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6单元《唱: 夜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6单元《唱: 夜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夜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音乐 《夜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以及其伟大的作品。
2.通过听辨欣赏,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力度变化,更好的感受并用忧伤的情感演唱歌曲。
3.了解歌曲中的变换拍子,能准确地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进一步欣赏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教学重点:对比《夜歌》、《如歌的行板》的旋律,感受相同的旋律。
教学难点:准确的掌握节奏准确,表达音乐情绪。能在聆听、演唱作品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畅谈春游导入。
师:“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也是写诗歌的季节”。
古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今有: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都可见人们对于春天的喜爱。
2.引出主题——音乐家,柴可夫斯基。
师:“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季节里,有一位音乐家同样也迎来事业上的春天,在他的作品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在演出之后大获成功,来自俄罗斯的音乐家在美国一炮而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音乐家柴科夫斯基。”
二、新授
1.介绍音乐家
师: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打动的可不只有美国人,我们中国的乐迷也亲切的称他为“老柴”,下面我们来看看老柴的音乐世界和他的作品。
2.图示介绍其音乐作品简列。
1840年童年的柴可夫斯基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学过多国语言,受到各种文化和音乐的熏陶,自幼便显现出了创作才能。但是他的父亲却不希望他把音乐作为他的职业,更希望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

23岁离开司法部的工作,投身音乐。

1876年才开启创作的黄金时期。

53年的生命历程里,创作了大量不朽名作如交响曲,芭蕾舞剧等等。
2.听赏《四小天鹅》片段。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世界名曲么?”
师:这首芭蕾舞剧《天鹅湖》至今是世界所有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3.音乐创作——介绍音乐家灵素素材
师:“这么多音乐作品,让我们不仅要问音乐家的灵感来源于何处?”
生回答。
师:“也许每个稍纵即逝的灵感如同那砸到牛顿的苹果,但在老柴看来灵感更像是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健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里状态。音乐家们不仅仅要有丰富情感的内心,更要有时刻聆准备听好音乐,捕捉好音乐的耐心。
4.你有创作的潜质么?聆听出音乐的不同么?下面大家和我一起来。
三、聆听音乐、感受创作。
1.音乐1——肖邦《夜曲》
音乐2——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
教师弹奏两段音乐并加之变化,感受音乐情绪,音乐速度,音乐力度对音乐感受的改变。
2.为诗歌配上音乐(出示画面)
师:“你能为歌曲选择一段适合的音乐么?
(情绪哀伤,速度慢,力度弱),
3学生朗读,师配钢琴伴奏。
4.揭示歌曲《夜歌》
四、学唱新歌。
1.仔细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
2. 1869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偶然听到泥水匠唱着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激发了创作灵感。后由于这首歌曲丰富的情感,又用于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3.找到音乐中不一样的拍号。(43 45 44拍)
4.变化拍子45拍的讲解,强调二分音符的时值,并看懂老师的指挥手势演唱。
5.跟钢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创作音乐的历史背景。
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
(图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11位纤夫的苦难代表了整个俄罗斯的苦难)
7.介绍同期中国国情,再次深情演唱。
师:“同时期,我国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也蒙受灾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平等条约,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内忧外患,人民也经历着剥削和压迫。
让我们一起随着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笔触,唱出歌中国之殇,民之痛。”
五、欣赏《如歌的行板》
1、四重奏欣赏
2、四重奏有哪些乐器组成(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3、提问视频中音乐的变化
(第二部分的色彩转变象征了光明和幸福的来临)
4.感受柴可夫斯基的悲剧音乐美,
5. 布置学生课后探索欣赏的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