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六单元 欢乐颂—走近贝多芬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六单元 欢乐颂—走近贝多芬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欢乐颂》——走近贝多芬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2、通过学习,理解齐唱、重唱、合唱的形式,能够分辨和区分其异同。
3、通过专心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乐章,了解贝多芬伟大而崇高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教学重点:
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
通过学唱歌曲《欢乐颂》,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命运交响曲》的视频。
提问:背景音乐叫什么名字?曲作者是谁?
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2、师生共同解说贝多芬的人生经历。
痛苦与欢乐交替的童年
刻苦学习的青年时期
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他对别人说:“是艺术挽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的使命完成之前,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3、简介《第九交响曲》以引出《欢乐颂》
①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贝多芬的经典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接下来请听老师带来的另一个作品,与命运比较有什么区别?你又能从中听出自己熟悉的旋律吗?
加入了人声——第九交响曲
熟悉的旋律——《欢乐颂》
②简介《第九交响曲》和《欢乐颂》
二、学唱歌曲
过渡语: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欢乐颂》。
1、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1)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庄重)
(2)这首歌什么风格?(庄严、神圣、富有宗教色彩的进行曲风格)
2、跟琴视唱歌谱
思考:歌曲的旋律行进有什么特点?节奏有什么特点?
上行级进和下行级进的对置
大量运用了X X X X的节奏型,一字一音,节奏铿锵有力、富有动感
3、填词演唱,解决难点
(1)跟伴奏演唱,你觉得哪里有困难?
划分4个乐句
(2)跟琴演唱,解决跨小节连线的难点(12、13小节),音准、节奏问题
演唱技巧:要用在连的基础上稍断开的演唱技巧
(3)跟伴奏演唱
4、力度是丰富演唱的要素之一,你想如何处理歌曲的力度?
找到歌曲高潮,用f,第一二乐句mf,第三乐句用p,以突出高潮情绪。
5、完整表演歌曲。
三、音乐欣赏
1、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片段。
思考:音乐中《欢乐颂》的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3次)
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
2、《第九交响曲》拓宽了当时交响曲的规模和范围,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雄伟颂歌。
四、实践活动
1、齐唱《欢乐颂》,与合唱比较,你觉得哪一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合唱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
2、小组创编:编排我们心中的《欢乐颂》。提示:可以改变演唱形式,可以变化演唱力度,可以加入节奏律动,可以加入朗诵……
五、小结
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5此鼓掌欢迎,而在当时,最显贵的皇族出场,也只许鼓掌3次。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耳朵已经全聋的贝多芬在台上“指挥”,听不到全场的喝彩。直到领唱的女低音拉着他转向观众时,他才突然感受到听众的热情。世界没有给贝多芬多少欢乐,但他却创造了无比欢乐的世界。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友谊的桥梁,是和平的纽带,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人类友爱的心声。让我们再次高唱《欢乐颂》,感受歌曲中热烈、庄严而神圣的情感,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