但有的学生会感到害怕与不安,甚至是抗拒。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都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入学已经产生明显差异。近几年幼小衔接工作逐渐引起重视,但是发展很不均衡,老师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原则,基于学生直观、好动、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点,遵从学生生活范围扩大、交往增多的逻辑,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要发挥先发展学生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友善地帮助后发展学生,实现全体学生在同侪群体中共同发展的目标。单元目标 1.由课本中的范例联系到自己,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克服紧张或不安的情绪,产生乐于上学的愉悦感情。2.创设情境,在游戏、交流等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乐于和同伴、老师交往,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能想办法解决产生的问题。3.回忆自己的上学路,借助图片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爱惜书本、书包。认识老师同学,并学会求助,培养文明礼貌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教学难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文明人。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积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树立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开开心心上学去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老师指导家长,同时把校园生活分享给家长。拉拉手,交朋友 通过演一演的形式,把自己的才艺或特长分享给大家。从而获得同学的任可,认识更多的朋友我认识您了 进行“爱心收集大比拼”上学路上 设计一份常见交通标志单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1 开开心心上学去 理解上学的意义,克服不良情绪。引导学生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1 开开心心上学去 引导新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活动,形成积极地上学心态。1 拉拉手,交朋友 引导学生与新同学建立同学和朋友关系,扩大学生的交往面,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1 拉拉手,交朋友 反思已有生活,获得交往经验,学会交往。1 我认识您了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学校里的非同龄人。1 我认识您了 知道如何向校园里的大人求助,培养尊师敬长的文明礼貌习惯。1 上学路上 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1 上学路上 知道上学路上注意安全,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学会感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拉拉手 交朋友》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道法一上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