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主题:追求美好人生一、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四单元的主题为“追求美好人生”。本单元包括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追求美好人生,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确立人生目标,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三个角度 ,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始,承接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课程标准分解 (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体会敬业精神的秉性,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二)课程标准分解 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对成长的重要意义,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追求美好人生,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学生学到什么程度1.知道什么是人生目标,了解其重要性,自觉规划人生目标。2.明确树立人生目标的要求,正确树立人生目标。3.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具备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4.学会正确分析自己面临的境遇,养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优良品质。5.认识劳动的价值,能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6.知道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努力让自己在奉献中走向伟大。学生怎样学体验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回溯一百多年前革命先驱奋起拼搏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活动“新时代青少年的人生目标”,既调动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什么关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意识。通过课上小组“结合成长轨迹,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关注社会、融入社会的意识。多媒体辅助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个人与社会关系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通过多媒体展示“你遇到过吗”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理解人生的顺境和逆境。跨学科学习:通过多次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做好理解与识记,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实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通过展示劳动的成果及劳动者的奉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的同时,实现了与劳动学科的整合。(三)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政治认同、责任意识)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教材从学生刚刚入学引导学生认识到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初中阶段的目标性,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阶段,从中考趋势和学生学科素养方面来讲,学生阅读、分析、知识运用能力还很欠缺。教学设计中,以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和最新热点材料为背景材料,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四、大概念大主题设计 本单元以“追求美好生活”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初中新生活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追求美好生活”,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阶段“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集中关注,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是“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据此确定:本大单元的大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 1.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2.道德与法治教参的“单元首页”中的内容。 3.学情分析。(二)遵循“课标”分解和本大单元内容,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1.了解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不同,知道人能够积极主动规划人生,确立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通过分析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成长成才。2.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理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分享故事,了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培养爱国、爱社会、关心世界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找准人生前进的方向。3.了解人生态度的含义及分类,了解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实例,知道如何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4.了解人生历程中有顺境和逆境。通过分析实例,知道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做到顺境不骄,逆境不馁。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明白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知道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通过分析实例,懂得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知道劳动最光荣。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学习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6.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懂得我们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树立爱岗敬业、报效国家的价值观念。六、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上积极思考,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在劳动和奉献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情况,在分享好方法、贡献“金点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况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认真学习他人分享的“金点子”,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观察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整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目标意识,价值观念,知道树立正人生目标和态度并努力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人偶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也是每个公民为实现中国梦应有的责任。自觉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综合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进行评价学生能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认识和完善自己,能否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编织人生梦想,能否认垸成课后作业。教师课后作业评价七、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的教学,把单元内容结构化。据此,设计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图。八、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一)设计单元大任务首先,结合单元大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然后参考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到单元大任务本身也承载着评价的功能,经过推敲和思考,最终确定本单元大任务。即:采访校园内外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从选择职业的原因、从业需要的知识能力、从业中印象最深的事、是否打算继续从事这份工作及原因、对我的启发等,做好详细记录,并在班级交流。大任务聚集本单元内容,学生可以用第十一课的“确立人生目标”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要求,调查人生目标的重要意义。学生还可以用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中学习到的内容,调查被采访人如何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端正人生态度。学生还可以用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中学习到的知识,宣传劳动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还能把自己规划的“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向同学展示,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单元大概念。(二)创设单元大情境本单元的单元大情境是结合着单元大任务来进行创设的,是结合着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展的“采访身边不同职责的人,明确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活动来进行设计的。本单元创设出的大单元大情境是:在本学期,学校开展以“采访身边不同职责的人,明确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为主题的调查采访活动,学生们以调查采访的形式,围绕“怎样确立人生目标?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准确参与活动。单元的大任务围绕实现人生价值为题进行调查采访,大情境围绕大任务创设的是开展调查采访活动,在调查采访活动的大情境下围绕核心问题将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成任务群,即不同主题的调查采访,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准备调查采访的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意识。十、大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单元作业第1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实际,规划出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单元大任务:全班组成若干调研小队,采访校园内外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做好详细记录,并在班级交流。采访记录:采访对象及职业选择这份职业的原因从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等从业中印象最深的事是否打算继续从事这份工作及原因对我的启发第2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第3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内容,以“人生态度”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第4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的事例,并与同学交流启示。第5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古今中外通过人民的辛勤劳动取得的成就,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第6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以“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第二节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统编版)七年级上七年级上册1、开启初中生活2、正确认识自我少年有梦成长的时空珍爱我们的生命追求美好生活4、幸福和睦的家庭5、和谐的师生关系8、生命可贵9、守护生命安全11、确立人生目标12、端正人生态度13、实现人生价值3、梦想始于当下6、友谊之树常青7、在集体中成长10.保持身心健康整体脉络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确立人生目标追求美好人生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探问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单元结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健康人格01通过阅读教材,学会正确分析自己面临的境遇。02通过学习与交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03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优良品质。新知导入阅读感悟两只小青蛙在觅食时不小心掉进路旁的大牛奶罐里,罐里的牛奶不多,但足以让青蛙体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我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娃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并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它鼓足了劲,次跳起,最后它终于成功脱险。它们对待逆境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结果是怎样的 生活观察学校开展了一场关于顺境、逆境的辩论赛,双方观点如下。思考交流: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为什么?活动一:认识顺境和逆境探究新知知识小结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尤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探究与分享明末李自成揭竿而起,他严明军纪、剿兵安民,起义军所向披摩。攻占北京后,起义军骄做自满、军纪松弛、沉迷享乐,短短几个月就土崩瓦解。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特别指出:“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思考交流(1)你如何看待李自成因骄傲懈怠而功败垂成 (2)你还知道哪些因为骄傲而失败的故事 与同学分享。钟南山的成功人生医学世家北大医学部学霸家庭幸福桃李满天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探究新知探究新知知识小结顺境不骄。顺境中的有利因素,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身处顺境时,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同时,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姚俊鹏,安徽芜湖安师大附中,高三理科考生。在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为了训练肌体灵活性,姚俊鹏从小就坚持每天在操场上走圈,从幼儿园到读高中以前,他几乎从不午睡,坚持走步锻炼。和姚俊鹏相处过的老师、同学们都说他是个爱笑的男孩。课堂上,他会微笑着认真倾听老师讲课;课堂外,他会微笑着给同学耐心地答疑解难;即使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他也一定坐在场外,微笑着鼓掌,为班里的同学鼓劲加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笑容之外的19年,少年和他的家人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与艰辛。高考总分623分超过理科一本线108分!姚俊鹏:逆风飞翔,不一样的精彩人生阅读感悟探究新知他们都曾经历过挫折贝多芬,中年失聪,却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爱迪生,没上过1天学,一生失败无数次的发明大王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出生在一般的农村家庭,两次高考落榜,第1次高考英语11分的英语专家探究新知探究新知说一说:遇到以下情景,你是如何做的?考试考砸缺少朋友探究新知探究与分享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雨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讨论交流:这段话中所提到的圣贤是如何对待逆境的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探究新知知识小结逆境不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但是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逆境中前行,需要我们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一些挫折和考验,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在逆境中前行,需要我们鼓足勇气,迎难而上。探究新知探究新知阅读感悟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 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圓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入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季美林文集》。挫 折挫 折活动二:顺境与逆境关系探究新知《两只驴子》一天,一头老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老驴子看着高高的井口,它害怕地闭上了眼睛…小驴子到处找老驴子。最后,小驴子在枯井前找到了它已经死去的妈妈,悲哀的是,小驴子也没有逃出掉进枯井的厄运。它拼命哀鸣,喊来了它的主人。主人想了很多办法,可是也不能将小驴子救出来,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终于,小驴子冷静了下来,不再哀号。令人吃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小驴子就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小驴子便跑出了枯井。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探究新知面对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难题,她和她的团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反复实验,终于在190次失败之后,于1971年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疾效果为100%的青蒿素提取物,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猜一猜:TA是谁?屠呦呦探究新知经历了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两次求职因为外貌被拒;在翻译社上班时靠卖袜子补贴生活;连续4次创业均失败;1999年,创立了阿里巴巴,创业期间最窘迫时银行里只有200元。猜一猜:TA是谁?马云探究新知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用他的感恩、智慧以及仅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头,活出了生命的奇迹。战胜逆境我有招受磨难而奋进,不悲观、不言败,逆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顺境。探究新知知识小结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自满自足,意志衰退,顺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逆境;受磨难而奋进,不悲观、不言败,逆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顺境。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启思导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我们走好人生路。请搜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的事例,井与同学交流分享。探究新知板书设计认识顺境和逆境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顺境与逆境的关系课堂练习1. 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是指( )A.顺境与逆境 B.顺境与挫折C.逆境与坦途 D.梦境与现实A课堂练习2. 身处顺境时,我们正确的做法有( )①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②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③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④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D课堂练习3. 对于顺境中的认识,正确的是( )A.身处顺境时,我们就一定能功成功B.顺境中的有利因素,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C.如果一个人身处顺境,那我们就不用树立忧患意识D.顺境就是顺境,不可能转化成逆境B课堂练习4.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一位“半身少年”引起了全世界的目光,他就是世界杯形象大使穆夫塔。他一出生便失去下半身,身体上的缺陷没能逼迫他向命运低头,他没有腿脚,但站了起来;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支撑他以笑容面对世界,积极乐观地参加各项运动。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 ( )A.逆境是礼物,越多越好B.坚强的意志能让人战胜一切逆境C.面对逆境,我们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D.只要积极乐观,就能战胜逆境C课堂练习5. “断崖是山的挫折,却产生了壮丽的瀑布”,这句话启示我们( )A.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一些逆境和考验,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B.要及时调整自己,积极面对逆境C.逆境只会让人消沉,阻碍前进的步伐D.生活难免有逆境,经历逆境一定是坏事A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了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知道了顺境和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我们要做到顺境不骄,逆境不馁。作业布置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的事例,并与同学交流启示。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课题 12.2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课时 第1课时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学会正确分析自己面临的境遇通过学习与交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优良品质。教学环节(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问题/任务一新知导入 阅读感悟两只小青蛙在觅食时不小心掉进路旁的大牛奶罐里,罐里的牛奶不多,但足以让青蛙体到什么叫灭顶之灾。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牛奶罐,我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娃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并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它鼓足了劲,次跳起,最后它终于成功脱险。它们对待逆境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结果是怎样的 教师根据学生阅读材料,交流感悟的实际情况,做出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两只小青蛙的案例,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问题/任务二认识顺境和逆境 活动一:生活观察学校开展了一场关于顺境、逆境的辩论赛,双方观点如下。思考交流: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为什么?知识小结: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尤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活动二:1.探究与分享明末李自成揭竿而起,他严明军纪、剿兵安民,起义军所向披摩。攻占北京后,起义军骄做自满、军纪松弛、沉迷享乐,短短几个月就土崩瓦解。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特别指出:“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思考交流(1)你如何看待李自成因骄傲懈怠而功败垂成 (2)你还知道哪些因为骄傲而失败的故事 与同学分享。知识小结:顺境不骄。顺境中的有利因素,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身处顺境时,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同时,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2.阅读感悟姚俊鹏:逆风飞翔,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姚俊鹏,安徽芜湖安师大附中,高三理科考生。在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为了训练肌体灵活性,姚俊鹏从小就坚持每天在操场上走圈,从幼儿园到读高中以前,他几乎从不午睡,坚持走步锻炼。和姚俊鹏相处过的老师、同学们都说他是个爱笑的男孩。课堂上,他会微笑着认真倾听老师讲课;课堂外,他会微笑着给同学耐心地答疑解难;即使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他也一定坐在场外,微笑着鼓掌,为班里的同学鼓劲加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笑容之外的19年,少年和他的家人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与艰辛。高考总分623分超过理科一本线108分!探究与分享: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雨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讨论交流:这段话中所提到的圣贤是如何对待逆境的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结:逆境不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但是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逆境中前行,需要我们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一些挫折和考验,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 教师根据学生对观点的评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结合学生对问题回答是否准确,及时点评教师根据学生对姚俊鹏事迹材料的阅读和感悟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及时做出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生活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顺境和逆境是人生的两种不同境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探究与分享活动,借助李自成事迹材料,引导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理解顺境不骄的道理。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感悟”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向学生介绍司马迁的材料,使学生分析理解的同时,明确逆境不馁的道理。问题/任务二顺境与逆境关系 活动一:《两只驴子》《两只驴子》 一天,一头老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老驴子看着高高的井口,它害怕地闭上了眼睛… 小驴子到处找老驴子。最后,小驴子在枯井前找到了它已经死去的妈妈,悲哀的是,小驴子也没有逃出掉进枯井的厄运。它拼命哀鸣,喊来了它的主人。主人想了很多办法,可是也不能将小驴子救出来,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 终于,小驴子冷静了下来,不再哀号。令人吃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小驴子就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小驴子便跑出了枯井。小结: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活动二:猜一猜:TA是谁? 1.面对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难题,她和她的团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反复实验,终于在190次失败之后,于1971年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疾效果为100%的青蒿素提取物,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经历了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两次求职因为外貌被拒;在翻译社上班时靠卖袜子补贴生活;连续4次创业均失败;1999年,创立了阿里巴巴,创业期间最窘迫时银行里只有200元。3.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用他的感恩、智慧以及仅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头,活出了生命的奇迹。小结: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自满自足,意志衰退,顺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逆境;受磨难而奋进,不悲观、不言败,逆境就有可能转化为顺境。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 教师根据学生对《两只驴子》的故事的理解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进行“猜猜”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借助《两只驴子》的故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猜一猜,TA是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理解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1. 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是指( )A.顺境与逆境 B.顺境与挫折 C.逆境与坦途 D.梦境与现实2. 身处顺境时,我们正确的做法有( )①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②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③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④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 对于顺境中的认识,正确的是( )A.身处顺境时,我们就一定能功成功B.顺境中的有利因素,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C.如果一个人身处顺境,那我们就不用树立忧患意识D.顺境就是顺境,不可能转化成逆境4.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一位“半身少年”引起了全世界的目光,他就是世界杯形象大使穆夫塔。他一出生便失去下半身,身体上的缺陷没能逼迫他向命运低头,他没有腿脚,但站了起来;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支撑他以笑容面对世界,积极乐观地参加各项运动。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 ( )A.逆境是礼物,越多越好 B.坚强的意志能让人战胜一切逆境C.面对逆境,我们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 D.只要积极乐观,就能战胜逆境5. “断崖是山的挫折,却产生了壮丽的瀑布”,这句话启示我们( )A.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一些逆境和考验,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B.要及时调整自己,积极面对逆境C.逆境只会让人消沉,阻碍前进的步伐D.生活难免有逆境,经历逆境一定是坏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的事例,并与同学交流启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 第四单元 12.2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 【大单元整体教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单元整体设计.doc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四单元 12.2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