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 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标要求】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辩证认识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和进步性;能够通过文献资料和合作探究,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重点难点】
1.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与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与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2.难点:客观评价苏联模式(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借鉴意义)。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列宁主义的形成
1.条件
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阶级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组织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思想 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确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
(1)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知识点二 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1)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
(2)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2.过程:1917年11月7日,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成立苏维埃政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意义
(1)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2)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知识点三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3)内容: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4)作用: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时间 1921年3月
内容 ①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②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作用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模式”
(1)措施: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结果: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3)特点
(4)评价
积极性 ①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②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消极性 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达标检测
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列宁意在强调( )
A.俄国参加一战赢得各交战国政府的支持 B.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逐步明确
C.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 D.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2.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美苏争霸制约了苏联经济发展水平
B.苏联经济快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在
D.苏联为发展工业,向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3.列宁指出∶“巴黎公社做出了把来自下面的首创精神、独立性、放手的行动、雄伟的魄力和自愿实行的、与死套公式不相容的集中制互相结合起来的伟大榜样。我们的苏维埃走的也是这条道路。”据此可知( )
A.列宁借鉴巴黎公社践行民主集中制 B.两者都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
C.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革命性质一致 D.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4.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
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 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 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 D. 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
5.在列宁看来,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但社会主义国家并不一定要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取得胜利,俄国完全可以开辟自己的道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
A.社会主义适合在落后国家建立 B.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固定模式
C.列宁是最了解俄国国情的领袖 D.工业发达国家不易发生革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