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标要求: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重点: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难点: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基础知识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①农业机械现代化原因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特点 美国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是大、中、小型相结合②杂交育种技术进步美国 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墨西哥 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菲律宾 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2)畜牧业现代化: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3)渔业现代化①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②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③养殖种类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现代粮食储备技术①成就: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②趋势: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自动化和智能化。(2)食品的保存和冷藏:冷冻食品加工、储存和冷链物流产业发展。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饥饿与粮食安全①背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②对策: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2)食品安全①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食品添加剂。②应对:制定法律法规,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知识拓展1.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是萌发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的发达农业。其主要特征是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由顺应自然变为自觉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由凭借传统经验变为依靠科学,成为科学化的农业,使其建立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把工业部门生产的大量物质和能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以换取大量农产品,成为工业化的农业;农业生产走上了区域化、专业化的道路,由自然经济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商品化、社会化的农业。2.冷链物流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达标检测1.粮食安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曾任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德华 萨乌马曾提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一具体目标( )A.解决了人类的粮食安全问题B.旨在确保粮食需求得到满足C.最大限度地稳定了粮食供应D.确保优质食物生产足够丰盛2.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公告明确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严格食品生产卫生规范。据悉,辣条原料主要为小麦和大豆,此前辣条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材料认为该类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 )①辣条厂家生产环境脏乱差②工人在辣条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③辣条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不够④原料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添加剂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从公报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6.06万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0.97万平方千米。各地调整和减少了低质、低效作物的种植,扩大了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的种植规模。受市场价格和大豆补贴政策影响,东北地区增加了大豆等作物的种植,豆类播种面积达到11.07万平方千米。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种植结构调整B.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D.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4.随着冷链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新鲜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反映出(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C.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