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2.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2.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六上道德与法治《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公民身份的由来,明确公民身份的基本含义。
2. 认识居民身份证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使用和保护身份证。
3. 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认识居民身份证的作用。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会公民身份的意义,培养公民意识。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公民身份的历史背景、定义、特点等内容。
2.居民身份证样本或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3.学生个人身份证(如有条件,可提前让学生带来)
4.讨论案例和情境模拟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短视频:展示不同国家公民的生活场景,引出公民这一概念。
2. 提问导入:你们认为什么是公民?公民身份是从何而来的?
老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短视频。请大家仔细观察视频内容,看看它展示了什么。
(播放短视频,展示不同国家公民的生活场景:有人在投票,有人在服务社区,有人在享受公共福利等。)
老师:好了,视频看完了。谁能告诉我,这段视频主要展示了什么内容?
学生A:老师,视频里展示了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做各种事情,有投票的,有工作的,还有在社区里帮忙的。
老师:很好,观察得很仔细。那么,这些在不同国家里做这些事情的人们,我们统称为什么呢?
学生B:是公民!
老师:对,就是公民。那么,谁能来告诉我,你们认为什么是公民呢?
学生C:我认为公民就是一个国家里的人,他们有权利做很多事情,比如投票选举,也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福利。
老师:非常棒,你总结得很全面。那么,公民身份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学生D:我觉得公民身份是因为我们出生在这个国家,所以我们就自动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公民。
老师:说得很对,出生地是一个获取公民身份的方式。但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呢?
学生E:老师,我知道,还可以通过移民或者加入国籍来获得公民身份。
老师:完全正确!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关于公民和公民身份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概念吧!
(二)新课探究
1. 公民身份的由来
(1)通过多媒体展示,简要介绍公民身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公民身份对于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
(3)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公民身份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展示公民身份的历史图片和简短文字介绍):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公民身份。大家看到的这些图片和文字,都是公民身份历史发展的缩影。从古代的城邦制度,到现代的国家体系,公民身份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学生A:老师,公民身份是怎么来的呢?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很好的问题,A同学。公民身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的城邦里,只有拥有公民身份的人才能参与政治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身份的定义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如今,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是一个国家的合法居民,就都是这个国家的公民。
教师:那么,现在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公民身份对于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呢?
学生B:我觉得公民身份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我们可以选举和被选举,参与国家的决策;同时,我们也要遵守法律,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学生C):对,还有我觉得公民身份也是一种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会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公民身份不仅赋予了我们权利和义务,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归属感。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小组讨论,大家分享各自对公民身份的理解,我会巡回指导。
(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讨论结束后总结):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公民身份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我们权利和义务的载体,更是我们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来源。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己的公民身份,积极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2. 认识居民身份证
(1)展示居民身份证样本或图片,介绍身份证的基本信息、功能和使用场景。
(2)小组讨论:身份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3)分享交流: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身份证的经历,教师点评并强调正确使用和保护身份证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居民身份证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关于居民身份证的知识。大家看看这张身份证,上面都有哪些信息呢?
学生A:老师,我看到了名字、性别、出生日期和住址。
教师:很好,这些都是身份证的基本信息。除了这些,身份证上还有我们的公民身份号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身份证号,它是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
学生B:老师,身份证除了这些基本信息,还有什么功能吗?
教师:当然,身份证的功能非常强大。它不仅是我们的身份证明,还是我们办理很多事务的必备证件。比如,我们去银行开户、乘坐飞机、火车,或者办理护照、驾驶证等,都需要用到身份证。
教师:现在我们来小组讨论一下,身份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C: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身份证在办理各种证件、业务时非常重要,没有它我们很多事情都办不了。
教师:总结得很到位。身份证确实是我们生活中的通行证。那么,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使用身份证的经历呢?
学生D:我去年跟家人一起去了北京旅游,坐火车和住酒店都用到了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话,我们可能连酒店都住不了。
教师:非常好,D同学分享了一个很实际的例子。身份证在我们出行、住宿等方面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正确使用和保护身份证。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正确使用和保护身份证吗?
学生E:老师,我觉得我们不能随便把身份证借给别人,也不能把身份证号随便告诉别人。
教师:非常对!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注意不要将身份证放在容易丢失的地方,比如钱包、背包等。如果身份证丢失了,一定要及时挂失并补办。好了,今天关于居民身份证的学习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些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保护自己的身份证。
3. 我是中国公民
(1)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享有哪些权利和承担哪些义务?
(2)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让学生体验作为公民在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3)小组讨论:分享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公民责任。
老师: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享有哪些权利和承担哪些义务。谁能先来说一说,你认为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有哪些基本的权利?
学生A:老师,我认为我们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老师:很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权利。还有其他同学能补充吗?
学生B:我们还有受教育权,国家保障我们接受教育的机会。
老师:没错,教育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石。那么,作为公民,我们不仅要享受权利,还要承担义务。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学生C:我觉得我们应该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的事情。
老师:非常对!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那么,我们如何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呢?
(展示一个案例分析,描述一个公民在公共场所发表不当言论被处罚的情境)
老师:在这个案例中,这位公民违反了哪项义务?
学生D:他违反了言论自由的义务,因为他的言论不当,侵犯了他人的权益。
老师:其实,这里我们要区分的是言论自由和言论的责任。虽然我们有言论自由,但也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能侵犯他人的权益。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公民责任呢?
学生E: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生F:我们还可以通过投票选举,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意愿。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到位。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既享有权利也承担义务。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权利,同时积极履行我们的义务。
通过今天的讨论,我相信大家对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些权利和义务,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巩固提升
1. 课堂练习: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公民身份和居民身份证的理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公民身份制度,比较其异同。
老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关于公民身份和居民身份证的知识,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些课堂练习来巩固一下。
学生A:老师,我觉得我已经明白了公民身份的概念,但不太确定怎么区分它和国籍。
老师:很好,你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公民身份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国民或成员的法律资格,而国籍则是一个人的法律身份,表明他/她是哪个国家的公民。简单来说,国籍是公民身份的基础。
学生B:老师,我知道居民身份证很重要,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有它。
老师:居民身份证是证明我们公民身份的重要证件,它包含了很多关于我们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它来办理各种手续,比如购买车票、办理银行业务等。
老师:现在,我们来做几道选择题和填空题,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学生开始做题,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大家做得不错,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拓展延伸的部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不同国家的公民身份制度是不一样的。
学生C:真的吗?老师,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老师:当然可以。比如,有些国家实行的是出生地原则,也就是说,只要你在这个国家出生,你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而有些国家则实行血统原则,也就是说,你的父母是这个国家的公民,那么你也是。
学生D:老师,那这些不同的制度有什么优缺点吗?
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不同的制度有不同的优缺点,比如出生地原则可以鼓励移民,但也可能导致一些社会问题。而血统原则则可以保持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但也可能限制了人们的自由流动。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公民身份制度。
老师: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公民身份和居民身份证的概念,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公民身份制度的异同。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公民身份的由来、居民身份证的作用以及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强调作为公民应具备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民责任。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程就要结束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谁能告诉我,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关于公民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A:老师,我们学习了公民身份的由来,知道了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是因为出生在某个国家或者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获得了该国的国籍而拥有的这个身份。
老师:非常好,学生A回答得很准确。那么,还有哪位同学能说说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呢?
学生B:老师,居民身份证是我们在国内证明公民身份的重要证件,它可以帮助我们办理各种手续,比如入学、就业、就医等等。
老师:没错,学生B也回答得很到位。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
学生C:老师,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享有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等权利,同时也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服兵役等义务。
老师:很好,学生C总结得很全面。作为公民,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民责任。我们要有自豪感和责任感,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师:那么,在今天的课程结束之前,我想再强调一下作为公民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我们的行为举止都会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和利益。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自己的公民身份,珍惜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履行公民责任。
学生全体:好的,老师!我们会牢记您的教导,努力成为合格的公民!
老师:非常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那么,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结束了。下课!
学生全体: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五、作业布置
1. 搜集资料:让学生搜集关于公民身份和居民身份证的更多信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参与社区服务、遵守交通规则等,并写下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