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庭的记忆》第1课时(单元整体备课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家庭的记忆》第1课时(单元整体备课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探索的主要问题价值引导的方向第一单元快乐伴我成长学习与成长学习的快乐如何成为学习的主人成长离不开学习生活处处皆学问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认识校园我与老师的故事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学校归属感、荣誉感、责仁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识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生命的认识安全牢记心中正确认识“110”正确的生命安全观珍爱生命的意识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父母的爱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了解家庭关系感恩父母、尊重父母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从父母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和接纳父母表现爱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父母,让学生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从父母到家庭,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史,提高他们对家庭的认识。本单元一共设计了三课内容,呈递进关系。从了解父母的爱,再到如何表达对爸妈的爱,对家的拓展认识,引导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会体谅父母、尊重父母、感恩父母;从父母的爱出发,引导学生认识爱、理解爱、体会爱、回报爱;从小家到大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第10课--父母多爱我 侧重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引导儿童体会父母的爱,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增进对父母的了解;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侧重孩子对父母的爱,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生活,通过观察和调查,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并学会用实际行动来爱父母;第12课--家庭的记忆 侧重关于家庭的社会性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机构,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文化的传统。
课标要求 政治认同: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机构,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文化的传统。道德修养:懂得感恩和基本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法治观念:通过探究,对比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异同,初步认识不同的社会规则,认识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健全人格: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责任意识: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三年级学生已经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能时不时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也能偶尔表达他们对父母的爱。策略经验:中年段的学生知道父母爱他们,但容易忽视父母日常生活细节中付出的爱,对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有误解和不能体察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生活经验:孩子都是爱父母的,可他们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样去爱父母,教育需要引导他们用行动去爱父母,学会表达。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除了建立与家庭的情感联系之外,还需要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问题障碍: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过于关心他们的学习,而忽略他们其他感受而不解。他们不能明白,父母的这些行为正是源于对孩子的一种爱。因此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从日常小事观察,重新认识父母对自己的爱,体谅父母,进而感恩父母。从自己的小家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理解家庭的作用及存在的意义。
单元目标 1.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源于对我们的爱;体会家庭亲情,从日常生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2.学会走进父母的生活,理解父母与我们的沟通方式,学会体谅父母,感恩父母。3.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情感。4.引导学生认识爱,理解爱,体会爱,回报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长辈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爱,理解爱,体会爱,回报爱。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1.通过写一写或绘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对家庭有一定的了解。2.通过情境再现,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与我们的沟通方式,体谅父母,感恩父母,认识自己与家庭,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和谐相处。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父母多爱我》 任务内容:动手画一画绘画小达人——我是小画家
父母是爱我们的,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能体会的到。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为你的心目中的爸爸、妈妈画一幅画像吧。在特殊时刻将你的画像作为一件特殊的礼物送给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如果有条件的话请拿起你的相机,捕捉他们最开心的镜头摄影。)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1)我敢说
对着爸爸妈妈大声说一声:“我爱你”。(父母在外工作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2)我能做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洗一次脚,认真做一次家务。(3)我为爸爸妈妈写档案
《家庭的记忆》
搜集整理家里的照片((太爷爷)爷爷时代、爸爸时代、我的时代),向大家介绍家庭发展的历程!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2 《父母多爱我》 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2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父母,并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行动中。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和关爱,形成更温馨的家庭氛围。
2 《家庭的记忆》 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家庭的记忆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最后一课,也是本册最后一课。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通过“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传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这四个板块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教材内容不仅涉及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还涉及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课标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通过知识竞赛、家史调查等趣味活动,让学生了解家的构成,辨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感受家的发展与变迁。2.以年夜饭为切入口,了解中国传统佳节的习俗,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承,感悟“家”的内涵,激发爱家情感。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情景表演中培养感恩家人、尊敬家人、爱戴家人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难点 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源、场景照片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家庭称呼抢答赛
(目标1) 请3位同学展示全家福合照,向班级同学介绍家庭成员,并说出称呼。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在课前完成的教材“家庭关系示意图”,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师可在教室内走动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在学生对家庭成员的称呼掌握明白后,开展“家庭称呼抢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比赛。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知识窗”,思考核心家庭指什么样的家庭?四代同堂的家庭指什么样的家庭? 同学们真的都特别棒!能够分清家庭成员的称呼!让我们一起恭喜今天获胜的小组。家总能让感到我们开心、快乐、温馨和幸福。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我想说的是,幸福家庭的幸福也是各不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家”中,了解“家”的历史和文化吧。 通过看照片、猜人物活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学生家庭成员。有利于学生快速地分辨清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
“家史”小调查(目标1) 教师要求同学们在课前完成家史小调查,请同学们在组内分享交流“幸福大事记”,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从中感受到哪些家庭美德。2.举办“我和父母比童年”:各小组内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父母和自己的不同童年,说一说家中的变迁故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史”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家庭中发生的变化。 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从出生到现在,在你的记忆中,家里肯定有许多快乐的事情。这小小的两张表,都是我们对“家庭的记忆”。有温馨的、甜蜜的,有激动的、兴奋的,也有忧愁的、悲伤的,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要细细品味和永远珍藏的。 通过课前调查、课堂演说和特色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传承家庭美德
传统节日中的“家”(目标2) 播放《家有儿女》吃年夜饭相关视频并展示教材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家里有哪些人,当时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知识窗”,引导学生了解吃“年夜饭”的寓意。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回老家过年”,教师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过年时回老家的心情,引导学生在感受同伴美好心情的同时了解到回家过年的喜悦。 3.请同学们在课后与小组成员合作补充传统节日单,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这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家情感”。 大家说的都很好,把同学们都带入了过年的喜悦气氛之中了。过年就是要一家人齐聚一堂,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让大家都感受到家庭成员中的互敬互爱。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春节的到来吧! 通过回忆吃“年夜饭”的场景,让学生体会传统节日中的“家”;以年夜饭为切入口,了解中国传统佳节的习俗,感悟“家”的内涵,激发爱家情感。
语言文字中的“家”(目标3) 教师组织各小组合作进行闯关游戏,在经过猜谜语、选成语、解名句、背古诗后,让学生大容量地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家”,感受“家”文化的源远流长;引导学生思考透过这些成语、谚语等传统文化,自己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 请同学们在课后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家”的文化资源简报,布置在学校的橱窗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家”的文化。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发生的变化,体会传统节日中的家和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今天我们不仅从传统节日中感受到“家”热闹温馨,还从传统文化中感受到“家”源远流长。课后请把制作好的简报布置到橱窗里,让我们“家”的文化牢记在每个人的心间,大家能够做到吗? 游戏是学生最乐于参加的主题活动。闯关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大容量地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家”,感受“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家情感。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家庭就像一棵大树,请你画出你的家庭树(以下为参考图)。 巩固型 目标1 5分钟
板书设计 家庭的记忆 家庭称呼抢答赛 “家史”小调查 传统节日中的“家” 语言文字中的“家”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