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升九暑假语文衔接练习九上文言文预习之醉翁亭记(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升九暑假语文衔接练习九上文言文预习之醉翁亭记(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上文言文预习之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简介】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三苏)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庆历五年春,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 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荫,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 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练习】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
1.本文作者 (1007—1072),字 永叔 ,号 ,晚年又号 ,北宋 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 , 表现 。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3.名之者谁( )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5.觥筹交错。( ) 6.已而夕阳在山 ( )
7.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8.得之心而寓之酒。( )
9.佳木秀而繁阴。( ) 10.伛偻提携。( )
11.杂然而前陈者 。( ) 12.宴酣之乐。( )
13.苍颜白发。(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9.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20.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非丝非竹 无丝竹之乱耳 B、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野芳发而幽香 舜发于畎亩之中 D、锦鳞游泳 滁人游也
21.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若夫: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夫”读为“fū”)
B.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香)
C.泉香而酒洌 (洌:清洌)
D.伛偻提携 (伛偻:驼背,指老人)
2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B.佳木秀而繁阴。(美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C.风霜高洁。(天气晴好,霜露洁白。)
D.颓然乎其间。(精神不振地坐在人群中间)
2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用分述总收之法,条理清晰。
B.第三段“太守醉”是全段的核心,前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都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C.第四段是一幅生动的滁州风俗画,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侧面显示了娱情山水的景象。
D.“朝而往,暮而归”中两个“而”字在朗读时均应轻读。
24.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25.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比较阅读。
(一)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2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1)阴翳: (2)谓:
(3)尝: (4)然则:
27.翻译下列句子。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8.《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
29.“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什么?“为”的意思是什么?文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30.联系所学课文,写出下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下联 。
31.《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二)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自《醉翁亭记》)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选自《五柳先生传》)
32.解释加点字词。
(1)造饮辄尽 (2)环堵萧然
(3)翼然临于泉上 (4)得之心而寓之酒
33.翻译句子。
(1)因以为号焉。
(2)故自号曰醉翁也。
34.用文中句子填空。
(1)《五柳先生传》中能概括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句子是:
(2)《醉翁亭记》中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是:
35.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1)五柳先生 :
(2)醉翁:
1.欧阳修 醉翁 六一居士 文学
2.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 作者政治理想以及 旷达情怀
3. 命名 4.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5.交相错杂 6.不久 7.茂盛的样子 8.寄托 9.茂盛、繁茂 10.驼背,这里指代老人 搀扶,指小孩 11.在面前 12.尽兴地喝酒 13.脸色苍白14.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
15.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16.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
17.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18.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秋霜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象。
19.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20.A 21.A 22.D 23.C
24.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
25.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或: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26.(1)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2)为,是 (3)曾经 (4)既然这样,那么
27.(1)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享受他自己的乐趣。(2)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8.苏轼《水调歌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韩愈《马说》等。
29.迁客骚人 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 “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30.示例: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31.相同的方面:《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不同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32.解释加点字词。
(1)到、往 (2)墙壁 (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寄托
33.(1)因而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2)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34.(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环滁皆山也。
35.(1)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忘怀得失)
(2)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表达与民同乐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