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史心得最近这些天读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本近代史著作,感触颇深,我深深的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同时我也为这百年来为革命奋斗、献身的那些英雄们感到痛心,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都是先辈们用血肉争取来的,我们一定要万分珍惜。初中时学到这些历史事件也仅仅只是死记硬背然后应对考试,等到大学的近代史课上又再次学到国家过去的发展史,就想着更加详细的了解这些事情发展的经过。读史明鉴,了解认识我们国家的历史,是为了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更好的指明道路、规避风险。《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本书出自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胡绳之手,作为历史学家的胡绳,他致力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并将其出版成书,何不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正确的史实,明白这些事件发生的道理和缘由,从而更清楚往后我们该走怎样的道路、怎么走这样的路。了解书本主要构成《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本书除了绪论外,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度。这五个阶段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历史特点和意义影响。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些所有的革命事件有其消极意义当然也会有其积极的意义,或许失败的结果不是人们所希望发生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能够给人们思想的解放带来积极的意义。梳理历史发展节点1、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发展发生了重大转折,并且由于一直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轻敌,屡战屡败,最后只能议和并被迫签下《南京条约》等许多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主权等等,国家损失钱财无数,同时老百姓受到的压迫剥削更加严苛。2、1842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这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有力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但其领导者不能坚持初心,失了民心,加上内部叛变,此次起义最终在1864年失败瓦解。3、在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洋务运动兴起,这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提出和兴办的,兴办了一些近代企业(军用、民用企业)、建了新式海路军、还创办了新式学堂。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历时30多年,却没有使中国富起来,反而在甲午一战中全军覆没。4、甲午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同时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了变法维新的思潮,维新派通过“公车上书”、著书立说等来宣传主张,虽然维新派说服了光绪皇帝执行了一系列的变法,但是仅仅103天,守旧派就联合慈溪太后发动政变,软禁皇帝、独揽大权,追杀维新人士。戊戌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再次给予了人们思想的解放。5、19世纪70至80年代,列强侵占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企图瓜分中国,这激起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1900年前后的义和团就是一个突出例子。义和团和部分清军面对各个列强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期间有胜有败,最后因寡不敌众大多壮烈牺牲,但此次运动期间,我们中华民族那不畏强暴、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深深的打击和教训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6、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后,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902至1911年间,各地较大规模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如《警世钟》)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次第成立(如华兴会)。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以华兴会和兴中会为基础,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起了多次武装起义,虽相继失败但也产生了广泛影响。1911年10月10日晚,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联合发起的武昌起义,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最终光复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后仅一个月内就有13多个省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于覆灭。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上海,“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其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但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就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并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不再拥护共和,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后孙中山再次出师北伐也未能成功。辛亥革命因内原外因最终失败,但其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推动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社会变革等,不仅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7、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开启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白话文,但其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也促使他们去了解其领导思想,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总结教训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政府或许还是会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实行“闭关锁国”,但注定不能长远。作为当时落后的国家之一,“挨打”是早晚会发生的,但是坚强不屈又果敢无畏的中华民族并没有在种种的压迫中沦陷,而是从中杀出一条血路,为国家和民族争取到光明的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