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 课件 31张PPT+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 课件 31张PPT+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主题:追求美好人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四单元的主题为“追求美好人生”。本单元包括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追求美好人生,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确立人生目标,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三个角度 ,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始,承接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课程标准分解 (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体会敬业精神的秉性,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二)课程标准分解 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对成长的重要意义,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追求美好人生,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学生学到什么程度1.知道什么是人生目标,了解其重要性,自觉规划人生目标。2.明确树立人生目标的要求,正确树立人生目标。3.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具备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4.学会正确分析自己面临的境遇,养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优良品质。5.认识劳动的价值,能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6.知道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努力让自己在奉献中走向伟大。学生怎样学体验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回溯一百多年前革命先驱奋起拼搏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活动“新时代青少年的人生目标”,既调动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什么关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意识。通过课上小组“结合成长轨迹,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关注社会、融入社会的意识。多媒体辅助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个人与社会关系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通过多媒体展示“你遇到过吗”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理解人生的顺境和逆境。跨学科学习:通过多次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做好理解与识记,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实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通过展示劳动的成果及劳动者的奉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的同时,实现了与劳动学科的整合。(三)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教材从学生刚刚入学引导学生认识到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初中阶段的目标性,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阶段,从中考趋势和学生学科素养方面来讲,学生阅读、分析、知识运用能力还很欠缺。教学设计中,以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和最新热点材料为背景材料,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四、大概念大主题设计 本单元以“追求美好生活”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初中新生活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追求美好生活”,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阶段“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集中关注,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是“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据此确定:本大单元的大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 1.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2.道德与法治教参的“单元首页”中的内容。 3.学情分析。(二)遵循“课标”分解和本大单元内容,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1.了解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不同,知道人能够积极主动规划人生,确立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通过分析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成长成才。2.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理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分享故事,了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培养爱国、爱社会、关心世界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找准人生前进的方向。3.了解人生态度的含义及分类,了解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实例,知道如何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4.了解人生历程中有顺境和逆境。通过分析实例,知道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做到顺境不骄,逆境不馁。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明白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知道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通过分析实例,懂得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知道劳动最光荣。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学习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6.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懂得我们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树立爱岗敬业、报效国家的价值观念。
六、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上积极思考,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在劳动和奉献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情况,在分享好方法、贡献“金点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况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认真学习他人分享的“金点子”,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观察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整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目标意识,价值观念,知道树立正人生目标和态度并努力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人偶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也是每个公民为实现中国梦应有的责任。自觉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综合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进行评价学生能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认识和完善自己,能否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编织人生梦想,能否认垸成课后作业。教师课后作业评价
七、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的教学,把单元内容结构化。据此,设计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图。
八、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一)设计单元大任务首先,结合单元大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然后参考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到单元大任务本身也承载着评价的功能,经过推敲和思考,最终确定本单元大任务。即:采访校园内外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从选择职业的原因、从业需要的知识能力、从业中印象最深的事、是否打算继续从事这份工作及原因、对我的启发等,做好详细记录,并在班级交流。大任务聚集本单元内容,学生可以用第十一课的“确立人生目标”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要求,调查人生目标的重要意义。学生还可以用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中学习到的内容,调查被采访人如何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端正人生态度。学生还可以用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中学习到的知识,宣传劳动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还能把自己规划的“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向同学展示,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单元大概念。(二)创设单元大情境本单元的单元大情境是结合着单元大任务来进行创设的,是结合着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展的“采访身边不同职责的人,明确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活动来进行设计的。本单元创设出的大单元大情境是:在本学期,学校开展以“采访身边不同职责的人,明确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为主题的调查采访活动,学生们以调查采访的形式,围绕“怎样确立人生目标?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准确参与活动。单元的大任务围绕实现人生价值为题进行调查采访,大情境围绕大任务创设的是开展调查采访活动,在调查采访活动的大情境下围绕核心问题将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成任务群,即不同主题的调查采访,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准备调查采访的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意识。
十、大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单元作业第1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实际,规划出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单元大任务:全班组成若干调研小队,采访校园内外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做好详细记录,并在班级交流。采访记录:采访对象及职业选择这份职业的原因从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等从业中印象最深的事是否打算继续从事这份工作及原因对我的启发第2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第3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内容,以“人生态度”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第4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的事例,并与同学交流启示。第5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古今中外通过人民的辛勤劳动取得的成就,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第6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以“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
第一节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统编版)七年级

七年级上册
1、开启初中生活
2、正确认识自我
少年有梦
成长的时空
珍爱我们的生命
追求美好生活
4、幸福和睦的家庭
5、和谐的师生关系
8、生命可贵
9、守护生命安全
11、确立人生目标
12、端正人生态度
13、实现人生价值
3、梦想始于当下
6、友谊之树常青
7、在集体中成长
10.保持身心健康
整体脉络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确立人生目标
追求美好人生
端正人生态度
实现人生价值
探问人生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
单元结构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健康人格
01
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同。
02
要具备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
03
培养辩证的看待问的意识和能力。
新知导入
链接生活
你赞同下面哪位同学的观点?简单说说理由。
学生甲:哎,我真是笨死了,又是50分,看来我就不是读书的料,我决定了去打工!
学生乙:“这次考试失误了,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十分钟过后)禁不住朋友的邀请,拿着乒乓球拍就出去了,(红光满面)“其实我也不错了,那谁才考了30分,我比他高20分呢!以后再努力也不晚。”
学生丙:(冷静)“这次我考得特别不好,说明最近我的学习状态不好,我要及时调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不气馁。”(每天坚持完成任务)
我们应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人生态度
生活观察
两位同学刚刚参加完艺术节展演活动,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思考交流:(1)你赞同哪种态度?
(2)他们不同的态度会对各自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探究新知
知识小结
提示:赞同女同学的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息。我们应当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探究新知
知识链接
什么是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上课听不懂
学习压力大
考试不及格
和老师存在矛盾
父母争吵不断,自己很难过
被同学嘲笑
你遇到过吗?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探究新知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克服困难
及时调整方向,更换人生目标
辩论台
探究新知
《两只驴子》
一天,一头老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老驴子看着高高的井口,它害怕地闭上了眼睛…
小驴子到处找老驴子。最后,小驴子在枯井前找到了它已经死去的妈妈,悲哀的是,小驴子也没有逃出掉进枯井的厄运。它拼命哀鸣,喊来了它的主人。主人想了很多办法,可是也不能将小驴子救出来,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
终于,小驴子冷静了下来,不再哀号。令人吃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小驴子就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小驴子便跑出了枯井。
遭遇同样的挫折,
不同的人生态度,结果也是不同
读故事,悟道理
探究新知
我们应当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目标
失利
阻碍
损失
失败
小 结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活动二:积极的人生态度
探究与分享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事真豁达,人生起伏都没有影响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性情也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苏轼被贬至黄州的第三年,他和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苏轼却泰然处之,井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箭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思考交流:(1)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诗词,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认识。
(2)怎样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做人做事呢
探究新知
知识小结
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
探究新知
对比分析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数学考了59分,看来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今后可要更加努力了,下次一定能考好……
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数学考了59分,我真的太笨了,我根本不是学习的料。
看来今后我再努力也没有用了……
小宇
小树
思考:(1)同样考了59分,两位同学的感受一样吗
(2)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探究新知
对比分析
思考:(1)同样考了59分,两位同学的感受一样吗
(2)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体味更多的生活乐趣;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不畏惧,不退缩,勇敢面对。
探究新知
名言赏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译文: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不懂得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分明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但不够忠实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别人十次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
上述名言启示我们应怎样以积极的态度做人做事呢?
探究新知
知识小结
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认真务实。
认真务实的人,往往有着严谨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和踏实的作风,做任何事情都会精益求精,不走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捷径”。
探究新知
探究与分享
华罗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初中毕业后,家境贫寒的华罗庚开始半工半读,用5年完成了高中和大学初年級的全部数学课程。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期间,他一面讲课,一面帶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推广优选法。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华罗庚从不提及自已的天分,他认为“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思考交流:“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探究新知
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进取是一种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努力前行的勇毅品格。勤奋进取的人不会满足现状、贪图安逸,而是勤学上进、追求卓越。
知识小结
板书设计
认识人生态度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
乐观向上
认真务实
勤奋进取
课堂练习
1. 关于人生态度,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所采取的行为。
B.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C.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D.我们应当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A
课堂练习
2.观察如图,下列选项与图的寓意最一致的是(  )
A.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B.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失利,甚至失败
C.学会了调控情绪,就能拥有健康的人生
D.学习苦乐交织,生活中的点滴都是学习
A
课堂练习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体现的积极人生态度是(   )
A.认真务实    B.乐观向上    
C.无欲无求   D.勤奋进取
B
课堂练习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告诉我们( )
A.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
B.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认真务实
C.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
D.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树立远大的目标
B
课堂练习
5. 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用了1000多种材料,曾被别人当成“怪人”。但他没有放弃,发明了第一只灯泡,成为了人人敬仰的伟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
A. 我们也要学习爱迪生,把发明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
B.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C.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就一定能成功
D.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还需要认真务实
D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了人生态度,明确了积极人生态度的意义和消极人生态度的影响,希望同学们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作业布置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内容,以“人生态度”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
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
课题 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同要具备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培养辩证的看待问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环节(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问题/任务一新知导入 链接生活你赞同下面哪位同学的观点?简单说说理由。学生甲:哎,我真是笨死了,又是50分,看来我就不是读书的料,我决定了去打工!学生乙:“这次考试失误了,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十分钟过后)禁不住朋友的邀请,拿着乒乓球拍就出去了,(红光满面)“其实我也不错了,那谁才考了30分,我比他高20分呢!以后再努力也不晚。”学生丙:(冷静)“这次我考得特别不好,说明最近我的学习状态不好,我要及时调整,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不气馁。”(每天坚持完成任务)引导:我们应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师根据学生对“链接生活”中三名同学的观点的分析,进行评价。 通过设置“链接生活”活动,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入手,有效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问题/任务二认识人生态度 活动一:1.生活观察两位同学刚刚参加完艺术节展演活动,下面是他们的对话。思考交流:(1)你赞同哪种态度?(2)他们不同的态度会对各自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提示:赞同女同学的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息。我们应当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2.知识链接什么是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活动二:1.你遇到过吗?引导: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2.辩论台:正方: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克服困难反方:及时调整方向,更换人生目标3.读故事,悟道理《两只驴子》 一天,一头老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老驴子看着高高的井口,它害怕地闭上了眼睛… 小驴子到处找老驴子。最后,小驴子在枯井前找到了它已经死去的妈妈,悲哀的是,小驴子也没有逃出掉进枯井的厄运。它拼命哀鸣,喊来了它的主人。主人想了很多办法,可是也不能将小驴子救出来,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 终于,小驴子冷静了下来,不再哀号。令人吃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小驴子就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小驴子便跑出了枯井。小结: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生态度,结果也是不同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对问题讨论的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人生态度的理解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图示理解的情况,及时点评。教师根据学生对《两只驴子》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的分析理解,进行评价与点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生活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在对观点进行分析的同时,更深刻的理解人生的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的影响。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你遇到过吗?”活动,形象生动的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挫折通过组织学生“读故事,悟道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理解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生态度,结果也是不同
问题/任务三积极的人生态度 活动一:1.探究与分享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事真豁达,人生起伏都没有影响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性情也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苏轼被贬至黄州的第三年,他和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苏轼却泰然处之,井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箭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思考交流:(1)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诗词,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认识。(2)怎样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做人做事呢 知识小结: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2.对比分析:思考:(1)同样考了59分,两位同学的感受一样吗 (2)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小结: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体味更多的生活乐趣;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不畏惧,不退缩,勇敢面对。活动二:1.名言赏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上述名言启示我们应怎样以积极的态度做人做事呢?小结: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认真务实。认真务实的人,往往有着严谨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和踏实的作风,做任何事情都会精益求精,不走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捷径”。2.探究与分享华罗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初中毕业后,家境贫寒的华罗庚开始半工半读,用5年完成了高中和大学初年級的全部数学课程。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期间,他一面讲课,一面帶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推广优选法。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华罗庚从不提及自已的天分,他认为“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思考交流:“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对你的启示是什么?知识小结: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进取是一种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努力前行的勇毅品格。勤奋进取的人不会满足现状、贪图安逸,而是勤学上进、追求卓越。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对苏轼的事迹材料的分析理解情况,结合对问题的回答准确性,及时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比分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名言的赏析情况,及时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华罗庚材料的理解以及对问题回答的情况,做出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研读苏轼的材料,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积极人生态度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对同样的事情两名同学的不同态度,使学生在对比中更深刻理解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意义。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对华罗庚材料的探究理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
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1. 关于人生态度,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所采取的行为B.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C.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怠。D.我们应当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体现的积极人生态度是(   )A.认真务实     B.乐观向上    C.无欲无求   D.勤奋进取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告诉我们( )A.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乐观向上B.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认真务实C.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D.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树立远大的目标5. 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用了1000多种材料,曾被别人当成“怪人”。但他没有放弃,发明了第一只灯泡,成为了人人敬仰的伟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A. 我们也要学习爱迪生,把发明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B.胜者为王,败者为寇C.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就一定能成功D.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还需要认真务实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内容,以“人生态度”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