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说话要算数 课型 品德指导课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中,道德修养个人品德部分指出,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白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对应本课时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失信的后果和守信的意义。 二、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目标中核心素养内涵第2条道德修养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课程目标中学段目标第二学段(3—4年级)道德修养第2条指出“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诚实守信”。课程内容第二学段(3—4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第3条“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仁爱、诚信、谦逊等”。 三、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交往学习中要养成诚实守信的好美德。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诚实守信”是指学生在掌握基本交往礼仪的同时,刚要做到诚实守信。 “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仁爱、诚信、谦逊等”是指学生从传统美德入手,认识诚信的价值,丰富在遵守诺言、践行约定上的实践智慧。 2.学到什么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中的“养成”是表示学习行为的动词,表示了学习的程度,是指初步形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行。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诚实守信”中的“懂得”也是表示学习行为的动词,“懂得”指的是要知晓诚实守信并遵守。 “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仁爱、诚信、谦逊等”中的“理解”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要生活中丰富在遵守诺言、践行约定上的实践智慧。 3.学生怎么学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通过问题探究、交流讨论、角色扮演、自主体验,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说话不算数的严重后果,明白守信的意义和价值,做一个对别人守信的人。教材分析 一、单元角度分析: 同伴交往是本套教材重要的循环教育主题,在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教材中已设置了相关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会珍惜和维系友谊,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能够正确面对冲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化解冲突、应对欺负。同时,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的守信意识,帮助学生做到对他人和对自己守信。 在三年多的学校生活中,学生相互陪伴,一起成长。这种相伴成长的学校生活丰富了学生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需要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和升华,深化对同伴交往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与同伴的相处并非一帆风顺,摩擦、矛盾、冲突在所难免,欺负现象也并不少见。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欺负问题是适时和必要的。同时,同伴交往离不开诚信这一人际交往的基本品质。不同于一年级和三年级教材中有关诚实教育的内容,本单元侧重于守信教育,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努力做守信的人。 本单元共三课,第1课《我们的好朋友》从同伴交往中积极的、正面的友谊话题切入,引导学生回顾与好朋友相处的过程,懂得什么是真友谊,帮助学生学会珍惜和维系友谊。第2课《说话要算数》着重培养学生的守信品质,引导学生探究不守信的原因,帮助他们养成说到做到的良好品质,自觉做到对他人和对自己守信。第3课《当冲突发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交往中的冲突与欺负问题,认识冲突产生的原因,学会避免和化解冲突的方法。针对校园中的欺负问题,本课从受欺负者的角度引导学生勇于面对欺负行为,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校内外的欺负。 二、课时角度分析: 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谁还相信他的话”,该板块设计了失信的案例,通过对失信行为的讨论、角色扮演和故事分享等,揭示失信行为造成的影响和后果。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那些说话算数的人”,该板块设计了守信的案例和故事分享活动,通过交流、分享生活中具体的守信事例、成语和故事,探讨说话算数的人是如何守信的,以及人们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佩。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为什么说到做不到”,该板块引导学生分析不守信的常见原因,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的办法,成为一个说到也做到的人。第四个板块的话题是“对自己说话算数”,该板块设计了不能失信于自己的内容,并强调对自己守信更要靠自觉和自律。 本课时为第一课时,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失信的后果和守信的意义。学情分析 守信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优良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大多数四年级的学生对守信有一定的了解,总体而言,他们对于守信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还是粗浅的,在个人体验上也不够完整和深入。在生活中,学生难免有失信行为,很难做到自觉地、有意识地对他人和对自己守信。 本课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失信、守信情况做了调查并做了分析。在对本班44名孩子的调查中发现,所有学生都有说话不算数的经历,但对于说话不算话的后果以及守信的意义和价值却知之甚少。 针对这种情况,制定的对策是: (1)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反思以往说话不算话的经历。 (2)通过提前调查名人故事和身边守信人故事,知道守信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敬佩。 (3)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守信的人。学习目标 1.通过看故事、情境表演和交流分享,知道说话不算数的严重后果,明白守信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分享名人故事和身边守信人的故事,知道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敬佩,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守信的人。评价任务 本课时的大情境大任务:新学期开始了,学校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交到好朋友,促进同伴交往,现学校德育处要撰写一份社交指南,我们班负责社交指南第二章“守信篇”,本节课,请同学们争得守信图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主编。 1.评价任务一:情景表演《狼来了》谈感悟、 分析“爱保证”同学的故事、回想身边的失信现象和分享历史上的失信故事,知道说话不算数的严重后果,明白守信的意义和价值。(对应学习目标1) 2.评价任务二:情景表演“李媛”的故事、联系生活交流想法,分享名人故事和身边守信人的故事,诵读守信古文,知道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敬佩,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守信的人。(对应学习目标2)教学重点 知道说话不算数的严重后果,明白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难点 知道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敬佩,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守信的人。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1)搜集视频资源。(2)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 (1)分组准备《狼来了》情景剧表演。 (2)搜集相关失信、守信的成语和故事。 (3)搜集关于守信的格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教学课件在什么地方应用,必须标明清楚;过渡语、总结语要清晰,要有部分学生预设)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交待大单元任务及本时情境任务等) 师出示大单元任务及本课时情境任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要集思广益撰写一份社交指南。新学期开始了,学校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交到好朋友,促进同伴交往,现学校德育处要撰写一份社交指南,我们班负责社交指南第二章“守信篇”,请同学们争得守信图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主编。大家有信心吗?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进行《狼来了》的情景剧排练,哪个小组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课件出示)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有一天,他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往山上跑。农夫们气喘吁吁地到了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都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技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山帮他打狼,可仍没有见到狼的影子。放羊娃又哈哈大笑∶"你们又上当了。"农夫们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山下的农夫大喊∶"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2.教师提问:放羊娃为什么要撒谎 结果是什么?这对自己和别人分别造成了什么伤害? 3.同桌间交流并回答问题。 预设:因为放牛娃觉得好玩,想要戏弄村民,结果前两次村民都相信了他的话,结果发现被骗了,最后一次狼真的来了,却没有人再相信他了。导致自己的羊被狼吃了也耽误了村民们的时间与信任。 4.教师小结:故事中的放羊娃一次又一次地撒谎,辜负了农夫们对他的信任,导致没有人再信任他。说话算数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说话不算数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说话要算数》。(板书课题∶说话要算数) 【从学生身边常见故事《狼来了》入手,且让学生自己表演情景剧,拉近说话算数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 谁还相信他的话 【活动一∶谁还相信他的话】 过渡:“放羊娃”不仅存在于故事中,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爱保证”的同学是如何失信于人的。 1.教师讲"爱保证"同学的故事。 学生认真看,小组讨论:“爱保证”同学多次说话不算数,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假如你是他的老师、朋友或家人,你会做些什么呢?分角色演一演。 出示评价标准: (1)全班交流。 (2)小结:同学们通过表演的形式告诉我们,“爱保证”同学说话不算话的行为不仅给他身边的人带来不便,还会让他失去很多朋友。(板书:说话不算话)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爱保证"现象 (1)议一议: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生活中的"爱保证"现象,谈谈当时自己的心情如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说一说:小组派代表交流。 预设:我们小组的小爱同学,答应组长第二天一定按时完成作业,可是第二天又找借口说作业忘带,唉,她总是这样,我们再也不相信她了。如果她在持续这样说话不算数,在班里就没人跟它做朋友啦。 (3)小结:说话算数是我们与人友好相处的一条重要原则。失信不但会给别人带来不便,甚至可能让人受到伤害,我们在做保证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做到,当我们答应了别人的要求后,就要尽力做到。(板书:伤害他人) 3.交流搜集到的历史上有关失信的故事或成语 (1)小组内分享有关失信的故事。 (出示)分享: a.对他人说话不算数,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在( )故事中,别人受到的伤害是( )。 b.对他人说话不算数,也会伤害到自己。在( )故事中,失信者本人受到的伤害是( )。 (2)教师播放视频片断《西游记)第八十一难"通天河遇鼋湿经书" 和《郁离子》的音频故事。 (3)教师提问:从这些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结:无论是《食言而肥)中孟武伯屡次不信守诺言受鲁哀公讥讽,还是(济阴贾人)中商人不信守诺言最后失去生命,都告诉我们做人千万不能失信于人。无论什么时候,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不然失信于人,害人害己。(板书:伤害自己) 【教材的范例只是启发我们思考,用好教材中的人物话题故事,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生活开展有效道德教育。本环节的设计紧扣教材的话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回顾到自己的生活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感受说话不算话对他人的伤害。】环节三: 那些说话算数的人 【活动二:那些说话算数的人】 过渡:说话不算话不仅伤害他人还伤害自己,认识到这些,你便争得了第一枚守信图章,努力做到说话算话,那你就离小主编更进一步啦。 1.李媛的故事 (1)演一演:学生表演教材第 12 页"阅读角"中的情景故事 (2)议一议:假如李媛没去少年宫向朋友说明原因,她还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吗 如果你遇到李媛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出示评价标准: (3)说一说:学生交流想法。 小结:“言必行,行必果。”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时候也要向对方说明原因,请求对方的谅解。(板书∶说话算话) 2.你身边有像李嫒这样说话算数的人吗?跟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吧。 (1)学生交流。 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人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与敬佩,而那些不守信用的人往往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板书∶受人尊敬) 3.成语故事分享会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很多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你知道接下来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吗 (课件出示:“立木为信”“一诺千金”) (1)教师讲故事,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2)你从这几则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你还知道其他关于诚信的故事吗 (《曾子杀彘》《宋濂还书》等)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流传至今,也应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光大。 4.说说身边令你敬佩的人 (1)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说话算数的人,讲述他们的故事。 (2)同学们,请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同学们提供的故事,在老师课前下发的便签纸上写下你敬佩和信赖的人,并写出你的理由。 小结:我们身边的榜样告诉我们,人贵有信。诚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也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基础。(板书∶立足社会) 5.诵读守信古文 课件出示:学生尝试解读,教师补充解读。 人无信,无以立;诚待人,讲道义。 言必行,行必果;学季布,诺千金。 6.学生分享搜集到的关于诚信的成语。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懂得说话算数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与敬佩,掌握诚实守信的故事与成语等,知道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终回归到自身联系自身实际,层层深入。】环节四: 总结提升 谈收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生分享回答。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已经成功获得两枚“守信勋章”,相信你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小主编啦。 4.总结:同学们,诚信就是"言必行,行必果"。它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美德。内诚于心,外诚于人,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够做到说话算数,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通过总结提升,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加深理解。】环节五: 课后拓展 优秀小主编们:把你收集到的关于说话算数的名言或成语做成书签送给你的同学和朋友吧! 【课后拓展是当堂课的延伸,是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同学们学以致用。】板书设计创新之处 先从单元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确立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根据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再设计本课时的大情境大任务,本堂课使新课标落地,运用大单元、大情景、大任务,充分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凑有序,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气氛浓厚。定时定量规范化训练 一、填空题 1.说话算数是人的一个( )。 2.我们敬佩( )的人,( )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 3.我知道的关于失信的成语是( ),关于守信的成语是(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选项中,请选择一项你认为的最佳答案) 1.“立木为信”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 )。 A.孔子 B.商鞅 C.季布 D.韩信 2.《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因不讲诚信而遭难的故事是( )。 A.三打白骨精 B.落水通天河 C.大闹天宫 D.大战黄袍怪 3.向老师保证要按时完成作业后,应该( )。 A.说到做到,认真完成作业 B.抄袭同学的作业 C.靠课代表监督 D.骗老师说作业本落在家里了 4.下午和同学约好了去公园玩儿,但中午奶奶特意从外地赶过来看我,我应该( )。 A.跟奶奶大声招呼就行了,还是和同学出去痛快玩一下午 B.直接爽约吧,反正是小事 C.从此不再和同学许诺 D.赶紧联系同学,和他说明情况,改天再玩儿 5.下列成语中,与诚信无关的是( )。 A.一言九鼎 B.立木为信 C.一诺千金 D.三顾茅庐 6.说话不算数会伤害( )。 A.自己 B.别人 C.别人和自己 三、判断题 1.大事上需要诚信,小事上就没必要了。( ) 2.说话算数的人容易吃亏,要随机应变,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 3.答应了同学要带球拍,我一定要记住,不然就是失信了。( ) 4.我们年龄还小,说话不算数也没有关系。( ) 5.我们想要做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首先要说话算数。( ) 四、观点辨析,回答问题 小丽和小花约好星期天一起去小溪家做作业,可是,星期天早上外面下起了雨,小丽和小花有了不同的想法。 你赞同谁的想法?为什么? 五、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也会说话不算数的。”他果真把猪杀了。 你觉得曾子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1谁还相信他的话 那些说话算数的人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重要品质 2.说到做到 不守信用 3.食言而肥 立木为信 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是关于失信或守信的成语即可。 二、选择题 1. B 2.B 3. A 4. D 解析:这道题提示我们,说话算数的执行标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同学的约定不能不管,但奶奶远道而来,撇下她更不好,所以应做合理安排。5.D 6.C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四、观点辨析,回答问题 我赞同小花的想法。因为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与朋友相处一定要诚实守信。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在履行承诺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或受到了阻碍,该如何做的问题。虽然外面下起了大雨,但这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因素,所以应该出门去小溪家,说到做到。 五、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示例:我觉得曾子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说话算数的重要性。我以后要像曾子一样,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