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文言文预习之周亚夫军细柳【原文】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简介】 《周亚夫军细柳》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载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这篇文章讲述了周亚夫驻扎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慰问军队的事,通过其他军队和周亚夫军队的对比,表现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第三段,写劳军后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对周亚夫的赞叹。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奔驰进入,从将军到下属军官都骑马迎进送出。不久文帝到达细柳军营,军中的将士都被挂铠甲,手拿锐利的兵器,张开弓弩,拉满弓弦。天子的先导跑到军营,不能进入。先导说:“天子就快到了!”把守军门的都尉说:“将军命令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文帝到达,又不能进入。于是文帝就派使臣持符节诏令将军说:“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军官对文帝的随从车骑人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车马奔跑。”于是天子就拉紧缰绳缓慢行进。到了军营中心,将军周亚夫手拿武器拱手说:“穿铠甲、戴头盔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皇上。”天子深受感动,面容变得庄重,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官兵致敬。派人向周亚夫致谢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慰劳礼仪结束后离去。出了细柳营军门后,群臣都很惊讶。文帝说:“啊,这オ是真正的将军呀!以前在霸上、棘门军营看到的,简直像儿戏,他们的将军本来可能遭受袭击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可能冒犯他呢!”称赞了周亚夫很久。【练习】一、基础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l)上自劳军 (2)彀弓弩(3)天子先驱至 (4)天子且至(5)军中闻将军令 (6)不闻天子之诏(7)居无何 (8)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9)将军约 (l0)介胄之士(11)天子为动 (12)改容式车(l3)使人称谢 (14)曩者2. 翻译下列句子。(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3)嗟乎,此真将军矣!(4)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3. 填空。(1)课文《细柳营》,节选自《 》。(2)《史记》原名《 》或《 》,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它是我国第一部 。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 、 、三十世家、 ,共 篇,五十二万多字。(3)《史记》作者 ,字 ,西汉夏阳人,伟大的 和 。4. 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三国人物。(1)望梅止渴( ) (2)鞠躬尽瘁( )(3)白帝托孤( ) (4)单刀赴会( )二、比较阅读。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乙】良将李牧司马迁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⑥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⑦五万人,教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5.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A.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B.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C.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D.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军细柳 上自劳军B.居无何 常居雁门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D.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良将也7.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D.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②如是数岁,亦不亡失。9.从以上两文中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 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1.(1)慰问,犒劳 (2)拉弓 (3)先行的卫队 (4)将要 (5)听从 (6)皇帝发布的命令 (7)过了不久 (8)使者,使臣 (9)约定 (10)头盔 (11)感动 (l2)车前的横木 (13)告知 (14)刚才2.(1)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2)不久文帝到达细柳军营,军中的将士都被挂铠甲,手拿锐利的兵器,张开弓弩,拉满弓弦。(3)啊,这オ是真正的将军呀!(4)至于周亚夫,怎么可能冒犯他呢!3.(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太史公书 太史公记 纪传体通史 十表 八书 七十列传 一百三十 (3)司马迁 子长 历史学家 文学家4.(1)曹操(2)诸葛亮(3)刘备(4)关羽5.B 6.C(A.驻扎军队B.经过驻守C.派遣D.到、往的) 7.A8.①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关键词:约—规定;驱驰——纵马奔驰)②像这样连续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损失。(关键词:是,这样;数岁,多年)9.共同点:①治军严谨(恪尽职守、令出如山) ②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取悦君主)独特之处:李牧做到了厚遇战士(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