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一单元 主题 我是小学生啦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针对儿童开始上学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熟悉学校里的同伴与成人群体,并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入学适应教育。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从儿童实现身份认同、建立新的同侪社交群体、了解和熟悉新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成人群体、认识与熟悉自己的求学之路这四个方面进行引导。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通过引导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的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上学心态。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重在引导学生扩大交往面,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技能,进一步适应小学新生活。第3课《我认识您了》主要引导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融入小学生活奠定基础。第4课《上学路上》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上学路,尤其要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教育。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不撒谎,与同伴友好相处。法治观念: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常用的求助信息。健全人格:热爱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体会成长的快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感知并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变化。他们的生活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到“文化式”“文明式”状态,由原来依据自然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人生转变。刚入学的学生已经存在差异,有的人特别向往学生生活,态度积极,充满好奇与期待,但有的学生会感到害怕与不安,甚至是抗拒。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都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入学已经产生明显差异。近几年幼小衔接工作逐渐引起重视,但是发展很不均衡,老师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原则,基于学生直观、好动、好奇,但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点,遵从学生生活范围扩大、交往增多的逻辑,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要发挥先发展学生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友善地帮助后发展学生,实现全体学生在同侪群体中共同发展的目标。单元目标 1.由课本中的范例联系到自己,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克服紧张或不安的情绪,产生乐于上学的愉悦感情。2.创设情境,在游戏、交流等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乐于和同伴、老师交往,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能想办法解决产生的问题。3.回忆自己的上学路,借助图片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爱惜书本、书包。认识老师同学,并学会求助,培养文明礼貌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教学难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文明人。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引导学生悦纳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积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树立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开开心心上学去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老师指导家长,同时把校园生活分享给家长。拉拉手,交朋友 通过演一演的形式,把自己的才艺或特长分享给大家。从而获得同学的任可,认识更多的朋友我认识您了 进行“爱心收集大比拼”上学路上 设计一份常见交通标志单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1 开开心心上学去 理解上学的意义,克服不良情绪。引导学生体验融入新环境的快乐。1 开开心心上学去 引导新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活动,形成积极地上学心态。1 拉拉手,交朋友 引导学生与新同学建立同学和朋友关系,扩大学生的交往面,学会自我介绍、友善交往等。1 拉拉手,交朋友 反思已有生活,获得交往经验,学会交往。1 我认识您了 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学校里的非同龄人。1 我认识您了 知道如何向校园里的大人求助,培养尊师敬长的文明礼貌习惯。1 上学路上 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路1 上学路上 知道上学路上注意安全,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学会感恩。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上学路上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2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四课“上学路上”的内容,教材中展示了很多图片,呈现了多种不同的上学方式,上学路上不同情景和学生常见的交通标志,通过图片介绍,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信号的含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感受上学路上的温暖。课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我是小学生啦”这一单元,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其学会愉快地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学会遵守学校的规则与纪律,并懂得在上学放学路上保护自己。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大门,一下子比较难以适应。他们年龄较小,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尤其是不少学学生还保留了许多从幼儿园带来的不良习气,如课间纪律差,上课比较自由,还未懂得小学学习的一些常规要求。对学校、老师、同学、学习也都很陌生。不过,这些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一年级新生由于年龄小,对交通标志的含义不是很了解,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还是比较薄弱。一年级学生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回家,在路上遇到的安全隐患问题都比较多,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教师有必要帮助乡镇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树立安全意识。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2.熟悉上学路上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注意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3.能根据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小道具、小模型,完成过马路的游戏,并通过玩游戏提高安全意识。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搜集、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交通标示卡片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一、课前导入 回顾上节课上学路上发生的不安全事故以及暖心故事,引导学生说出上学路上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看到的交通标志 学生能列举出上学路上看到的交通更标志,注意什么 指导和补救:联系各个路口以及路旁的各个标志,学生之间互相补充。课堂探究活动学生活动1 交通“信号”要知道1.看一看:课件出示的情境图。2.说一说: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引导学生发现交通“信号”。(汽车鸣中小学教学资料笛声、红绿灯、铁路道口栅栏等)3.拓展: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交通信号。 看看学生都认识哪些交通标志,引导学生认识以及回答 预设:学生回答不准确指导和补救:教师引导补充并纠正学生活动2 我是小交警1.读一读:朗读课文第19页。2.演一演:学做小交警,学会过路口。 遵守交通规则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遵守,并且爱护生命安全 预设:学生不遵守交通行为。指导和补救:可以让多个学生引导参与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向家人以及周围的人倡议,遵守交通安全。 倡议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 5-10分钟板书设计 第四课 上学路上 交通信号上学路上 情景剧场 儿歌教学反思 回归目标,课后总结让学生说说本课收获(学到了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上学路上》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道法一上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