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主题:成长的时空一、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成长的时空”。本单元包括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第六课“友谊之树常青”、第七课“在集体中成长”。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成长的时空,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在集体中成长,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让自己成为“在集体中成长”。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交往,过集体生活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幸福和睦的家庭、和谐的师生关系、友谊之权常青、在集体中成长四个角度 ,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由家庭认知,逐渐过渡到对师生关系、友谊和集体的认知,进一步适应集体生活,并为共建美好集体出力。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继少年有梦之后,由学生自己过渡到与他人交往,承接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在原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明确如何与父母、老师、朋友及同学相处,让学生学会创意生活,让学生在集体中健康成长。二、课程标准分解 (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课程标准分解 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家庭、师生关系、友谊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之间的关系,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 ——成长的时空,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处理好各方面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健康成长。学生学到什么程度1.理解家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增强对家人、家庭的热爱之情。2.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3.了解教师的职业,懂得老师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5.理解友谊的特征,培养珍惜友谊的情感。6.掌握交友的方法,日常生活中能够与朋友有效沟通。7.知道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学会在集体生活中发展自己。8.理解建设美好集体的要求,树立集体意识,认同集体主义原则。学生怎样学体验式学习: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常见的家庭冲突和矛盾”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处理与家人关系的重要性及方法;通过开展活动“运用你的经验”,既调动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同时也激发学生认识教师职业的好奇心。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意识。通过课上小组“小故事大道理”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教敬父母的意识。多媒体辅助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老家规”和“家规家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理解传承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通过多媒体展示“舍命之交”、“管鲍之交”、“生死之交”等故事,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跨学科学习:通过多次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做好理解与识记,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实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通过有效引用历史典故,引导学生在了解历史典故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三)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尝试化解青春期烦恼,采取正确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自我管理,具有亲社会行为,敬畏生命,热爱生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教材从学生刚刚入学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学朋友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集体生活的能力,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阶段,从中考趋势和学生学科素养方面来讲,学生阅读、分析、知识运用能力还很欠缺。教学设计中,以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和最新热点材料为背景材料,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四、大概念大主题设计 本单元以“成长的时空”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初中新生活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成长的时空”,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建设幸福和睦的家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在集体中健康成长。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阶段“处理家庭、师生、朋友和集体生活”的集中关注,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是“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据此确定:本大单元的大概念——“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在集体中健康成长”。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 1.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2.道德与法治教参的“单元首页”中的内容。 3.学情分析。(二)遵循“课标”分解和本大单元内容,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家的内涵,知道在中华文化中家有深厚的意味和内涵。通过分析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家、家与家庭的联系及确立家庭关系的情形。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优良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懂得每个家庭表达亲情的方式是不同的,学会体味亲情。懂得家风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懂得家庭生活中需要每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学会表达亲人之间的爱。多角度了解教师职业,理解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和专业性。树立职业观念,懂得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师爱师的情感。4.能够有效地建立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认识并接纳不同风格的教师,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5.理解友谊的特质,知道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培养尊重他人、珍惜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梳理对友谊的感受,培养自己正确的友谊观念。6.懂得建立友谊和经营友谊的方法,并在生活中主动实践。梳理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并发展真正的友谊。7.懂得集体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提升热爱集体的情感和意识。学会在集体生活中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提高在集体生活中自我觉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8.树立建设美好集体的意识与责任感;了解集体愿景的内涵及作用。能正确处理班集体中不同的意见、竞争与合作;正确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了解我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学会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在集体的建设中尽责并勇于担当。六、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家庭、师生关系、友谊和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上积极思考,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中正确处理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情况,在分享好方法、贡献“金点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况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认真学习他人分享的“金点子”,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观察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整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集体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知道共建美好集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自觉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综合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进行评价学生能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认识和完善自己,能否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编织人生梦想,能否认垸成课后作业。教师课后作业评价七、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的教学,把单元内容结构化。据此,设计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图。八、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一)设计单元大任务首先,结合单元大概念“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在集体中健康成长”。然后参考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能够尝试化解青春期烦恼,采取正确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自我管理,具有亲社会行为,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考虑到单元大任务本身也承载着评价的功能,经过推敲和思考,最终确定本单元大任务。即: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使成长之路不孤单,为此你打算做哪些宣传呢?大任务聚集本单元内容,学生可以用第四课的“幸福和睦的家庭”中学到的知识,联系家庭生活的经验,向其他同学宣传如何让家更美好。学生可以用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习到的内容,教会其他同学珍惜师生情谊,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可以用第六课“友谊之树常青”中学习到的知识向同学们介绍交友的智慧。学生还可以用第七课“在集体中成长”中学到的知识,向同学们介绍集体生活如何成就我。同时,学生还能把自己规划的“共建美好集体”向同学展示,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单元大概念。(二)创设单元大情境本单元的单元大情境是结合着单元大任务来进行创设的,是结合着新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展的“成长的时空”活动来进行设计的。本单元创设出的大单元大情境是:本学期,学校开展以“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使成长之路不孤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学生们以简报的形式,围绕“怎样使家庭更美好?如何珍惜师生情谊?交友的智慧有哪些?如何共建美好集体”等内容参与活动。单元的大任务围绕成长之路不孤单为题制作宣传简报,大情境围绕大任务创设的是开展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的大情境下围绕核心问题将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成任务群,即不同主题的宣传简报,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准备行动计划的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共建美好集体的意识。十、大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单元作业第1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向父母或其他长辈咨询一下,自己家庭有哪些优良的家风。单元大任务:设计一期主题为“成长之路不孤单”的宣传简报。活动提示:(1)调查:分组设计问卷、开展调查,了解初中学生与家人、老师、朋友的交往情况。(2)发现:根据调查结果,用适当的方式呈现交往中的困惑与应对方法。(3)分享:小组成员根据内容分工制作简报,并在班内展示、分享。第2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以“爱要这样来表达”为主题,组织一次体验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讨论具体做法,并付诸行动。第3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课后采访一位喜欢的老师,了解他一天的工作情况。第4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回忆老师打动你的瞬间,选取喜欢的方式,向老师表达你的热爱之情。第5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学唱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第6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感受,归纳总结处理朋友关系的方法。第7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感受,以“集体”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第8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班级实际,为建设美好集体提出两条建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第一节 友谊的真谛(统编版)七年级上七年级上册1、开启初中生活2、正确认识自我少年有梦成长的时空师长的情谊生命的思考4、幸福和睦的家庭5、和谐的师生关系8、生命可贵9、守护生命安全11、确立人生目标12、端正人生态度13、实现人生价值3、梦想始于当下6、友谊之树常青7、在集体中成长10.保持身心健康整体脉络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幸福和睦的家庭成长的时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集体中成长家的意味让家更美好走近老师珍惜师生情谊友谊的真谛交友的智慧友谊之树常青集体生活成就我共建美好集体单元结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健全人格01通过交流分享,深刻理解友谊。02通过阅读归纳,掌握友谊的特征。033.自觉培养珍惜友谊的情感。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舍命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新知导入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至交?成长岁月在成长的岁月里,离不开朋友的相伴。你与朋友的亲近程度是怎样的?朋友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分别用两个曲线来表示亲近程度朋友数量幼儿园初中小学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长大意味着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探究新知活动一:友谊的理解小学的朋友分开了,在这个新的、陌生的环境里,我能跟谁做朋友呢?没有朋友我感到孤单,有了朋友有时又觉得增添了不少麻烦。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2.你会因为怕麻烦拒绝友谊吗?为什么?探究新知姓名:小张对我的影响:爱上读书喜欢学习姓名:__对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对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对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对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你的名字_姓名:___对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思考:完成“朋友影响力”图。你的性格、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受到朋友怎样的影响?《探究与分享》你生活中有受到过朋友的影响吗?我的朋友李光,让我爱上打乒乓球,爱开玩笑。我的同桌张宇见识广,让我的眼界也开阔了我的同学乐乐欣赏我的作文,让我变得更自信了我朋友小川不喜欢上数学课,我也开始讨厌数学课了.......这说明了什么道理?朋友影响力探究与分享探究新知朋友有困难时应该帮助帮助朋友应看场合,应让朋友独立作答朋友“护短”不可取,应虚心接受他人评价忠言逆耳利于行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说说你和朋友的故事并谈谈感受.探究与分享朋友,给了我们温暖、自信,让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探究新知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在大学里我会主动帮同学打水、带饭、扫地,甚至有点零花钱我也会请同学们吃个饭、喝点啤酒。”这就是俞敏洪在大学里干的事情,虽然每一件事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坚持四五年后,俞敏洪感觉到了它产生的巨大效益。新东方最初的投资人就是他的大学同寝室的同学徐小平和王强。俞敏洪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探究新知03遇到的困难向谁求助?02心里的秘密和谁倾诉?01快乐的事和谁分享?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从陌生到越来越熟悉和了解,逐渐建立了友谊。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经历着不同的体验,累积着各白的感受,体悟着友谊的真谛。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 (英)培根探究新知一项青少年犯罪调查显示:男生因交友不慎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83%;女生占73%。九成青少年涉毒因交友不慎。警 惕——不交损友!友谊有好坏之分!损友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用不良的东西影响你、腐蚀你,导致你在道德品行上的倒退,严重者甚至使你走上邪路。探究新知运用你的经验理解关心肯定忠诚支持信任图片给你有何启示?活动二:友谊的真谛探究新知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最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信任忠诚平等友善诚信亲密无间陪伴趣味相投帮助支持理解相互喜欢信任、理解、忠诚、支持探究新知时光见证者:小川的日记本我最好的朋友西西,在我难过的时候会安慰我,在我委屈的时候会为我据理力争。我们常常分享彼此的心事,不用担心被嘲笑,这种被理解的感觉真好,希望我们能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思考:从小川的日记中你看到了友谊的什么特点?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关心信任支持理解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伯牙和钟子期廉颇和蔺相如刘备、张飞和关羽探究新知▲巴金和冰心: 因为共同的性格、爱好,相互的欣赏,释放出他们弥香醇厚的友情——浓厚又淡如水!▲《追风筝的人》: 一个是富家少爷,一个是仆人儿子,但只要是认定的朋友,就会献出无私的善意。▲《不朽的马克思》: 即使家庭背景再悬殊,拥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只要真心相对,就能跨越一切阻碍。志趣相投友谊与金钱无关友谊与家庭背景无关探究与分享这是友谊吗?探究新知在山之滨,水之湄,士大夫俞伯牙与山野樵夫钟子期相遇,琴韵丁冬声里,弥漫着巍巍高山,浩浩江水,意境开阔吞吐万物,高山巍峨,流水浩瀚,樵夫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意,歌声相和。俞伯牙把钟子期引为人生知己,因为音乃心之声,听懂他的琴意,就是明白他的灵魂,这是知音。后来二人不但是知音,还成了终生挚友,钟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知音之交志趣相投、志同道合,超越身份地位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情景探究他们的故事体现了友谊的什么特质?探究新知以金相交,金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探究新知探究与分享开学不久,上美术课的时候李鸣忘记带颜料,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把自己的分了一半给他,他向我表示感谢。画画的时候少了一些颜料很不方便,但我还是很高兴。后来,我俩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李鸣在图书馆复习迎考。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李鸣是数学高手,我同他求教,他却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哪有时间给你讲?自己看参考书吧。”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2)帮助朋友,是否会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探究新知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阅读感悟——《诗经·卫风》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玉佩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美石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美玉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上述三组图片和资料给你有何启示?探究新知我朋友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探究新知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笔记:友谊的真谛有哪些?探究新知关于友谊的诗歌对对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桃花潭水三千尺,孤帆远影碧空尽,西出阳关无故人。不及汪伦送我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探究新知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探究新知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理解友谊的真谛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板书设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课堂练习1. 有人说:“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说明的道理是( )A.每个人都需要友谊B.有了友谊就会拥有一切C.友谊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D.结交朋友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A课堂练习2. 小红和小丽是一对好朋友,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最近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退步,小红开始瞧不起她,并告诉小丽不想和她做好朋友了。对小红的行为,你的认识是A.朋友要坦诚相见,这样做是对的B.小红做得对,应只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C.小红是诤友,因为她能直言不讳地对小丽提出批评D.友谊是接受,也是付出,要学会关怀对方D课堂练习3. “真正的朋友,会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会在你遇到悲伤的时候给你鼓励;会在你犯错误的时候给你正确的批评。”这道出了( )A.友谊是一种亲密平等的关系B.朋友见证和决定人们的成长历程C.要真诚地和所有人交朋友D.真挚友谊对生命成长有重要意义D课堂练习4. 汉族的刘宇涵和维吾尔族的古丽柯孜·阿迪力是一对无话不说的姐妹花,她们亲密无间,相互照顾,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她们同时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这让我们认识到A.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C.友谊能给予我们一切 D.深厚友谊必能带来成功B课堂练习5. 好朋友心有灵犀一点通,不慕富贵权势,不弃贫困潦倒,是有过错写在沙上、有恩刻在石上的同伴,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牵挂。这告诉我们A.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C.友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D.可以为朋友去做任何事A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了友谊的真谛,了解了友谊是亲密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同时也是平等的双向的,愿我们不辜负每一段友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作业布置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学唱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课题 6.1 友谊的真谛 课时 第1课时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通过交流分享,深刻理解友谊。通过阅读归纳,掌握友谊的特征。3.自觉培养珍惜友谊的情感教学环节(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问题/任务一新知导入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至交?示例:舍命之交,管鲍之交,生死之交……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做出评价 借助历史典故,有效引入新课问题/任务二友谊的理解 活动一:成长岁月在成长的岁月里,离不开朋友的相伴。你与朋友的亲近程度是怎样的?朋友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分别用两个曲线来表示思考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小结:长大意味着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活动二:1.探究与分享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说说你和朋友的故事并谈谈感受.小结:朋友,给了我们温暖、自信,让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2.材料分析:在大学里我会主动帮同学打水、带饭、扫地,甚至有点零花钱我也会请同学们吃个饭、喝点啤酒。”这就是俞敏洪在大学里干的事情,虽然每一件事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坚持四五年后,俞敏洪感觉到了它产生的巨大效益。新东方最初的投资人就是他的大学同寝室的同学徐小平和王强。思考交流:俞敏洪的事例说明了什么?小结: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警 惕——不交损友!友谊有好坏之分!一项青少年犯罪调查显示:男生因交友不慎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83%;女生占73%。九成青少年涉毒因交友不慎。 教师根据学生对交友范围、交友内容变化的阐述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成长岁月”活动的探究,使学生在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朋友越来越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材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任务三友谊的真谛 活动一:1.运用你的经验图片给你有何启示?2.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最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示例:信任,理解,忠诚,支持……小结: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3.情景探究:知音之交在山之滨,水之湄,士大夫俞伯牙与山野樵夫钟子期相遇,琴韵丁冬声里,弥漫着巍巍高山,浩浩江水,意境开阔吞吐万物,高山巍峨,流水浩瀚,樵夫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意,歌声相和。俞伯牙把钟子期引为人生知己,因为音乃心之声,听懂他的琴意,就是明白他的灵魂,这是知音。后来二人不但是知音,还成了终生挚友,钟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他们的故事体现了友谊的什么特质?小结: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4.探究与分享开学不久,上美术课的时候李鸣忘记带颜料,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把自己的分了一半给他,他向我表示感谢。画画的时候少了一些颜料很不方便,但我还是很高兴。后来,我俩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李鸣在图书馆复习迎考。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李鸣是数学高手,我同他求教,他却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哪有时间给你讲?自己看参考书吧。”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2)帮助朋友,是否会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小结: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活动二:关于友谊的诗歌对对碰示例:小结: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 教师根据学生对启示的交流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情景探究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探究的情况及对问题回答的准确程度,及时评价点拨。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以及对问题的理解情况,做出评价。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启示,使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更具有形象性,同时也为以下问题的探究奠定基础。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情景探究”,使学生在对“知音之交”的回忆和理解的基础上,理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借助美术课上的故事,引导学生在分析交流感受的基础上,理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友谊诗歌对对碰”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理解朋友见证我们一起走过的历程。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1. 有人说:“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说明的道理是( )A.每个人都需要友谊B.有了友谊就会拥有一切C.友谊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D.结交朋友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2. 小红和小丽是一对好朋友,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最近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退步,小红开始瞧不起她,并告诉小丽不想和她做好朋友了。对小红的行为,你的认识是A.朋友要坦诚相见,这样做是对的 B.小红做得对,应只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C.小红是诤友,因为她能直言不讳地对小丽提出批评 D.友谊是接受,也是付出,要学会关怀对方3. “真正的朋友,会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会在你遇到悲伤的时候给你鼓励;会在你犯错误的时候给你正确的批评。”这道出了( )A.友谊是一种亲密平等的关系B.朋友见证和决定人们的成长历程C.要真诚地和所有人交朋友D.真挚友谊对生命成长有重要意义4. 汉族的刘宇涵和维吾尔族的古丽柯孜·阿迪力是一对无话不说的姐妹花,她们亲密无间,相互照顾,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她们同时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这让我们认识到A.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C.友谊能给予我们一切 D.深厚友谊必能带来成功5. 好朋友心有灵犀一点通,不慕富贵权势,不弃贫困潦倒,是有过错写在沙上、有恩刻在石上的同伴,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牵挂。这告诉我们A.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B.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C.友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D.可以为朋友去做任何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学唱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 第二单元 6.1 友谊的真谛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 【大单元整体教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单元整体设计.doc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二单元 6.1 友谊的真谛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