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课题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课时 第1课时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学习目标:1.认识劳动的价值,能够常尚劳动.尊重劳动者。2.明确青少年要承担的历史重任3.增强接力奋斗的行动力,主动承担历史重任。教学环节(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问题/任务一新知导入 欣赏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万里长城、都江堰、故宫、大雁塔,每一项成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今天的中国人民也创造了诸多辉煌,港珠澳大桥、C919国产大飞机、“复兴号”高铁、空间实验室…… 教师根据学生欣赏感悟情况,做出评价 通过展示各种劳动成果,引出本节课的话题。问题/任务二认识人生价值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我和我的祖国》由真实故事改编,整部电影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开幕、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历史事件,演绎了七组普通人与国家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思考: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怎样实现的?知识小结:含义: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途径: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活动二:探究与分享人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教师根据学生对人生价值的含义及实现途径的理解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图片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对《我和我的祖国》的探究交流,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理解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使学生理解劳动的作用。问题/任务三劳动的重要性 活动一:读图悟理为什么他们会笑的如此开心?提示:因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小结: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一般来说,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活动二:1.说一说你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在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人员中,既有安全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有普通一线工人,既有医院副院长,也有耕耘在三尺讲台的教师。思考:这些人的劳动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相同点:都是劳动、是为国家做贡献;不同点:工种不同、学历不同、技术不同、贡献不同。小辩论正方:劳动不分贵贱,都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反方:只有做出巨大贡献取得重大成就的劳动才有意义知识小结: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探寻身边美丽 思考:你的父母从事什么职业?你为他们的职业感到骄傲吗?小结: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从事不同的劳动,但是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4.看图片,谈感受:劳动有什么重要作用?小结: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5.合作研学你参加过哪些劳动?谈谈在劳动中的感受和体会。相关链接: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马克思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人们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也改变了人的社会关系,塑造了人的本质,提升了人的能力。主席金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思考:如何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小结: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 教师根据学生读图悟理情况,及时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人物劳动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归纳的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身边的美丽的探寻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劳动作用的归纳总结情况,做出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主席金句的理解情况,及时点评。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语图悟理活动,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使学生理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参与小辩论,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选择正方或反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我国科技成果,从而引出劳动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得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主席金句的分析,升华主旨。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1. 人生的价值是通过 创造的。( )A.成功 B.劳动 C.事业 D.金钱2. 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B.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C.人通过劳动只能创造物质财富。D.人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3. 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尺度的是( )A.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B.一个人所取得的伟大成就C.一个人的家庭条件 D.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4. 高级技师洪家光一直忙碌在生产一线,通过干活、带徒、创新、突破……以车工的身份获得“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殊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劳动实践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 ②国家发展需要不同岗位的劳动者③脑力劳动者贡献大于体力劳动者 ④实干精神是创造美好未来的支撑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劳动课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从中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劳动的价值。作为中学生( )①要尊重劳动,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②要明确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③要弘扬勇于创新、精益求精、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④要知道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遵守劳动纪律的权利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古今中外通过人民的辛勤劳动取得的成就,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主题:追求美好人生一、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四单元的主题为“追求美好人生”。本单元包括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追求美好人生,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确立人生目标,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三个角度 ,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始,承接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课程标准分解 (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体会敬业精神的秉性,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二)课程标准分解 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对成长的重要意义,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追求美好人生,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学生学到什么程度1.知道什么是人生目标,了解其重要性,自觉规划人生目标。2.明确树立人生目标的要求,正确树立人生目标。3.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具备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4.学会正确分析自己面临的境遇,养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优良品质。5.认识劳动的价值,能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6.知道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努力让自己在奉献中走向伟大。学生怎样学体验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回溯一百多年前革命先驱奋起拼搏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活动“新时代青少年的人生目标”,既调动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什么关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意识。通过课上小组“结合成长轨迹,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关注社会、融入社会的意识。多媒体辅助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个人与社会关系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通过多媒体展示“你遇到过吗”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理解人生的顺境和逆境。跨学科学习:通过多次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做好理解与识记,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实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通过展示劳动的成果及劳动者的奉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的同时,实现了与劳动学科的整合。(三)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政治认同、责任意识)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教材从学生刚刚入学引导学生认识到确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初中阶段的目标性,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阶段,从中考趋势和学生学科素养方面来讲,学生阅读、分析、知识运用能力还很欠缺。教学设计中,以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和最新热点材料为背景材料,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四、大概念大主题设计 本单元以“追求美好生活”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初中新生活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追求美好生活”,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阶段“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集中关注,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是“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据此确定:本大单元的大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 1.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2.道德与法治教参的“单元首页”中的内容。 3.学情分析。(二)遵循“课标”分解和本大单元内容,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1.了解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不同,知道人能够积极主动规划人生,确立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通过分析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成长成才。2.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理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分享故事,了解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培养爱国、爱社会、关心世界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找准人生前进的方向。3.了解人生态度的含义及分类,了解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实例,知道如何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4.了解人生历程中有顺境和逆境。通过分析实例,知道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做到顺境不骄,逆境不馁。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明白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5.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知道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通过分析实例,懂得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知道劳动最光荣。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学习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6.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懂得我们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树立爱岗敬业、报效国家的价值观念。六、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理解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上积极思考,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在劳动和奉献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情况,在分享好方法、贡献“金点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况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认真学习他人分享的“金点子”,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观察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整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目标意识,价值观念,知道树立正人生目标和态度并努力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人偶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也是每个公民为实现中国梦应有的责任。自觉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综合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进行评价学生能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认识和完善自己,能否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编织人生梦想,能否认垸成课后作业。教师课后作业评价七、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的教学,把单元内容结构化。据此,设计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图。八、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一)设计单元大任务首先,结合单元大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然后参考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到单元大任务本身也承载着评价的功能,经过推敲和思考,最终确定本单元大任务。即:采访校园内外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从选择职业的原因、从业需要的知识能力、从业中印象最深的事、是否打算继续从事这份工作及原因、对我的启发等,做好详细记录,并在班级交流。大任务聚集本单元内容,学生可以用第十一课的“确立人生目标”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要求,调查人生目标的重要意义。学生还可以用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中学习到的内容,调查被采访人如何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端正人生态度。学生还可以用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中学习到的知识,宣传劳动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还能把自己规划的“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向同学展示,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单元大概念。(二)创设单元大情境本单元的单元大情境是结合着单元大任务来进行创设的,是结合着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展的“采访身边不同职责的人,明确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活动来进行设计的。本单元创设出的大单元大情境是:在本学期,学校开展以“采访身边不同职责的人,明确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为主题的调查采访活动,学生们以调查采访的形式,围绕“怎样确立人生目标?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准确参与活动。单元的大任务围绕实现人生价值为题进行调查采访,大情境围绕大任务创设的是开展调查采访活动,在调查采访活动的大情境下围绕核心问题将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成任务群,即不同主题的调查采访,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准备调查采访的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意识。十、大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单元作业第1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自己的实际,规划出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单元大任务:全班组成若干调研小队,采访校园内外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做好详细记录,并在班级交流。采访记录:采访对象及职业选择这份职业的原因从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等从业中印象最深的事是否打算继续从事这份工作及原因对我的启发第2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第3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内容,以“人生态度”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第4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的事例,并与同学交流启示。第5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古今中外通过人民的辛勤劳动取得的成就,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第6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以“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第十三课 实现人生价值第一节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统编版)七年级上七年级上册1、开启初中生活2、正确认识自我少年有梦成长的时空珍爱我们的生命追求美好生活4、幸福和睦的家庭5、和谐的师生关系8、生命可贵9、守护生命安全11、确立人生目标12、端正人生态度13、实现人生价值3、梦想始于当下6、友谊之树常青7、在集体中成长10.保持身心健康整体脉络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确立人生目标追求美好人生端正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探问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单元结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道德修养 责任意识01认识劳动的价值,能够常尚劳动.尊重劳动者。02明确青少年要承担的历史重任。03增强接力奋斗的行动力,主动承担历史重任。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万里长城、都江堰、故宫、大雁塔,每一项成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今天的中国人民也创造了诸多辉煌,港珠澳大桥、C919国产大飞机、“复兴号”高铁、空间实验室……新知导入《我和我的祖国》由真实故事改编,整部电影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开幕、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历史事件,演绎了七组普通人与国家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思考: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怎样实现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一:认识人生价值探究新知探究新知含义: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途径: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知识小结探究与分享人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为什么他们会笑的如此开心?因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一般来说,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劳动的意义(重要性):活动二:劳动的重要性探究新知各行各业的风采探究新知说一说你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探究新知在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人员中,既有安全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有普通一线工人,既有医院副院长,也有耕耘在三尺讲台的教师。思考:这些人的劳动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科学家航天员农民环卫工人相同点:都是劳动、是为国家做贡献;不同点:工种不同、学历不同、技术不同、贡献不同。探究新知小辩论:正方:劳动不分贵贱,都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反方:只有做出巨大贡献取得重大成就的劳动才有意义探究新知知识小结: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探究新知探寻身边美丽思考:你的父母从事什么职业?你为他们的职业感到骄傲吗?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从事不同的劳动,但是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探究新知看图片,谈感受:劳动有什么重要作用?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探究新知| 合作研学 |你参加过哪些劳动?谈谈在劳动中的感受和体会。探究新知相关链接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马克思认为,通过自己的劳动,人们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也改变了人的社会关系,塑造了人的本质。提升了人的能力。探究新知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如何把中国梦变成现实?探究新知畅想未来2035年的你将会从事什么职业?怎样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呢?为了成就2035年的你,现在的你要做些什么呢?探究新知板书设计认识人生价值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劳动的重要性课堂练习1. 人生的价值是通过 创造的。( )A.成功 B.劳动C.事业 D.金钱B课堂练习2. 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B.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C.人通过劳动只能创造物质财富。D.人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C课堂练习3. 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尺度的是( )A.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B.一个人所取得的伟大成就C.一个人的家庭条件D.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A课堂练习4. 高级技师洪家光一直忙碌在生产一线,通过干活、带徒、创新、突破……以车工的身份获得“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殊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劳动实践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 ②国家发展需要不同岗位的劳动者③脑力劳动者贡献大于体力劳动者 ④实干精神是创造美好未来的支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5. 劳动课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从中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劳动的价值。作为中学生( )①要尊重劳动,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②要明确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③要弘扬勇于创新、精益求精、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④要知道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遵守劳动纪律的权利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A课堂总结今天我们探究了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知道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人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自觉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怀,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业布置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搜集古今中外通过人民的辛勤劳动取得的成就,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 第四单元 13.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 【大单元整体教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单元整体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