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 学案(无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 学案(无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
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学习重点:
1)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
2)思想领域的变化
学习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和继续;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基础知识
1.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背景
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地位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矛头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把矛头指向中国
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社会 政治 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科技军事 非常落后
社会矛盾 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鸦片战争的概况
项目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打开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列强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直接)
时间 1840.6-1842.8 1856-1860年
双方 清政府与英国 清政府与英法等国
结果 (1)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2)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英、法、美三国从中国获得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1)1858年《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英法获取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权益;鸦片贸易合法化)。 (2)中俄《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俄方提出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
(2)经济:鸦片贸易合法化,协定关税损害中国关税主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地主阶级开始开眼看世界。
(4)社会性质: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近代以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演进
背景 表现
近代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 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 城市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5.开眼看世界
(1)背景:鸦片战争使部分先进中国人惊醒。
(2)概况
人物 活动 影响
林则徐 办译馆,集信息;译《四洲志》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魏源 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徐继畬 撰成《瀛寰志略》,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达标检测
1.有学者在评价某一侵略战争时认为:这一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由此可知,这一战争( )
A.使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B.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工具
2.据《清史稿》记载,英军损失最大的不是虎门之战,也不是定海之战和吴淞之战,恰恰是名气最小的海龄指挥的镇江之战,而参与镇江之战的清军将士已经世代在此驻守了近200年了,他们同自己的祖辈、父辈中的大多数人是在此地完成传宗接代的。这说明( )
A.清军在战争初期的准备不充分 B.地理位置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
C.乡土情结影响了官兵作战情绪 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步削弱
3.1840年《泰晤士报》报道林则徐的销烟为“暴力手段”,是“失败的”,“‘走私犯’和‘鸦片吸食者’被囚禁,虐待并施以酷刑”,“清政府官员是最罪恶的群体,他们默许纵容走私行为却可以逃避惩罚。”这些报道(  )
A.改变了之后中英关系的走向 B.对战争爆发起推波助澜作用
C.真实还原了中国的禁烟运动 D.揭示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落后
4.林则徐被称为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编译的《四洲志》是在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的基础上,进行精选并改正,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风气的作用。由此可知,《四洲志》( )
A.其核心思想是"中体西用” B.旨在警醒国民要变革图强
C.其价值体系被华夷观主导 D.利于促进国人对西方的认识
5.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后,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着重搜集时政、地理和法律等方面的资料,并汇编成册。这些做法(  )
A.增强了清政府的国防力量 B.受益于闭关自守政策
C.体现了开眼看世界的态度 D.得到了外国人的支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