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认识您了》第1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我认识您了》第1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第一单元 主题 我是小学生啦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针对儿童开始上学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熟悉学校里的同伴与成人群体,并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入学适应教育。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从儿童实现身份认同、建立新的同侪社交群体、了解和熟悉新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成人群体、认识与熟悉自己的求学之路这四个方面进行引导。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通过引导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的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上学心态。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重在引导学生扩大交往面,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技能,进一步适应小学新生活。第3课《我认识您了》主要引导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融入小学生活奠定基础。第4课《上学路上》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上学路,尤其要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教育。
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不撒谎,与同伴友好相处。法治观念: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常用的求助信息。健全人格:热爱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体会成长的快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感知并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变化。他们的生活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到“文化式”“文明式”状态,由原来依据自然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人生转变。刚入学的学生已经存在差异,有的人特别向往学生生活,态度积极,充满好奇与期待,但有的学生会感到害怕与不安,甚至是抗拒。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都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入学已经产生明显差异。近几年幼小衔接工作逐渐引起重视,但是发展很不均衡,老师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原则,基于学生直观、好动、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点,遵从学生生活范围扩大、交往增多的逻辑,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要发挥先发展学生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友善地帮助后发展学生,实现全体学生在同侪群体中共同发展的目标。
单元目标 1.由课本中的范例联系到自己,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克服紧张或不安的情绪,产生乐于上学的愉悦感情。2.创设情境,在游戏、交流等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乐于和同伴、老师交往,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能想办法解决产生的问题。3.回忆自己的上学路,借助图片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爱惜书本、书包。认识老师同学,并学会求助,培养文明礼貌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教学难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文明人。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积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树立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开开心心上学去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老师指导家长,同时把校园生活分享给家长。
拉拉手,交朋友 通过演一演的形式,把自己的才艺或特长分享给大家。从而获得同学的任可,认识更多的朋友
我认识您了 进行“爱心收集大比拼”
上学路上 设计一份常见交通标志单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理解上学的意义,克服不良情绪。引导学生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引导新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活动,形成积极地上学心态。
1 拉拉手,交朋友 引导学生与新同学建立同学和朋友关系,扩大学生的交往面,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
1 拉拉手,交朋友 反思已有生活,获得交往经验,学会交往。
1 我认识您了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学校里的非同龄人。
1 我认识您了 知道如何向校园里的大人求助,培养尊师敬长的文明礼貌习惯。
1 上学路上 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
1 上学路上 知道上学路上注意安全,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学会感恩。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我认识您了 课型 授课 课时 1 序号 1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三课“我认识您了”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学校的老师、校工,学会尊敬师长,对师长有礼貌,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规范;引导学生在校园中遇到麻烦要敢于求助,学会求助的方法。
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交往关系,进行尊师重教的品德教育,学会在遇到困难时找到合适的人帮助自己,积极参加校园和班级活动,让学生获得安定、愉悦的学校生活情绪,加快入学适应。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人生改变。小学校园的学习环境不同于幼儿园的游戏环境,二者不仅作息时间不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方式也不一样。有些孩子在入学前对小学老师充满敬畏,认为老师是专门教知识的,非常严厉。另外,孩子们与学校里的校工接触得少,对他们了解得也少。因此新入学的学生易与师长形成距离感和陌生感。同时,新入学的学生会发现小学老师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形影不离地照顾自己,在遇到困难时,会感到害怕与无助,并且不知如何向任课老师及以外的师长求助。这些都会给一年级新生带来不适与不安。本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校工与自己校园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会向他们求助,愉快、安全地接受
“我上小学了”这一事实,积极调整好状态,从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习惯上尽快完成入学适应。
学习目标 认识学校的老师、校工,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感受学校生活的安定与温暖。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在学校里心情愉快、充实美满。
学习重难点 打破学生认为小学教师很严厉的初始印象,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课前导入 观看儿歌视频《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同学们这首歌曲唱得是谁呢?从我们开学到现在大家肯定认识了很多老师了吧?说说都认识了哪些老师? 学生列举自己认识的各位老师 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回答,互相补充
课堂探究活动学生活动1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大家都有怎样的印象呢?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吧!请你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猜猜他是哪位老师?(提供多媒体文字信息,学生回答后搭配相应老师照片)你们喜欢某老师吗?为什么喜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讲述和老师一起相处的事情)(二)学生描述某一任课老师的特点,其他同学猜是哪一位老师。(三)除了任课老师外,你还认识哪些老师呢?(出示校长等师长照片) 学生们根据文字提示回答问题,并且说一说这位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以及自己和这位老师之间的小故事 预设:学生仅停留在猜出是某位老师的层次上指导与补救: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回忆与老师之间的相处与印象,激发师生之间的亲近感,促进学生入学后的人及适应
学生活动2 (一)除了刚才小朋友们说到的老师,在我们的校园里,为了让同学们安全地学习、生活,还有一些老师每天在辛勤的工作,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大家想一想这些老师的辛勤付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或提供了什么帮助呢?(二)与老师交流礼貌用语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细心观察回答问题 预设:门卫叔叔、卫生保洁的阿姨、餐厅忙碌的叔叔阿姨指导:联系生活,如:门卫叔叔帮爸爸妈妈转交物品等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课后“我请老师签个名”开放性实践活动。 实践 主动认识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和校工,强化校园生活的安定感和幸福感。 30分钟
板书设计 第三课 我认识您了
教学反思
我的老师
我还想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