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 安全护我成长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安全护我成长”主题编排。主要由《生命最宝贵》《安全记心上》《心中的“110》这三篇组成。《生命最宝贵》是安全教育的前提,旨在让孩子体会生命来之不易,逐步意识到生命的保护不仅要靠父母,还要靠自己,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安全记心上》着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心中的“110”》从社会安全的角度,引导孩子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及能力。课标要求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学生对“生命”“安全”已经有了一定理解,知道生命是宝贵的,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策略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有着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安全教育。困难障碍:1.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常常精力充沛,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又缺乏自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比较容易“闯祸”。2.很多学校会进行安全教育,但是仅局限于交通安全、防火防盗、自我保护等具体操作的层面,并没有把安全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不可重来的角度来讨论安全的话题。3.三年级的小学生大多数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4.三年级的学生自主活动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却比较淡薄,不注意用电、用户安全,不注意交通安全、游泳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5.儿童属于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受心理和生理条件的限制,他们对周边的危险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弱,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人身伤害,他们的社会安全意识有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也有待增强。6.现实生活中,一些针对儿童违法犯罪的行为时有发生。突破措施:1.通过情景体验,来感受母亲孕育自己的艰辛,了解母亲付出的心血,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2.想象身体受伤后面临的诸多困难,遭遇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给家人带来的巨大创伤。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更应该爱护身体,珍惜生命。3.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明确平安出行的重要性。4.通过情景模拟,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明确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5.通过丰富的案例,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警惕性,例如独自在家时如何提高防范意识,遇到盗窃时又该如何机智处理。6.通过辨析几种情境,寻找正确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学生意外发生时的自救自护能力。单元目标 1.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逐步认识到保护好生命不仅要靠父母,还要靠自己,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2.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保持警惕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保护好生命不仅要靠父母,还要靠自己,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2.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3.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保持警惕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针对单元总目标,制定本单元总任务:1.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2.发现安全隐患,学会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3.懂得乐于助人,参与社会生活,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体会生命宝贵 保护好生命,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学会自护自救 学会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警惕人际交往安全 保持警惕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2 《生命最宝贵》 第一课时驱动性任务:同学们,12月13日是“国际生命日”,学校举办“探索生命奥秘”活动,需要同学们了解生命的形成、孕育、养育的过程。任务一:认识生命来之不易;任务二:了解生命的形成过程;任务三:了解妈妈怀孕的不容易;任务四:了解家人养育我们成长的不容易;第二课时驱动性任务:同学们,学校要评选“自护小明星”,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爱护自己,注意安全,并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自护。任务一:认识爱护身体的重要性)任务二:反思自己爱护身体的行为)任务三:发现不爱护身体的不便)任务四:明确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任务五:争做”自护小明星”,在生活中践行。)2 《安全记心上》 第一课时:驱动性任务:同学们,学校安全科正在招募“小安全员”宣讲安全知识,要求了解交通、防溺水、防火灾等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技能。任务一:发现身边的不安全因素 任务二:通过行为辨析、情境模拟等知交通规则。任务三:通过情境模拟用交通规则劝导。 任务:学习防溺水知识,掌握防溺水技能。任务四:人人争当安全宣传员,自己懂安全知识,并学会分享给身边人。第二课时驱动性任务:同学们,学校安全科正在招募“小安全员”宣讲安全知识,要求了解交通、防溺水、防火灾等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技能。任务一:了解防火基本知识。任务二:通过情境模拟等知火警电话拨打要求。任务三:通过游戏比拼掌握放火自救技能。任务四:学会用防火灾知识,避免生活中火灾的发生。任务五:人人争当小安全员,巩固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安全等。2 《心中的“110》 第一课时驱动型任务:同学们,新闻时常报道一些被陌生人骗的例子,最近学校开展的“心中的110”正在征集防骗小贴士活动,同学们集思广益,踊跃参加,让更多的人防止上当受骗。任务一:揭示门的防护作用任务二:集思广益,分享防骗小知识)任务三:提高警惕性,防被骗任务四:拓展防范事例,防被骗任务五:加强防盗意识第二课时驱动型任务:同学们,新闻时常报道一些被陌生人骗的例子,最近学校开展的“心中的110”正在征集防骗小贴士活动,同学们集思广益,踊跃参加,让更多的人防止上当受骗。任务一: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任务二:懂得对陌生人抱有警惕之心任务三: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避免危险任务四: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避免危险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si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心中的“110”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2内容分析 研读课标解教材,靶心课堂促高效1.文本位置、主要内容《心中的“110”》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的第三课。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有点警惕性”,重在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警惕性,例如独自在家时如何提高防范意识,遇到盗窃时又该如何机智处理。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不要上当受骗”,通过辨析几种情境,寻找正确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学生意外发生时的自救自护能力。教材力图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辨析与比较,让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并在学习过程中促成学生最真实、最受触动的内心体验,推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复杂性,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保持警惕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2.关系建构纵向: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全的玩”,学生已经了解了安全常识。本课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使他们提高安全的警惕性,提高分辨能力,初步形成安全的意识,学会自护自救。为五年级上册学习“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中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打下基础。横向:本单元围绕“安全护我成长”这一主题,设计了《生命最宝贵》《安全记心上》《心中的“110》三课内容,从珍爱生命,过渡到安全意识的形成,最后落脚在如何应对,层层递进,不断深入。课标分析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对本节课从各维度进行分析。潜心钻研新课标,精准引领促教学学情分析 精准把握研学情,分析总结找突破学习目标 细悟深耕定目标,潜心课堂促高效1.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2.能够使用恰当的方式保护自己,能够对危险做出判断。3.懂得对陌生人抱有警惕之心,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避免危险。学习重难点 1.用恰当的方式保护自己,能够对危险做出判断。2.对陌生人抱有警惕之心,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避免危险。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音视频学生:搜集材料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一、视频导入目标1 驱动型任务:同学们,新闻时常报道一些被陌生人骗的例子,最近学校开展的“心中的110”正在征集防骗小贴士活动,同学们集思广益,踊跃参加,让更多的人防止上当受骗。播放视频《街头大测试》学生交流、思考、自主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防止被骗。(落实驱动性任务: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 学生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并能初步形成一定的警惕性。 预设:学生只是谈到社会上有骗子,对于具体的防范措施,不是很精确;补救:同学们,你能说几种防止被骗的方法吗?二、想一想目标1目标2目标3 1.思考学生交流、思考、自主回答。你有信心保护好你自己,不会上当受骗吗?学生交流、思考、自主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测试,让学生们认识到被骗以后带来的后果。(落实驱动性任务:懂得对陌生人抱有警惕之心)】 学生能够说出轻信陌生人带来的后果; 预设:1.学生能够说出轻信陌生人带来的后果,但比较雷同;补救:创设情境,不同职业的陌生人给学生交流。三、议一议目标1目标2目标3 案例:一场蓄谋已久的骗术。1.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2.请你说一说,如果是你,在镜头一当中,你会怎么做? 学生交流、思考、自主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学习防骗的措施。(落实驱动性任务: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避免危险)】 1.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基本能找到一些细节。2.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说出一些脱险的方法。 预设:1.学生能够说出一些脱险的方法,但比较雷同;补救: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引导,分析最明智的脱险方法;四、辩一辩目标1目标2目标3 1.骗术大侦察: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才更好,下面同学的做法合适吗?你还有更好的做法吗? 学生交流、思考、自主回答。2.鲁莽的小武:你是怎么看待小武的说法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3.小数据:为什么孩子那么容易被拐呢?学生交流、思考、自主回答。总结:高明的骗子,防不胜防。【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小武的做法,让学生们辩证的认识陌生人。(落实驱动性任务: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避免危险)】 1.学生能够做出一定的判断;2.学生针对小武的做法,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 预设:1.学生能够做出一定的判断,但提出的观点比较单一;补救: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引导,分析小武的行为;五、总结 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都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六、作业 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给父母探讨,防骗的方法; 基础类 目标1目标2 10分钟搜集一下生活当中常见的骗术,并了解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拓展类 目标1目标2目标3 10分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师生、生生动、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体会“心中的110”,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恰当地应对所遇到的情况。这样切实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对课堂生成的东西还需要一定的把握,教学评价语言较随意,需要精炼,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更的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心中的“110”》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道法三上 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