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上第二单元作业(中等难度)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存在紧密的联系。下列属于合理利用“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解释的是( )A.沙漠植物的根扎得很深,利于根对有机物的吸收B.植物的叶表皮无色透明,利于外界光线透入C.心脏的左心室壁较厚,利于将血液泵入心房D.肾小管外布满毛细血管,利于对尿素的重吸收2.小林将下列4种生物分成甲类和乙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甲类 猫、鸽子乙类 蚊子、蜜蜂A.是否有生命 B.是否有脊柱C.是否有翅 D.是否有羽毛3.如图为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若从像A变成像B,需进行以下操作( )①低倍镜换成高倍镜②玻片向右下移动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了④转动细准焦螺旋A.①②④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①③④4.杉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某同学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杉叶藻小叶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杉叶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B.在视野丙中有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C.图中若转动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③D.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如图戊,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5.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以下几种单细胞生物中,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A.酵母菌 B.衣藻C.变形虫 D.大肠杆菌6.小金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平面镜对光B.图乙是给洋葱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可用碘液或红墨水C.若要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图丙中的镜头组合②和③D.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7.报道称,2024年4月广西发现了新物科——“安东岭鳅”。它生活在极暗环境中,眼睛退化,鳞片脱落,用鳃呼吸。“安东岭鳅”属于(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D.鱼类8.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后,通过调节②来使物像更清晰B.乙图在清晰物像的视野中,②的细胞比①小C.丙图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洋葱表皮细胞9.海曙区龙观乡拥有原生态极好的深山峡谷环境,水汽丰沛,是许多蕨类植物生长的理想家园,比如尾叶稀子蕨(如图)。下列关于尾叶稀子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单子叶植物B.没有根,只有茎和叶C.通过自花传粉进行繁殖D.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10.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 )A.皮肤内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一样的B.如果表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C.在真皮内分布着感觉神经末梢D.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1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针对现象甲,换成平面镜,可使视野变明亮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12.生物体的结构往往决定了其功能。下列列举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不吻合的是( )选项 结构 功能A 精子有尾,能游动 与卵细胞结合、受精B 羊膜囊内充满了羊水 减少震动对胚胎发育的影响C 小麦花的柱头成羽毛状 吸引昆虫,完成传粉D 玉米种子内有胚乳 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A.A B.B C.C D.D1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功能的是( )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 D.结缔组织14.2024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其形象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蟒蛇身、蜥蜴、鹰爪、鹿角、鱼鳞等。下列四种动物按胚胎发育方式不同于其他三种的动物是( )A.老鹰 B.蜥蜴 C.梅花鹿 D.鲤鱼15.如图,斑嘴鸭属于冬候鸟,是鸟纲、鸭科的鸭类动物。下列动物与斑嘴鸭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蝙蝠 B.鸵鸟 C.扬子鳄 D.海豹16.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后,要求同学们回家也制作一张简易检索表,将:鳄鱼、蜗牛、鸽子、蝗虫、草鱼进行分类。小明同学制作的检索表如表所示,R和M分别对应的动物是( )a 无脊帷骨…………………………21b有脊椎骨…………………………32a身体分节,有外骨骼……………R2b身体不分节………………………S3a卵生,体温不恒定………………43b卵生,体温恒定…………………P4a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Q4b 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MA.蜗牛鳄鱼 B.蝗虫鳄鱼 C.蝗虫鸽子 D.草鱼鸽子17.支原体肺炎是由单细胞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疾病,初期可用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会黏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吸取养料。以下对肺炎支原体的判断错误的是( )A.肺炎支原体一定具有细胞膜B.肺炎支原体可能具有叶绿体C.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会产生反应D.肺炎支原体会在呼吸道内生长繁殖18.1897年德国植物学家普费弗发现植物细胞中有一种结构,有些物质可通过它,另一些物质几乎完全不能通过它,则该结构很可能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19.两栖爬行动物调查队在浙江省庆元县发现一种新物种——长肢林蛙(如图)。长肢林蛙属于(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20.小科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内容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物像偏左方——向左移动玻片B.物像太小——换用凹面反光镜C.视野较暗——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D.物像不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二.填空题(共20小题)21.下列植物中,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具有网状叶脉的植物是 。22.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1﹣3 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A.1脊椎动物、2 爬行动物、3 哺乳动物B.1孢子植物、2 苔藓植物、3 蕨类植物C.1无脊椎动物、2 裸子植物、3 被子植物(2)如图2所示,是同学对扬子鳄、绿孔雀、珙桐和亚洲象四种生物进行分类,设计的二歧式检索表,则2a的方框中应填上 (填数字或字母)。23.观察草履虫时,一般用滴管在培养液 (选填“上”、“中”或“下”)层吸取一滴,滴在载玻片上。若草履虫游动太快,可在液滴上放少量 。24.动物的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25.小明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要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相关问题:(1)各标号所示部位名称。3 ,6 。(2)如图1所示: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如图2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B.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26.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2)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炒西红柿时,会有汁水流出,这些汁水主要是 。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绿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变成了绿色。这是因为煮沸后破坏了细胞的 (填序号和结构名称)。27.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熊猫体细胞的是 (填“甲”或“乙”)图。(2)图中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填字母),西瓜汁来自于植物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3)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填字母)有关。(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说明生物具有 的基本特征。28.下列四种是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蔬菜:①青菜②萝卜③马铃薯④西红柿。(以下前3个空格请填序号)其中主要食用根的是 ;主要食用其茎的是 ;双子叶植物是 ,判断理由是它们的根系都是 。29.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A、B、C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C指的是 多样性。(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 多样性造成的。30.瑞安2019年开始在海边滩涂种植海水稻,海水稻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稻米颜色呈胭脂红。海水稻的结构层次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信息,海水稻属于的植物类别是 (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2)①主要表示细胞 过程,你的判断理由是 。(3)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31.科学研究证实,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按照这个速度,现有的物种中有一半将在本世纪灭绝,这将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中的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关于多样性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为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B.应完全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将生物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属于移地保护E.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不需要保留下来3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2)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 结构中。(3)决定生物形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结构中。(4)植物细胞大多具有一定的立面体结构,这与细胞内具有 结构有关系。(5)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与细胞内具有 (填数字)结构有关系。(6)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动现象,她发现细胞质围绕着液泡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 时针。33.中国人相貌的主要特征是皮肤呈 色,鼻较低,头发黑色,为黄色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属于 个物种。34.小童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可以用 (选填“大”或“小”)光圈来调节进光量。光圈换好后视野范围 (填“改变”或“不变”)。(2)小童在制作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再将洋葱内表皮放入展平;最后用 (填试剂名称)进行染色。(3)如果在观察时需要将视野甲转变成视野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①调节光圈②转动转换器③转动粗准焦螺旋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移动装片(4)实验时发现镜头上沾有污物,要用 擦拭。A.纸巾B.纱布C.擦镜纸D.作业纸35.下列分别是麻雀、衣藻、草履虫、蝙蝠4种生物,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但衣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衣藻细胞中具有 。(2)麻雀和蝙蝠都会飞行,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这是因为蝙蝠具有 的特点。36.判断如图植物是否是双子叶植物,并说明判断理由:该植物 (选填“是”或“不是”)双子叶植物.判断理由是: .37.小江同学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植物装片的实验:(1)载物台上有待观察的装片时,应用 固定于适当的位置。(2)若观察到目标细胞在视野左上方,为了使目标细胞处于视野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3)若某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最明显的现象是细胞核中出现 。38.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根据他们 来进行分类的。39.“琼琼”“底底”“莲莲”是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由三只灵动的机器人组成。名字由来,自有深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融合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机器人我们不认为它是生物,因为它不具有 。40.镇海棘螈(如图)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一般栖息于沿海丘陵地区山脚旁以及阴暗潮湿土质松软的泥土或石隙中。镇海棘螈分布区狭窄,文献记载50年间共计发现50尾。其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请回答:蝾螈和青蛙一样都属于 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而成体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兼用皮肤呼吸。三.实验探究题(共20小题)41.小科同学在实验室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小科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甲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图甲步骤④中用滴管滴加的液体是 。(3)小科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如图乙所示,解决的对策是 。(4)图丙是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下列关于从视野—到视野二操作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A.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B.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向左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D.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42.洋葱为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有浓绿色圆筒形中空叶子,花为伞形花序,呈白色,由数百朵小花组成,如图甲。小宁想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小宁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乙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步骤④中用滴管滴加的液体是 。(3)图丙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填序号)(4)图丁是小宁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下列是从视野一到视野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B.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D.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5)进行上述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16×”目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40×”物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 上。43.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下面请你完成以下实验:(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上皮细胞;③把上皮细胞均匀涂抹在水滴中;④盖上盖玻片;⑤染色。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有明显错误,请你改正 。(3)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④看到物像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一③D.①→④→③→②(4)使用图2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 。A.1、3、5B.2、4、6C.2、3、5D.2、4、5(5)如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B.移动装片,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6)A同学由于操作不规范,在视野中观察到物像如图4。请分析说明A同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7)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5,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应是 。(8)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提高视野亮度? 、 (写两种方法)。(9)A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呈现多面体的形状,乙同学分析这是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中的 结构,乙同学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中还有 结构是口腔上皮细胞所没有的。44.孙悟同学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用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孙悟同学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操作步骤图,请你排列好正确的顺序: 。(2)孙悟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观察到细胞有很多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的小体——叶绿体,如图2,并且同时发现叶绿体在视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流动。她想: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呢?请你帮她回答: 。(3)下列是孙悟同学观察时使用四种不同目镜和物镜组合,哪一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目镜和物镜组合 目镜 物镜A 5× 10×B 16× 40×C 5× 40×D 10× 40×(4)图3是孙悟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再使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所作的细胞模式图,其中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图中的 (填序号)。45.小科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观察”的实验。(1)图A是小科准备的部分实验材料,除此之外,还需要的器材有:洋葱、刀片、水、碘液、 等。(2)以下四图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3)在本实验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用 进行染色。(4)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图C视野。若视野中细胞的放大倍数是N,目镜的放大率是M,则物镜的放大率是 。46.某班同学进行临时装片制作,并制作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 。(2)图甲中,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A到D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 (填序号)。(3)图乙是小科用橡皮泥制作植物细胞示意图,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不完整,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根据评价指标,小科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47.如图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是植物细胞。在制作有甲细胞的装片时,载玻片上应滴一滴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D] 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将细胞和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的,控制着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3)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找到要观察的物像,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可调节显微镜的[3] 。(4)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某同学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5)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看到的图像是 。A.qB.dC.pD.b(6)如图①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将显微镜物镜由原来的10×换成了40×,那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要将视野中如图②所示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7)如图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A.1、3、5B.2、4、6C.2、3、5D.2、4、5(8)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视野内有一物体做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9)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如果发现光线过强,应进行的操作是: 来减小亮度。A.改用大光圈B.改用平面镜C.改用小光圈D.关掉所有灯48.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应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回答问题:(1)“若一个载玻片上印有“9>6”的图样,则小应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2)小应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已找到清晰的细胞a,为进一步观察,他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发现细胞a的物像不见了,若要找到细胞a,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A.换用低倍镜B.调节反光镜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3)用显微镜观察一个正方形的细胞,显微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10×”,通过一定的测量观察到的细胞面积为0.09cm2,则细胞的实际面积为 mm2。49.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兴趣小组的小青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实验桌上摆放了三瓶试剂:①清水:②0.9%的生理盐水;③稀碘液。小青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2)装片制作完成后,将显微镜对好光,然后放上装片进行观察,首先在视野中观察到如图1所示物像,可能是图2中哪个步骤的不规范引起的 ,接下去小科该如何进行操作?(3)图3中,当目镜不变,物镜由①换成②时看到的细胞数目 。50.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图丙、图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 。(2)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其目的是为了避免 。(3)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时,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4)如果想将视野中的像移至右上方,应该将装片往 方移动。51.小乐制作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回答问题:(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如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在给如图乙所示的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应将亚甲基蓝溶液 (选填字母)。A.滴在a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滴在a处,吸水纸放置在b处C.滴在a和b处,将装片左右晃动(2)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因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较高,观察时最好将视野调暗些。在“对光”操作时可以 (写出1点)。②若视野中的物像从图丙转为图丁所示,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按序填写字母)。a.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c.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d.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52.洋葱为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有浓绿色圆筒形中空叶子,花为伞形花序,呈白色,由数百朵小花组成,如图甲,小昌想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小昌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乙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步骤④中用滴管滴加的液体是 。(3)图丙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物像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填序号)(4)图丁是小昌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下列是从视野一到视野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向右移动装片,转动物镜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B.向右移动装片,转动物镜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向左移动装片,转动物镜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D.向左移动装片,转动物镜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53.小科同学进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图一是他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图三是用图二器材观察到的视野。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小科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装片中出现气泡,可能是图中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当导致的。(2)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首先要用 (选填“低”或“高”)倍物镜,在视野中找到要观察的物像。(3)小科在视野中观察到如图三污点“甲”,他尝试判断该污点的位置:先移动装片,若发现污点与装片的移动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说明污点在装片上,若污点不动,再转动物镜及目镜作进一步判断。(4)将图三中的污点擦去后开始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请选出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排序: 。若视野偏暗,则应该选用 (填“平面镜”或“凹面镜”)。①换用高倍物镜②向左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③向右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④转动粗准焦螺旋⑤转动细准焦螺旋54.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填序号).(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 .(可以多选)①大光圈②平面镜 ③小光圈④凹面镜(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上.(4)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应是 A.┣B.┫C.┳D.┻(5)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2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6)两种临时装片观察后,他们发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 和 ,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这些结构.(7)下面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操作步骤:①盖上盖玻片 ②把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涂几下 ③取一根牙签在漱过口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几下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⑤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其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55.下列是小峰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遇到的情形,请你一起回答:(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如图1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2)显微镜的目镜不变,物镜由“10×”转换成“40×”,视野范围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 。A.变小、变亮B.变小、变暗C.变大、变亮D.变大、变暗(3)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 。56.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下面请你完成以下实验。(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一般有五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上皮细胞:③把上皮细胞均匀涂抹在水滴中④盖上盖玻片⑤染色。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时,牙签平贴在口腔内壁,沿 (选填“同一方向”“上下来回”)轻刮几下。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2)在正确操作显微镜后,视野中找不到细胞,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①未在口腔内壁上刮取细胞②刮取的细胞太少了③刮取细胞后,涂抹不均匀④未染色(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 。57.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世界上共有1300万~1400 万个物种,下列是四类植物的特征资料以及部分动物的图片展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植物 根、茎、叶 花 果实 种子A + ﹣ ﹣ +B + ﹣ ﹣ ﹣C ﹣ ﹣ ﹣ ﹣D + + + +(1)B类植物用 繁殖。(2)根据四类植物的特征,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填字母)58.小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有如图1所示的操作:(1)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2)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图2所示的 。(3)如图3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4)如图4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正下方向右运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的叶绿体在液泡 运动(选填“正上方向左”、“正上方向右”或“正下方向左”)。59.请根据表中的两个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实验一: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实验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步骤 ①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②取材,并将材料放在水滴中展平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刮几下③盖盖玻片 ③将牙签上的碎屑涂在载玻片液滴中并分散开④染色 ④盖盖玻片⑤观察 ⑤染色⑥观察(1)请将实验一中的步骤①的具体操作写在横线上: ;(2)在实验一的步骤⑤中,观察到装片上有气泡,这是实验中第 步有问题;(3)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和 ;(4)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应该先用 (填“低倍”或“高倍”)镜观察。60.某校学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的实验,请回答:(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 ,目的是 。用 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这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物像更清晰。(2)盖盖玻片的具体操作是:先用镊子夹住盖玻片, ,然后慢慢放平。(3)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图所示。欲使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 方移动。转动转换器,换上40×物镜后可发现视野变暗且细胞数目 (填“变多”或“变少”或“不变”)。(4)如图是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正确排序是 。A.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先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D.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明亮的视野七上第二单元作业(中等难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存在紧密的联系。下列属于合理利用“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解释的是( )A.沙漠植物的根扎得很深,利于根对有机物的吸收B.植物的叶表皮无色透明,利于外界光线透入C.心脏的左心室壁较厚,利于将血液泵入心房D.肾小管外布满毛细血管,利于对尿素的重吸收【分析】(1)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腔。(2)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3)每个肾脏都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解答】解:A、沙漠植物的根扎得很深,利于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A错误。B、植物的叶表皮无色透明,利于外界光线透入,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B正确。C、心脏的左心室壁较厚,利于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C错误。D、肾小管外布满毛细血管,利于对葡萄糖、水分和无机盐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B。2.小林将下列4种生物分成甲类和乙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甲类 猫、鸽子乙类 蚊子、蜜蜂A.是否有生命 B.是否有脊柱C.是否有翅 D.是否有羽毛【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解答】解:由表格可知,猫和鸽子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蚊子、蜜蜂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如图为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若从像A变成像B,需进行以下操作( )①低倍镜换成高倍镜②玻片向右下移动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了④转动细准焦螺旋A.①②④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①③④【分析】要将物像A变成物像B,需进行的主要操作有: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解答】解: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③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再转动装转换器,将①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物像放大后会不够清晰,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故最后④转动细准焦螺旋,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杉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某同学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杉叶藻小叶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杉叶藻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B.在视野丙中有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C.图中若转动⑤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③D.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如图戊,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分析】图中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反光镜,⑤是粗准焦螺旋,⑥是细准焦螺旋。【解答】解:A、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杉叶藻是一种多年水生开花植物,说明杉叶藻是被子植物,A错误。B、在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这是气泡,可能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B错误。C、顺时针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要从侧面注视③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错误。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图戊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旋转180°,流动方向仍然是顺时针,D正确。故选:D。5.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以下几种单细胞生物中,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A.酵母菌 B.衣藻C.变形虫 D.大肠杆菌【分析】酵母菌属于真菌、衣藻属于植物、变形虫属于动物、大肠杆菌属于细菌。【解答】解:酵母菌、衣藻、变形虫体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体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选:D。6.小金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平面镜对光B.图乙是给洋葱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可用碘液或红墨水C.若要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图丙中的镜头组合②和③D.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分析】(1)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调焦、观察、收放和整理。(2)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解答】解:A.凹面反光镜使光线汇聚,因此观察时,光线较弱,可选用图甲中①反光镜的凹面,A错误。B.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或红墨水,染色的主要目的是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B正确。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较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③④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分别是①和④的组合,C错误。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丁中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玻片标本要往右下方移动,物像会移到视野中央,D错误。故选:B。7.报道称,2024年4月广西发现了新物科——“安东岭鳅”。它生活在极暗环境中,眼睛退化,鳞片脱落,用鳃呼吸。“安东岭鳅”属于(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D.鱼类【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解答】解:安东岭鳅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都用肺呼吸,故D符合题意。故选:D。8.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后,通过调节②来使物像更清晰B.乙图在清晰物像的视野中,②的细胞比①小C.丙图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洋葱表皮细胞【分析】图甲中①细准焦螺旋,②粗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解答】解:A、甲图中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后,通过调节①细准焦螺旋来使物像更清晰,错误;B、乙图中①物镜比②物镜短,①放大倍数小,②放大倍数大,因此,②的细胞比①大,错误;C、丙图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要使物像处在视野的中央物像应向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标本应向右下方移动,正确;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边缘黑,内部没有结构是气泡,错误。故选:C。9.海曙区龙观乡拥有原生态极好的深山峡谷环境,水汽丰沛,是许多蕨类植物生长的理想家园,比如尾叶稀子蕨(如图)。下列关于尾叶稀子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单子叶植物B.没有根,只有茎和叶C.通过自花传粉进行繁殖D.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解答】解:A、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不是单子叶植物,A错误。B、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C、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不能进行开花和传粉,C错误。D、尾叶稀子蕨属于蕨类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D正确。故选:D。10.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 )A.皮肤内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一样的B.如果表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C.在真皮内分布着感觉神经末梢D.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分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是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生发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解答】解:A、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皮肤内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不一样的,A错误。B、表皮内没有血管,如果只是表皮擦伤是不会出血的,B错误。C、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C正确。D、真皮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D错误。故选:C。1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针对现象甲,换成平面镜,可使视野变明亮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分析】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观察、整理和存放。其中的观察时要先目视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再注视目镜缓慢提升镜筒寻找物像。找到物像如果不太清晰,需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解答】解:A、甲的视野一片黑暗,这是对光的不准确造成的。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A错误;B、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乙视野中细胞位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B错误;C、丙视野物像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C正确;D、丁视野中的黑圈是气泡,这是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调用大光圈,也不能使黑圈消失,D错误。故选:C。12.生物体的结构往往决定了其功能。下列列举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不吻合的是( )选项 结构 功能A 精子有尾,能游动 与卵细胞结合、受精B 羊膜囊内充满了羊水 减少震动对胚胎发育的影响C 小麦花的柱头成羽毛状 吸引昆虫,完成传粉D 玉米种子内有胚乳 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A.A B.B C.C D.D【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解答】解:A、精子有尾,能够游动,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精子依靠它本身的运动,在输卵管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A正确。B、子宫的羊膜囊内充满了羊水,胎儿就生活在半透明的羊水中,羊水能够减少震动对胚胎发育的影响,B正确。C、小麦花是风媒花,依靠风力传粉,小麦花的柱头成羽毛状,便于粘附飘来的花粉,C错误。D、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所以玉米种子的胚乳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D正确。故选:C。1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功能的是( )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 D.结缔组织【分析】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动物的组织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名称 分布 功能 特征上皮组织 皮肤的表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呼吸道的表面等; 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肌肉组织 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 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结缔组织 如骨骼、血液 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分布广泛,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神经组织 如大脑皮层、脑、脊髓 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解答】解: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表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故选:C。14.2024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其形象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蟒蛇身、蜥蜴、鹰爪、鹿角、鱼鳞等。下列四种动物按胚胎发育方式不同于其他三种的动物是( )A.老鹰 B.蜥蜴 C.梅花鹿 D.鲤鱼【分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其它类动物没有。【解答】解:老鹰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类,鲤鱼属于鱼类,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梅花鹿属于哺乳动物,它的生殖方式是胎生。故选:C。15.如图,斑嘴鸭属于冬候鸟,是鸟纲、鸭科的鸭类动物。下列动物与斑嘴鸭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蝙蝠 B.鸵鸟 C.扬子鳄 D.海豹【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解答】解:蝙蝠、海豹属于哺乳动物,鸵鸟属于鸟类,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斑嘴鸭与鸵鸟同属鸟类,亲缘关系最近,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6.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后,要求同学们回家也制作一张简易检索表,将:鳄鱼、蜗牛、鸽子、蝗虫、草鱼进行分类。小明同学制作的检索表如表所示,R和M分别对应的动物是( )a 无脊帷骨…………………………21b有脊椎骨…………………………32a身体分节,有外骨骼……………R2b身体不分节………………………S3a卵生,体温不恒定………………43b卵生,体温恒定…………………P4a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Q4b 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MA.蜗牛鳄鱼 B.蝗虫鳄鱼 C.蝗虫鸽子 D.草鱼鸽子【分析】(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2)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蜗牛属于软体动物、鸽子属于鸟类、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草鱼属于鱼类。【解答】解:题干中的a无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如蝗虫和蜗牛。1b有脊椎骨,属于脊椎动物,如鳄鱼、鸽子和草鱼。2a身体分节,有外骨骼,是节肢动物的特征,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因此,R是蝗虫。2b身体不分节,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因此,S是蜗牛。3a卵生、体温不恒定,蝗虫、鳄鱼、草鱼和蜗牛都具有此特征。3b卵生、体温恒定是鸟类的特征,如鸽子,因此,P是鸽子。4a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鱼类具有此特征,因此,Q是草鱼。4b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题干中的鳄鱼具有此特征,因此,M是鳄鱼。故选:B。17.支原体肺炎是由单细胞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疾病,初期可用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会黏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吸取养料。以下对肺炎支原体的判断错误的是( )A.肺炎支原体一定具有细胞膜B.肺炎支原体可能具有叶绿体C.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会产生反应D.肺炎支原体会在呼吸道内生长繁殖【分析】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解答】解:A、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一定具有细胞膜,A正确;B、肺炎支原体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营养方式为异养,不含叶绿体,B错误;C、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对抗生素会产生反应,C正确;D、肺炎支原体会在呼吸道内生长繁殖,D正确。故选B。18.1897年德国植物学家普费弗发现植物细胞中有一种结构,有些物质可通过它,另一些物质几乎完全不能通过它,则该结构很可能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分析】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的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内。【解答】解: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资料中有些物质可通过它,另一些物质几乎完全不能通过它,则该结构很可能是细胞膜。故选:A。19.两栖爬行动物调查队在浙江省庆元县发现一种新物种——长肢林蛙(如图)。长肢林蛙属于(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成体与幼体有较大区别,属于变态发育。【解答】解:长肢林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可生活在陆地和水中,可判断,长肢林蛙属于两栖类,故B正确。故选:B。20.小科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内容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物像偏左方——向左移动玻片B.物像太小——换用凹面反光镜C.视野较暗——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D.物像不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分析】显微镜的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等结构组成。【解答】解:A、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物像偏左方,应向左移动玻片,A正确。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因此物像太小通常换用高倍物镜,B错误。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要提高视野亮度通常使用遮光器增大光圈或将反光镜转至凹面镜,C错误。D、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故物像不清晰时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20小题)21.下列植物中,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水稻、百合 ,具有网状叶脉的植物是 青菜、桃 。【分析】根据植物形态和结构的差别,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花瓣为3或3的倍数。如小麦、玉米等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两片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直根系,双子叶植物的花瓣为4、5或4、5的倍数,如花生、菜豆等都属于双子叶植物【解答】解:题干中:水稻、百合的种子一般有一片子叶,平行脉,须根系,因此属于单子叶植物;青菜、桃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为网状脉,直根系,因此属于双子叶植物。故答案为:水稻、百合;青菜、桃。22.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1﹣3 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A、B ;A.1脊椎动物、2 爬行动物、3 哺乳动物B.1孢子植物、2 苔藓植物、3 蕨类植物C.1无脊椎动物、2 裸子植物、3 被子植物(2)如图2所示,是同学对扬子鳄、绿孔雀、珙桐和亚洲象四种生物进行分类,设计的二歧式检索表,则2a的方框中应填上 3 (填数字或字母)。【分析】1、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2、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解答】解:(1)图1中,1包含2和3,2和3并列。A选择项中:1脊椎动物包含2爬行动物和3哺乳动物;B选项中:1孢子植物包含2苔藓植物和3蕨类植物,符合题图。而C中的1无脊椎动物,不能包含2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故填AB。(2)二歧式检索把同一类别的动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几个分支。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变温动物;绿孔雀是鸟类,属于卵生恒温动物;亚洲象是哺乳动物,属于胎生恒温动物;珙桐是被子植物。结合题图分析可知,2a是体温恒定,与3卵生、3b胎生关系密切,故2a的方框中应填上3。故答案为:(1)A、B(2)323.观察草履虫时,一般用滴管在培养液 上 (选填“上”、“中”或“下”)层吸取一滴,滴在载玻片上。若草履虫游动太快,可在液滴上放少量 棉花纤维 。【分析】草履虫是生物需要进行呼吸消耗氧气。【解答】解:培养液上层的液体与空气接触,因此在培养液的上层溶解的氧气多,下层溶解的氧气少。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故草履虫都集中在培养液的上层。若草履虫游动太快,可在液滴上放少量棉花纤维阻碍草履虫运动。故答案为:上;棉花纤维。24.动物的多样性包括 生物种类的 多样性、 基因的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的 多样性。【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故答案为:基因的;生物种类的;生态系统的;25.小明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要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相关问题:(1)各标号所示部位名称。3 反光镜 ,6 细准焦螺旋 。(2)如图1所示: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是 D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如图2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B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B.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分析】1、图中的显微镜的结构有1转换器、2物镜、3反光镜、4目镜、5粗准焦螺旋、6细准焦螺旋。2、有螺纹的为物镜,因此图1中①②为物镜,无螺纹的③④为目镜。【解答】解:(1)图三中1转换器、2物镜、3反光镜、4目镜、5粗准焦螺旋、6细准焦螺旋。因此,各标号所示部位名称。3 反光镜,6细准焦螺旋。(2)①②有螺纹为物镜,③④无螺纹为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即长的物镜②和短的目镜③,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而是位于视野的左边时,应向左边移动装片,图象才能向右边移动,从而移到视野的中央来。又由于图乙的物像比图甲的物像大,所以应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或是物镜。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时,图象会变得不清晰,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的图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故答案为:(1)反光镜;细准焦螺旋(2)D;(3)B。26.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图 甲 (选填“甲”或“乙”)。(2) 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炒西红柿时,会有汁水流出,这些汁水主要是 细胞液 。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绿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变成了绿色。这是因为煮沸后破坏了细胞的 D细胞膜 (填序号和结构名称)。【分析】观图可知:A是液泡、B是细胞质、C是细胞核、D是细胞膜、E是细胞壁。【解答】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细胞壁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2)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A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所以,炒西红柿时,会有汁水流出,这些汁水主要是细胞液。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把青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可见高温会破坏植物细胞的D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故答案为:(1)甲。(2)细胞;细胞液;D细胞膜。27.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熊猫体细胞的是 甲 (填“甲”或“乙”)图。(2)图中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C (填字母),西瓜汁来自于植物细胞的 液泡 (填细胞结构名称)。(3)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C (填字母)有关。(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说明生物具有 遗传 的基本特征。【分析】观图可知: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E液泡,解答即可。【解答】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乙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甲图是动物细胞(即熊猫细胞)结构模式图。(2)(3)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西瓜汁来自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这与细胞结构中的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有关。(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故答案为:(1)甲。(2)C;液泡。(3)C。(4)遗传。28.下列四种是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蔬菜:①青菜②萝卜③马铃薯④西红柿。(以下前3个空格请填序号)其中主要食用根的是 ② ;主要食用其茎的是 ③ ;双子叶植物是 ①②③④ ,判断理由是它们的根系都是 直根系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解答】解:下列四种是日常生活中常食用的蔬菜:①青菜②萝卜③马铃薯④西红柿。其中主要食用根的是②萝卜;主要食用其茎的是③马铃薯。双子叶植物是①青菜②萝卜③马铃薯④西红柿,判断理由是它们的根系都是直根系,一般双子叶植物具有直根系。故答案为:②;③;①②③④;直根系29.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A、B、C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C指的是 生态系统 多样性。(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 遗传(基因) 多样性造成的。【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答】解:(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因此,品种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由图可知,A指的是物种多样性;B指的是遗传(基因)多样性;C指的是生态系统多样性。(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遗传多样性造成的。故答案为:(1)生态系统;(2)遗传(基因)。30.瑞安2019年开始在海边滩涂种植海水稻,海水稻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稻米颜色呈胭脂红。海水稻的结构层次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信息,海水稻属于的植物类别是 被子植物 (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2)①主要表示细胞 分化 过程,你的判断理由是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3)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器官 。【分析】1、细胞分裂广生的新细胞出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2、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图中:A是受精卵;C是器官;①表示细胞分化;②表示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③表示多个器官构成植物体。【解答】解:(1)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里面,因此海水稻在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2)①表示细胞分化,因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3)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属于器官,水稻谷粒属于种子,所以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故答案为:(1)被子植物;(2)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3)器官。31.科学研究证实,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按照这个速度,现有的物种中有一半将在本世纪灭绝,这将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中的 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关于多样性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A.为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B.应完全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将生物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属于移地保护E.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不需要保留下来【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①就地保护: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②迁地保护: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③建立基因库: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④构建法律体系: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增强宣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力度。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解答】解: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这将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A错误;B.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B错误;C.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人口剧增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等,都会破坏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C正确;D.将生物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属于迁地保护,也叫易地保护,D错误;E.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加强保护,否则容易破坏生态平衡,E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C。3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叶绿体 。(2)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 液泡 结构中。(3)决定生物形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细胞核 结构中。(4)植物细胞大多具有一定的立面体结构,这与细胞内具有 细胞壁 结构有关系。(5)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与细胞内具有 1 (填数字)结构有关系。(6)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动现象,她发现细胞质围绕着液泡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 顺 时针。【分析】题图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质,3是细胞核,4是线粒体,5是液泡,6是细胞壁,7是叶绿体。【解答】解:(1)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2)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细胞的5液泡。(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4)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植物细胞大多具有一定的立面体结构,这与细胞内具有6细胞壁有关系。(5)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将水稻培养在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与细胞内具有1细胞膜有关系。(6)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但液体的流动方向不变,即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实际液体的流动方向一致。所以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动现象,她发现细胞质围绕着液泡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故答案为:(1)叶绿体;(2)液泡;(3)细胞核;(4)细胞壁;(5)1;(6)顺。33.中国人相貌的主要特征是皮肤呈 黄色或黄棕 色,鼻较低,头发黑色,为黄色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属于 同一 个物种。【分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解答】解:人根据肤色等划分,可以将人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但全世界所有的人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全世界的人在生物学上属于同一个物种。中国人相貌的主要特征是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鼻较低,眼睛呈棕色,头发又黑又直,脸型宽平,属于黄色人种。故答案为:黄色或黄棕;同一。34.小童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可以用 大 (选填“大”或“小”)光圈来调节进光量。光圈换好后视野范围 不变 (填“改变”或“不变”)。(2)小童在制作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清水 ,再将洋葱内表皮放入展平;最后用 碘液 (填试剂名称)进行染色。(3)如果在观察时需要将视野甲转变成视野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⑤②①④ (用序号表示)。①调节光圈②转动转换器③转动粗准焦螺旋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移动装片(4)实验时发现镜头上沾有污物,要用 C 擦拭。A.纸巾B.纱布C.擦镜纸D.作业纸【分析】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撕→展→盖→染。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①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②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③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像,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调节器)。【解答】解:(1)对光时如果视野较暗,应选择较大的光圈、反光镜的凹面来进行调节,光圈换好后视野范围不变。(2)小童在制作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清水,再将洋葱内表皮放入展平;最后用碘液进行染色。(3)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其步骤是:⑤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①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注意换用高倍镜后一定不要使用粗准焦螺旋,因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⑤②①④。(4)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C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故答案为:(1)大;不变;(2)清水;碘液;(3)⑤②①④;(4)C。35.下列分别是麻雀、衣藻、草履虫、蝙蝠4种生物,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但衣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衣藻细胞中具有 叶绿体 。(2)麻雀和蝙蝠都会飞行,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这是因为蝙蝠具有 胎生哺乳 的特点。【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解答】解:(1)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属于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衣藻细胞中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藻类植物。(2)蝙蝠虽然会飞行,但是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属于哺乳动物,不是鸟类。故答案为:(1)叶绿体。(2)胎生哺乳。36.判断如图植物是否是双子叶植物,并说明判断理由:该植物 是 (选填“是”或“不是”)双子叶植物.判断理由是: 叶脉是网状叶脉,花瓣数是5 .【分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茎中的维管束是散生的,不排列成圈.若排列成圈,则排列成两圈或两圈以上,且无形成层,故不能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属有限维管束(封闭维管束),因此单子叶植物的茎不能任意增粗;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直根系,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茎中的维管束成环状排列,即排列成圈,且有形成层,能够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属无限维管束(开放维管束),因此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解答】解:图中的花的叶脉是网状叶脉,花瓣数是5,因此是双子叶植物故答案为:是;叶脉是网状叶脉,花瓣数是5.37.小江同学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植物装片的实验:(1)载物台上有待观察的装片时,应用 压片夹 固定于适当的位置。(2)若观察到目标细胞在视野左上方,为了使目标细胞处于视野中央,应向 左上方 移动装片。(3)若某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最明显的现象是细胞核中出现 染色体 。【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与安放;2、对光;3、观察;4、整理与存放。(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解答】解:(1)安放装片时,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要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显微镜成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若观察到目标细胞在视野左上方,为了使目标细胞处于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3)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明显的现象是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故答案为:(1)压片夹。(2)左上方。(3)染色体。38.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根据他们 体内是否有脊柱 来进行分类的。【分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解答】解: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故答案为:体内是否有脊柱。39.“琼琼”“底底”“莲莲”是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由三只灵动的机器人组成。名字由来,自有深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融合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机器人我们不认为它是生物,因为它不具有 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物的特征;机器人不能生长、生殖、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不能形成和排出废物、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等,它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故答案为:生物的特征。40.镇海棘螈(如图)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一般栖息于沿海丘陵地区山脚旁以及阴暗潮湿土质松软的泥土或石隙中。镇海棘螈分布区狭窄,文献记载50年间共计发现50尾。其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请回答:蝾螈和青蛙一样都属于 两栖 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而成体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肺 ,兼用皮肤呼吸。【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解答】解:镇海棘螈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黏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生殖发育过程离不开水。成体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因此C错误。故答案为:两栖;鳃;肺。三.实验探究题(共20小题)41.小科同学在实验室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一起完成以下问题:(1)小科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甲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④③①② 。(填序号)(2)图甲步骤④中用滴管滴加的液体是 清水 。(3)小科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如图乙所示,解决的对策是 用铅笔橡皮按压盖玻片,将气泡赶出 。(4)图丙是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下列关于从视野—到视野二操作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D 。(填字母编号)A.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B.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向左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D.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展、盖、染,解答即可。【解答】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地的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所以题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③①②。(2)步骤④是滴水步骤,滴加清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便于观察。(3)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如图乙所示,可能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解决的方法是可以用铅笔(或用镊子轻压)按压盖玻片,将气泡赶出。(4)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而是位于视野的左边时,应向左边移动装片,图像才能向右边移动,从而移到视野的中央来。又由于图乙的物像比图甲的物像大,所以应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或是物镜,换物镜时由于物镜在转换器上。当由放大倍数小的物镜或目镜换成放大倍数大的物镜或是目镜时,图像会变得不清晰,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的图像。因此图丁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一到视野二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正确。故答案为:(1)④③①②。(2)清水。(3)用铅笔按压(或用镊子轻压)盖玻片,将气泡赶出。(4)D。42.洋葱为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有浓绿色圆筒形中空叶子,花为伞形花序,呈白色,由数百朵小花组成,如图甲。小宁想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小宁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乙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④③①② 。(填序号)(2)步骤④中用滴管滴加的液体是 清水 。(3)图丙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①④ 。(填序号)(4)图丁是小宁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下列是从视野一到视野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D 。A.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B.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D.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5)进行上述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16×”目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40×”物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 物镜 上。【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展、盖、染,解答即可。【解答】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地的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所以题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③①②。(2)步骤④是滴水步骤,滴加清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便于观察。(3)图丙中,①②无螺纹为目镜,③④有螺纹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选择物镜最短的镜头和目镜最长的镜头,即①④组合。(4)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而是位于视野的左边时,应向左边移动装片,图象才能向右边移动,从而移到视野的中央来。又由于图乙的物像比图甲的物像大,所以应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或是物镜,换物镜时由于物镜在转换器上。当由放大倍数小的物镜或目镜换成放大倍数大的物镜或是目镜时,图象会变得不清晰,这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的图象。因此图丁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一到视野二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正确。(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就在玻片,不动就不在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16×”目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40×”物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物镜上。故答案为:(1)④③①②。(2)清水。(3)①④。(4)D。(5)物镜。43.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下面请你完成以下实验:(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上皮细胞;③把上皮细胞均匀涂抹在水滴中;④盖上盖玻片;⑤染色。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有明显错误,请你改正 将“滴一滴清水”改为“滴一滴生理盐水” 。(3)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B 。①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④看到物像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一③D.①→④→③→②(4)使用图2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 C 。A.1、3、5B.2、4、6C.2、3、5D.2、4、5(5)如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两个视野,从视野甲到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B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B.移动装片,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6)A同学由于操作不规范,在视野中观察到物像如图4。请分析说明A同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7)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5,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应是 逆时针 。(8)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