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0.2 滋养心灵 (课件39张PPT+单元整体设计 +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10.2 滋养心灵 (课件39张PPT+单元整体设计 +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主题:珍爱我们的生命
一、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三单元的主题为“珍爱我们的生命”。本单元包括第八课“生命可贵”、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珍爱我们的生命,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让自己成为“珍爱生命”的好少年。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生命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生命可贵、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三个角度 ,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对生命健康的认识,进一步正确认识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守护生命安全的做法,从而保持身心健康。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关于生命的集中介绍,承接小学一年级上册第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守护生命的具体做法,培养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标准分解 (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二)课程标准分解 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生命可贵和守护生命安全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生命,保持身心健康,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珍爱我们的生命,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做身心健康的好少年。学生学到什么程度1.了解生命的特点,明白生命接续的内涵。2.了解生命的脆弱与艰难,懂得生命的坚强、崇高与神圣,霸道总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3.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增强安全意识的方法,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规则意识、风险意识。4.了解提高防护能力的重要性,理解提高防护能力的方法。5.了解爱护身体的重要性,掌握爱护身体的基本方法,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6.了解滋养心灵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滋养心灵,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学生怎样学体验式学习:通过让学生体验出生、入队、入团、毕业等生活情境,使学生对生命有初步认识;通过开展活动“独特的生命”,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每个人的指纹、长相等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既调动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同时也激发学生认识生命独特性的意识。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图片情境的共同点”,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通过课上小组“我会怎么做”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关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多媒体辅助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命中的自然灾害”等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对比,理解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多媒体展示“健康的十大标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理解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跨学科学习:通过多次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做好理解与识记,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实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通过多次展示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长寿等问题,使学生对生命有更加科学的认识的同时,有效实现了与生命学科的整合。(三)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尝试化解青春期烦恼,采取正确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自我管理具有亲社会行为,敬畏生命,热爱生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教材从学生刚刚入学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对于个人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初中阶段的目标性,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阶段,从中考趋势和学生学科素养方面来讲,学生阅读、分析、知识运用能力还很欠缺。教学设计中,以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和最新热点材料为背景材料,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四、大概念大主题设计 本单元以“珍爱我们的生命”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生活案例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珍爱我们的生命”,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认识生命可贵,认真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阶段“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集中关注,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据此确定:本大单元的大概念——“珍爱我们的生命,保持身心健康”。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 1.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2.道德与法治教参的“单元首页”中的内容。 3.学情分析。(二)遵循“课标”分解和本大单元内容,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1.了解人的生命,正确认识人的生命。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理解人的生命具有的特点。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2.了解生命的脆弱与艰难,懂得生命的坚强、崇高与神圣。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学会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学会关爱他人的生命。认识到生命至上、生命最宝贵,培养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3.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理解增强安全意识的方法。体会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规则意识、风险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守护生命安全。4.了解提高防护能力的重要性。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理解提高防护能力的方法。体会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掌握提高防护能力的具体途径,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5.了解爱护身体的重要性。通过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等活动,掌握爱护身体的基本方法。树立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6.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滋养心灵的重要性。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知道怎样滋养心灵。培养自律自强的品德、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全人格;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
六、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理解生命的可贵明确守护生命安全和保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上积极思考,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中增强安全意识,自觉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滋养心灵。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情况,在分享好方法、贡献“金点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况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认真学习他人分享的“金点子”,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观察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整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生命意识、安全意识,知道保持 身心健康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每个公民为家庭、为社会应尽的责任。自觉养成保持身心健康的好习惯。综合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进行评价学生能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认识和完善自己,能否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编织人生梦想,能否认垸成课后作业。教师课后作业评价
七、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的教学,把单元内容结构化。据此,设计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图。
八、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一)设计单元大任务首先,结合单元大概念“珍爱我们的生命,保持身心健康”。然后参考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能够尝试化解青春期烦恼,采取正确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自我管理具有亲社会行为,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考虑到单元大任务本身也承载着评价的功能,经过推敲和思考,最终确定本单元大任务。即:选择并整理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续写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大任务聚集本单元内容,学生可以用第八课的“生命可贵”中学到的知识,联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向其他同学宣传生命的重要意义。学生还可以用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中学习到的内容,教会其他同学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学生还可以用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中学习到的知识向同学们发出爱护身体、滋养心灵的倡议。同时,学生还能把自己规划的“珍爱我们的生命,保持身心健康”向同学展示,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单元大概念。(二)创设单元大情境本单元的单元大情境是结合着单元大任务来进行创设的,是结合着新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展的“珍爱我们的生命,保持身心健康”活动来进行设计的。本单元创设出的大单元大情境是:在这一学期,学校开展以“珍爱我们的生命,保持身心健康”为主题的倡议活动,学生们以倡议的形式,围绕“生命的意义?增强安全意识的原因及做法?如何爱护身体?怎样滋养心灵”等内容准确参与活动。单元的大任务围绕保持身心健康为题续写倡议,大情境围绕大任务创设的是开展倡议活动,在倡议活动的大情境下围绕核心问题将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成任务群,即不同主题的倡议书,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准备倡议的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的意识。
十、大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单元作业第1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感受,出一期以”生命“为主题的黑板报。单元大任务:制订一份科学的家庭身心健康提升计划。活动提示: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关注家人的健康变化。结合家人的某一健康问题,主动学习一些维护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步与家人一起制订家庭健身计划,和家人科学健身。给家人普及健康饮食的知识,并给家人做-顿健康营养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遇到问题及时沟通,通过相互鼓励和帮助给家人提供心理支持。第2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在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群英雄,他们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请结合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以“致敬英雄:生命的意义"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第3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请查找学校、社区等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第4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所学,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安全防护“手册。第5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感受,制订一份锻炼身体的计划书。第6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并整理至少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第十课 保护身心健康
第二节 滋养心灵
(统编版)七年级

七年级上册
1、开启初中生活
2、正确认识自我
少年有梦
成长的时空
珍爱我们的生命
追求美好生活
4、幸福和睦的家庭
5、和谐的师生关系
8、生命可贵
9、守护生命安全
11、确立人生目标
12、端正人生态度
13、实现人生价值
3、梦想始于当下
6、友谊之树常青
7、在集体中成长
10.保持身心健康
整体脉络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生命可贵
珍爱我们的生命
守护生命安全
保持身心健康
认识生命
敬畏生命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防护能力
爱护身体
滋养心灵
单元结构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健康人格
01
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滋养心灵的意义。
02
能够通过分享交流,保持心理健康。
03
日常生活中不断丰富精神世界。
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巴金《灯》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新知导入
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探究与分享
活动一:保持心理健康
探究新知
一封求救信
这些天,我烦躁不安,十分苦恼。我已经很拼命地在学习了,可成绩就是上不去。在家里,父母整日追问成绩,我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在学校,有同学嘲笑我说:“再用功,也是瞎子点灯——白费。”我知道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可这些挫折,让我有了轻生的念头。
思考:1.求救信中的主人公产生轻生念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2.为帮助他走出困境,你会向他说些什么?
探究与分享
探究新知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不伤害自己的身体。
探究新知
失落的花季
材料一: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争执纵身跳下了7楼,结束了生命。
材料二:16岁学生陈某用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当晚,在家人对其教育时,陈某进入家中卫生间,久久不出。家人发现情况不妙,冲入卫生间发现陈某已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死在水管上。
材料三:河南一高三考生,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竟在家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时,她的高考总分超过本科分数线33分。
你如何看待他们释放情绪的方式?
你有哪些比较好的释放情绪的方式, 请分享给大家。
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知识领悟
探究新知
令人遗憾的过激行为
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自我伤害
(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
方法与技能
当内心需要不满足时,可通过一些具体方法调节:
(1)听音乐、打球、跑步、唱歌,在适当场合哭一场等。
(2)找家人或朋友一起玩、谈谈心。
(3)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多运动多看书。
(4)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培养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见解,不盲从。
探究新知
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链接生活
结合自己的日常,说一说我们可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探究新知
成长的道路上不会总是鲜花铺路
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
活动二:增强生命韧性
考试不及格
上课听不懂
学习压力大
学习上
人际
交往
和老师存在矛盾
父母争吵不断自己很难过
被同学嘲笑
工作生活
求职失败
比赛失败
期中考试结束了,小明80分,小红80分,拿到卷子后:
小明:本来正在说笑,看到分数,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看起来很生气,他说:“最近我这么用功,本来以为数学可以考很好的,才考了80分,看来我是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我以后再也不想学习数学了,说着他把自己的数学卷子揉成一团,然后撕掉了。”
小红:小红看到自己的80分卷子,表情很平静,她仔细的把卷子又看了一遍,嘴里不停的说着可惜可惜,对同桌说:“你看,这道大题我本来是算对了,但是由于粗心把正号写成负号了,结果10分就没有了,还有一道题我本来在演草纸上算出来了,但是由于解题太慢,考试时间到了,没有来得及往试卷上写,又10分没有了。我以后做数学题一定要细心,还要提高做题速度,相信我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看材料·说说这两位同学对待分数的表现
面对挫折,产生负面情绪
如果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探究新知
小结
如何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探究新知
①说服自己接纳挫折;
②培养幽默感;
③积极寻求帮助;
④培养兴趣爱好;
⑤眼光放长远
……
方法与技能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探究新知
探究与分享
共青团新团员入团宣誓
参观博物馆
经典诵读
茉莉花茶制作
活动三:丰富精神世界
探究新知
你参加过这些或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探究与分享
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探究新知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从文化中每个国家和民族孕育出了自己的精神史诗。
中国人
这些是我们祖国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根基
探究新知
陋室铭
唐 ·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50多年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重庆的大学毕业,分配到偏远的山村,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到了那里,你是要吃苦的啊!袁隆平回答,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除了杂交水稻,袁隆平最爱的就是音乐,而且特别喜欢小提琴。他称之为“最能触及灵魂深处的声音”。小提琴是公认的最难学的乐器之一,科研之余,他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抽出空闲来练习。除了这些,他还会打排球,会跳踢踏舞……浪漫的衰老探究新知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总结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养护精神:
(1)保持心理健康
(2)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3)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笔记回顾
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
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续写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启思导行板书设计
保持心理健康
滋养心灵
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不断丰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课堂练习
1. 某校七年级开展“经典诵读”“茉莉花茶制作”“参观首都博物馆”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
②激发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守护精神家园的热情 
③体现了学校对我们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关注 
④表明只有养护精神,才是守护生命的体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2.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中国诗词大会》的举办( )
①有助于滋养心灵,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
②有助于培养我们高雅的生活情趣
③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④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3. 某校在新学年伊始开展了一堂挫折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  )
①有利于增强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②能使学生远离挫折,不再遭受挫折
③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顽强的毅力迎战挫折
④能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积极迎战挫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课堂练习
4. 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智慧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以下同学的行为同时体现“正确与老师交往”和“滋养心灵”的是( )
A. 语文老师点赞小红所写的作文
B. 小玲根据老师建议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C. 小敏按班主任要求积极锻炼身体
D. 生病的小丽对老师说“今天我不吃午饭了”
B
课堂练习
5.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曾说:“一个口袋满满、脑袋空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使中华民族永远是一个有铮铮风骨、充满希望的民族,确保我们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永远保持不竭的精神动力。”这启示我们要( )
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我们的精神风貌
②不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回到物质贫乏的时代
③守住自己的心灵,弘扬真、善、美
④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D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了“滋养心灵”一节,知道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希望同学们把今日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做一个全面健康的人。
作业布置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并整理至少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
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
课题 10.2 滋养心灵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滋养心灵的意义能够通过分享交流,保持心理健康3.日常生活中不断丰富精神世界。
教学环节(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问题/任务一新知导入 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巴金《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提示: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教师根据学生对名言的理解情况,做出评价。
问题/任务二保持心理健康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小结: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活动二:1.探究与分享:一封求救信这些天,我烦躁不安,十分苦恼。我已经很拼命地在学习了,可成绩就是上不去。在家里,父母整日追问成绩,我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在学校,有同学嘲笑我说:“再用功,也是瞎子点灯——白费。”我知道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可这些挫折,让我有了轻生的念头。思考:(1)求救信中的主人公产生轻生念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2)为帮助他走出困境,你会向他说些什么?小结: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成长中的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不伤害自己的身体。2.材料分析:失落的花季材料一: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争执纵身跳下了7楼,结束了生命。材料二:16岁学生陈某用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当晚,在家人对其教育时,陈某进入家中卫生间,久久不出。家人发现情况不妙,冲入卫生间发现陈某已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死在水管上。材料三:河南一高三考生,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竟在家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时,她的高考总分超过本科分数线33分。思考交流:(1)你如何看待他们释放情绪的方式?(2)你有哪些比较好的释放情绪的方式, 请分享给大家。知识领悟: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3.链接生活结合自己的日常,说一说我们可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交流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一封求救信”的理解与方法阐述,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三则材料的理解情况,结合学生对问题回答的准确性,及时做出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探究“一封求救信”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不伤害自己的身体。通过引导学生“失落的花季”的探究与分析,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问题/任务三增强生命韧性 活动一:你说我说:成长的道路上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示例:活动二:看材料·说说这两位同学对待分数的表现期中考试结束了,小明80分,小红80分,拿到卷子后:小明:本来正在说笑,看到分数,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看起来很生气,他说:“最近我这么用功,本来以为数学可以考很好的,才考了80分,看来我是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我以后再也不想学习数学了,说着他把自己的数学卷子揉成一团,然后撕掉了。”小红:小红看到自己的80分卷子,表情很平静,她仔细的把卷子又看了一遍,嘴里不停的说着可惜可惜,对同桌说:“你看,这道大题我本来是算对了,但是由于粗心把正号写成负号了,结果10分就没有了,还有一道题我本来在演草纸上算出来了,但是由于解题太慢,考试时间到了,没有来得及往试卷上写,又10分没有了。我以后做数学题一定要细心,还要提高做题速度,相信我下次一定会考好的。”思考交流:如何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小结: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程度,以及对问题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你说我说”活动,引导学生阐述生活中的坎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材料分析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问题/任务四丰富精神世界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你参加过这些或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小结: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活动二:1.中国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从文化中每个国家和民族孕育出了自己的精神史诗。2.名作赏析陋室铭唐 ·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3.浪漫的衰老 50多年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重庆的大学毕业,分配到偏远的山村,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到了那里,你是要吃苦的啊!袁隆平回答,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除了杂交水稻,袁隆平最爱的就是音乐,而且特别喜欢小提琴。他称之为“最能触及灵魂深处的声音”。小提琴是公认的最难学的乐器之一,科研之余,他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抽出空闲来练习。除了这些,他还会打排球,会跳踢踏舞……4.启思导行:小组合作,续写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名作赏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浪漫的衰老”材料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与引导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探究与分享”活动,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更深刻的理解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名作赏析活动,有效实事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1. 某校七年级开展“经典诵读”“茉莉花茶制作”“参观首都博物馆”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②激发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守护精神家园的热情 ③体现了学校对我们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关注 ④表明只有养护精神,才是守护生命的体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中国诗词大会》的举办( )①有助于滋养心灵,充盈个人的精神世界 ②有助于培养我们高雅的生活情趣 ③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④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某校在新学年伊始开展了一堂挫折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  )①有利于增强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②能使学生远离挫折,不再遭受挫折③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顽强的毅力迎战挫折④能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积极迎战挫折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4. 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智慧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以下同学的行为同时体现“正确与老师交往”和“滋养心灵”的是( )A. 语文老师点赞小红所写的作文B. 小玲根据老师建议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C. 小敏按班主任要求积极锻炼身体D. 生病的小丽对老师说“今天我不吃午饭了”5.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曾说:“一个口袋满满、脑袋空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使中华民族永远是一个有铮铮风骨、充满希望的民族,确保我们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永远保持不竭的精神动力。”这启示我们要( )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我们的精神风貌②不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回到物质贫乏的时代③守住自己的心灵,弘扬真、善、美④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并整理至少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