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胡曲《赛马》教案课题:二胡曲《赛马》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二胡曲《赛马》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的聆听内容,由著名作曲家黄海怀创作。这首乐曲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描绘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举行赛马盛会的热闹场面,传递着他们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犹如一声号令,乐曲以热烈奔放的旋律拉开序幕,强有力的节奏仿佛矫健的骑手冲出起跑线,疾驰而飞,观众的欢呼声也融入其中,展现出一派紧张、热烈的比赛氛围。第二部分* 旋律变得舒展悠扬,仿佛一曲悠扬的蒙古民歌《红旗》,表达了内蒙古草原上骑手勇敢、豪放的性格。乐曲中运用了不同的演奏技巧,如指拨弦,让音乐充满节奏感,仿佛马蹄声在草原上回响。第三部分* 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将赛马的欢腾场面推向高潮,仿佛将观众带回到比赛现场,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喜欢模仿,对音乐充满好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聆听能力,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但他们的音乐视野相对狭窄,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还比较有限。本节课将通过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沉浸在二胡曲《赛马》的旋律中,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理解音乐所描绘的蒙古族人民欢快热闹的赛马场景。2. 艺术表现:*通过律动、模仿、打击乐等方式,化身为赛马的骑手,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将音乐的画面感呈现在舞台上。3. 创意实践:*用自制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并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文化理解:*认识民族拉弦乐器二胡,了解其独特音色,感受二胡演奏的魅力;同时,了解蒙古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感受其热情奔放、勇敢豪放的民族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二胡,感受其音色特点,并体验二胡演奏的魅力。2. 教学难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并体会速度在乐曲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视听结合:通过观看视频、聆听音乐、观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 互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律动、模仿、表演等方式,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成为课堂的主角。3. 启发引导: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分析音乐结构,并将音乐与生活经验相结合。4.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自制打击乐器(塑料瓶盖等)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播放草原风光视频,画面中出现广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英姿飒爽的骑手,让学生感受草原的壮阔与美好。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吗?3.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蒙古族赛马的二胡曲——《赛马》,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热情奔放的民族音乐。环节二:讲授新课(一)感知1. 观看二胡演奏《赛马》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2. 提问:音乐一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音乐又变成了什么样?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二)探究1. 分段欣赏音乐,并进行提问:第一部分音乐表现了什么?(马儿起跑,你追我赶的紧张场面,充满了速度感和力量感)第二部分音乐表现了什么?(骑手豪放的性格,草原的辽阔,充满了自由和奔放的气息)第三部分音乐表现了什么?(赛马达到高潮,欢腾热闹的场面,充满了喜悦和激动的情绪)2. 介绍二胡的构造,并让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感受音乐的节奏感。3. 引导学生观察乐谱,了解乐曲结构,并找出表现赛马的不同速度。(三)示范1. 教师示范用二胡演奏《赛马》的部分片段,并讲解演奏技巧,展示二胡独特的音色魅力。2. 学生尝试用自制打击乐器伴奏《赛马》,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并感受与二胡演奏的配合。环节三:巩固延伸1. 学生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并进行表演,将音乐的画面感呈现在舞台上,展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2. 学生分享对《赛马》的感受和理解,并讲述对蒙古族的文化了解,并将音乐与自身经验相结合,形成更深层的理解。六、小结拓展、布置作业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二胡曲《赛马》,认识了二胡,感受了它的独特音色,并体验了演奏技巧。我们还了解了蒙古族的赛马文化,感受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勇敢豪放的精神。通过音乐,我们仿佛置身于赛马的现场,感受到了赛马的紧张、热烈和欢腾。作业:1. 课后继续聆听《赛马》曲,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节奏,并将音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更深层的思考。2.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蒙古族的文化和二胡的相关知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表达。七、设计意图(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激发学习兴趣,并进入学习状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结合自身经验,说出对音乐的理解,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和情感。(2)探究音乐环节:分段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结构和内容,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并将音乐的内涵与音乐结构相结合。通过提问、讨论、模仿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介绍二胡和乐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拓展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3)巩固延伸环节:学生通过舞蹈创作和分享,进一步巩固对音乐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音乐转化为自己的艺术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拓展音乐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八、板书设计《赛马》作曲:黄海怀乐器:二胡音乐情绪:紧张、热烈舒展、悠扬热烈、高涨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聆听音乐、模仿表演、讨论交流等方式,对二胡曲《赛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体验了音乐的魅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时间限制,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生动、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