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认识您了》第2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我认识您了》第2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第一单元 主题 我是小学生啦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针对儿童开始上学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熟悉学校里的同伴与成人群体,并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入学适应教育。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从儿童实现身份认同、建立新的同侪社交群体、了解和熟悉新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成人群体、认识与熟悉自己的求学之路这四个方面进行引导。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通过引导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的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上学心态。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重在引导学生扩大交往面,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技能,进一步适应小学新生活。第3课《我认识您了》主要引导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融入小学生活奠定基础。第4课《上学路上》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上学路,尤其要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教育。
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不撒谎,与同伴友好相处。法治观念: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常用的求助信息。健全人格:热爱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体会成长的快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感知并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变化。他们的生活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到“文化式”“文明式”状态,由原来依据自然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人生转变。刚入学的学生已经存在差异,有的人特别向往学生生活,态度积极,充满好奇与期待,但有的学生会感到害怕与不安,甚至是抗拒。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都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入学已经产生明显差异。近几年幼小衔接工作逐渐引起重视,但是发展很不均衡,老师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原则,基于学生直观、好动、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点,遵从学生生活范围扩大、交往增多的逻辑,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要发挥先发展学生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友善地帮助后发展学生,实现全体学生在同侪群体中共同发展的目标。
单元目标 1.由课本中的范例联系到自己,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克服紧张或不安的情绪,产生乐于上学的愉悦感情。2.创设情境,在游戏、交流等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乐于和同伴、老师交往,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能想办法解决产生的问题。3.回忆自己的上学路,借助图片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爱惜书本、书包。认识老师同学,并学会求助,培养文明礼貌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教学难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文明人。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积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树立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开开心心上学去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老师指导家长,同时把校园生活分享给家长。
拉拉手,交朋友 通过演一演的形式,把自己的才艺或特长分享给大家。从而获得同学的任可,认识更多的朋友
我认识您了 进行“爱心收集大比拼”
上学路上 设计一份常见交通标志单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理解上学的意义,克服不良情绪。引导学生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
1 开开心心上学去 引导新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活动,形成积极地上学心态。
1 拉拉手,交朋友 引导学生与新同学建立同学和朋友关系,扩大学生的交往面,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
1 拉拉手,交朋友 反思已有生活,获得交往经验,学会交往。
1 我认识您了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学校里的非同龄人。
1 我认识您了 知道如何向校园里的大人求助,培养尊师敬长的文明礼貌习惯。
1 上学路上 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
1 上学路上 知道上学路上注意安全,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学会感恩。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我认识您了 课型 授课 课时 2 序号 2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三课“我认识您了”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学校的老师、校工,学会尊敬师长,对师长有礼貌,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规范;引导学生在校园中遇到麻烦要敢于求助,学会求助的方法。
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交往关系,进行尊师重教的品德教育,学会在遇到困难时找到合适的人帮助自己,积极参加校园和班级活动,让学生获得安定、愉悦的学校生活情绪,加快入学适应。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人生改变。小学校园的学习环境不同于幼儿园的游戏环境,二者不仅作息时间不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方式也不一样。有些孩子在入学前对小学老师充满敬畏,认为老师是专门教知识的,非常严厉。另外,孩子们与学校里的校工接触得少,对他们了解得也少。因此新入学的学生易与师长形成距离感和陌生感。同时,新入学的学生会发现小学老师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形影不离地照顾自己,在遇到困难时,会感到害怕与无助,并且不知如何向任课老师及以外的师长求助。这些都会给一年级新生带来不适与不安。本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校工与自己校园生活的关系,懂得尊敬、感恩,引导学生会向他们求助,愉快、安全地接受“我上小学了”这一事实,积极调整好状态,从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习惯上尽快完成入学适应。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敢于向学校师长、教职工求助,学会求助的方法。学会尊敬老师,能用礼貌用语和老师交流,明白与师长交往的文明礼仪,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学习重难点 消除与老师交往的戒备感和羞怯感,通过敢于寻求帮助,获得对师长、校工的亲切感,礼貌且友好地与师长相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感受积极愉快的校园生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课前导入 观看视频《老师帮帮我》幼儿园的卡卡小朋友遇到困难会找老师。 学生观看视频 指导:导入新课内容,遇到困难找老师
课堂探究活动学生活动1 该请谁来帮帮我:在学校里和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和同学一起游戏生活,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麻烦?遇到这些事情,你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想法?是怎么解决的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2页的三幅图画,我们看看三位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呢?同学们的解决方法都很好,但是有些问题自己解决不了,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结合三个不同的情境,分别请同学来演一演, 如何请老师帮忙 情境材料:小花的书包带开了,怎么也系不上。遇到了不是教本班学科的老师,疑惑: 可不可以找老师帮忙呢 学校有规定,不允许踩踏草坪,小同学的皮球不慎滚到了草坪了,怎么拣出来 体育课刚下课,同学出了很多汗, 拿出水杯想喝点水, 发现杯盖打不开了, 怎么办 老师每天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就是我们的大朋友。 在学校里遇到困难,自己无 法解决时,无论找到哪位老师,他都会热心地帮助我们。 同学回答提问: 遇到的困难和 麻烦,分组讨论并回答遇到问题时心情和解决办法。观看书本中图片, 说说小朋友遇到 了什么事 他们是怎么做的 以及 解决的好办法。表演三种情景 预设:小朋友在读图时,可能出现不准确或误解情况;情景表演时,不知如何表达。指导与补救:老师在读图时,引导孩子关注细节,抓出重点;表演时,老师更要积极主动配合。
学生活动2 这样做对吗:老师是我们在学校生活中的引领者、陪伴者、守护者,我们应尊敬老师。(一)请翻到课本第13页,看看下图中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你觉得图中哪些同学做得对,为他点个赞;哪些同学做法不好,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呢?(二)你在学校里是怎样尊敬老师的,说一说你的做法。你还发现班里的同学是怎样尊敬老师的,夸一夸他们的做法。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老师给予我们关心和爱护,为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我们应尊敬老师,爱戴师长。 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提问及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预设:学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指导和补救:学生互相补充。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对于老师的辛勤付出,每位同学制作一张贺卡,写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 设计、书写 更好地激发感激之情,懂得感恩、尊敬老师。 40—60分钟
板书设计 我认识您了
教学反思
老师帮帮我
尊敬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