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学案(无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学案(无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简介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主要外交成就。
主题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方针
(1)提出: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_______”三条方针。
(2)内容
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________________”,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________________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交。 ②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③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_________”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④1956年,中国与挪威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①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_________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②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 ①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④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思维点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
(1)国际形势上,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2)中美关系缓和。
(3)中国调整外交政策中的一些做法,采取务实的外交策略。
(4)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主题二 新时期的外交
1.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改革开放后
①调整:中国提出________________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②成就: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世纪之交
巩固周边关系 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建立伙伴关系 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2000年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 发起成立____________、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2.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
①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
②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___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3)成就
①与不同国家的合作关系
发达国家 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东亚、东南亚国家 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非洲国家 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②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________________、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③中国方案: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促进________________改革与完善。
习题巩固
1.冷战时期,中国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出了永不称霸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江泽民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习近平为解决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些说明中国外交( )
A.致力于加强同亚非拉各国的联系
B.促使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得以建立
C.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智慧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
2.(2023·湖北荆州)新中国成立初期,斯大林曾致电中国领导人:“要划出一块合适的地方来给我们建立一个橡胶种植园。”然而他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同意在海南岛上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但是我们建议你们提供必要的贷款、机器和技术援助,由我们自己来建立和经营这个橡胶园,我们将给你们运去橡胶,作为对你们这种帮助的报酬。这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 )
A.积极争取苏联援助以打破西方封锁
B.追随和配合苏联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不再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坚持“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3.在2004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60届会议上,中国第11次挫败西方一些国家的反华议案,在支持中国的28票中,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占26票,其中亚洲10国,非洲15国,拉美1国,其他两国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
A.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
B.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密切
C.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孤立
D.被世界多数国家所认可
4.1949年,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新中国建立后,与民主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则比较冷淡。1972年10月,中国与联邦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 )
A.使中国摆脱了外交孤立局面
B.推动了国际冷战局势的缓和
C.标志着“一边倒”政策的废止
D.受到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