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课题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内容 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中第三课,教材共设计了两个活动内容:“我们的成长天地”和“我为学校出点力”。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本课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与学校教育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学校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 学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全面的教育环境。教材通过算一算及范例引导学生思考学校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小玲的例子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不去学校学习行不行。教材针对相应的问题和情景,需要相应法律条文时,便用知识窗呈现,本法律条文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权利意识,知道自己上学读书受法律保护。 学校是学生公共生活的场地,关心学校的公共事务,在自己生活的公共领域中力所能及地“行动”,是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学校不如意的地方,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出有益建议的方式,让学生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问题解决学习。 并且通过留白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解决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应注意本课的基调不是为了批评学校,而是通过调查报告改进学校不如意地方的方式,引导学生关心学校,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践行公民行动。课标 分析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本课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而在中学段的学段目标中,本课体现了知道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生活。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民主管理,有互助意识这几条学段目标。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由“自我认识”到“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不断扩展学生的认识和生活范围,在本单元本课的内容中,“我与他人”和“我与社会”无疑是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能够尊重老师,感受老师的辛劳;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关心集体,有互助意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学情 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在校生活两年多了,对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我区校园大都环境优雅,硬件设施齐全,学生乐学善思、勤学好问,对学校也饱含着自豪感。大家都很喜欢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但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对学校存在的问题不能积极从自身做起去改进。但该年龄段学生平时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和探究实践,也得到了相应能力的锻炼。学习 目标 1.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分享自己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体会、收获,认识到学校生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2.结合法律内容和生活实例,认识到接受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3.知道自己作为学校的一员有责任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4.调查学校当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讨论并提出建议,懂得学生也有责任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学习 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到学校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积极为学校出谋划策。 学习难点:懂得学校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际行动让学校变得更美好。课前 准备 教案、PPT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一、回顾校园生活 环节一:寻找校园美景。视频播放校园中的美景 环节二:回顾我参加过的校园活动 1.班级合唱展示 2.元旦联欢会 3.校园运动会 4.获得奖项 5.…… 环节三:算一算在校时间。 1.按照在校一天时间是6小时,计算得出在校一周是30个小时,在校一个月是120个小时。 2.小讨论:一天的在校时间那么长,那你在校园中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你感觉快乐吗?你喜欢这里吗? 生交流讨论。 师小结:我们在学校待的时间真是太长啦!这么长的时间,不能浪费,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怎么利用好在学校的每一天,那么,我们在学校的时间都在做什么呢? 环节四:回顾一天的校园生活 小观察:请你观察一下一天的内容,归纳一下,我们在学校都会做哪些事情 预设:生1.伴随着美妙的铃声,我们将开启一天美好的学习生活。 生2.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让我想起了在语文课上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诵读课文。 生3.清脆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一只快乐的鸟儿一样飞出教室,去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 生4.这段欢快的音乐让我想起我该做广播操了,这能帮助我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生5.我看到了教室里的扫帚,放学走之前轮到我我就会做值日。 小结:同学们,学校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给我们创设了各种环境,我们在学校里学知识、学本领、学做人。 【评价任务】: 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视频和图片,积极进行思考、回顾参加过的校园活动。 2.学生根据计算结果,交流感受。 3.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回忆学校的生活内容,进行学校活动内容的交流。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 【评价对象】: 全体学生 【评价标准】: A:学生能够根据老师出示的视频和图片,积极调动思维记忆,思考、回顾参加过的校园活动。 2.学生根据计算结果,交流感受。 3.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回忆学校的生活内容,进行学校活动内容的交流。 B:学生能够根据老师出示的视频和图片,回顾参加过的校园活动。 2.学生能够根据计算结果,回忆校园生活。 3.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回忆学校的生活内容。 问题预设: 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图片回忆起学校的生活,没有认识到学校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 补救措施: 通过教师的分享,和语言引导,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参加过的校园活动。二、维护受教育权利 有感情朗读《女孩》这首小诗,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看了视频以后,你能理解这些女童上学的渴望吗? 2.如果遇到视频当中的这种情况,她们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吗? 生交流讨论。 3.教师进行法律讲堂。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 4.补充:拓展社会为帮助女童做出的努力——春蕾计划 小结: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上学。坐在教室里读书、在校园中快乐成长我们,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 【评价任务】: 学生明确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 【评价对象】: 全体学生 【评价标准】: A:1.学生能够明确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对于上述行为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2.学生能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B:1.学生能够明确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问题预设: 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理解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补救措施: 通过教师语言讲解,出示法律条文,列举相关事例,让学生充分理解。三、调查学校有待改进的地方 环节一:前期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组选择,进行前期调查。并在课堂进行相关情况的汇报。 1.校园垃圾小组汇报 大家说说对“校园垃圾”问题的看法 预设1:随地乱扔垃圾的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预设2:学校垃圾桶设置的比较少,我们扔垃圾有些不方便。 预设3:有些同学还没有把垃圾分类落实到行动上。 2.卫生间问题小组汇报 大家说说对“校园卫生间”问题的看法 预设1:我们应该爱护公共设施,不能在墙上乱写乱画。 预设2:卫生间是我们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卫生间的环境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预设3:除了配备手纸,希望安装能够放置小物品的小隔板或置物架。 3.校园设施问题小组汇报 大家说说对“校园设施”问题的看法 预设1:如遇特殊天气,同学们可以多设计一些在教室进行的安全、有趣的活动。 预设2:把书借回到班里看,可以和更多同学分享读书的收获。 预设3:如果操场围栏里有专门的箱子存放衣物,不仅可以使环境整洁,还能方便同学们找回。 环节二:我们的行动方案 生根据分组,找出学校可以改进的地方,有些直接与我们的行为相关,可以通过我们的行动解决。 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制定行动方案。 教师总结:学校是我们的成长天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本领,认识不同的老师和同学,而且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调查汇报了学校有待改进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制定行动方案。我们感受到作为学校的小主人,我们有责任去关心学校事务,完善大家共同的生活空间。如果每个人都为学校出点力,我们的校园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评价任务】: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对学校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汇报,明确自己的观点。 学生根据自己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校园问题。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 同学评价 【评价对象】: 全体学生 【评价标准】: A:1.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调查,有条理地说出学校存在哪些问题,发现问题所在,明确自己观点。 2.学生能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制定行动方案,做学校的小主人。 B:A:1.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调查,说出学校存在哪些问题。 2.学生能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问题预设: 部分学生不能针对学校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行动方案不明确。 补救措施: 通过教师的分享,和语言引导,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让校园更加美好。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回家后与父母讨论商量,可以为失学女童做些什么。 基础型 目标3.4 10min根据课堂指定的方案进行课后实践 拓展型 目标1.2 10min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二单元 主题 我们的学校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直接的生活领域而设计。全册四个单元将学生引向了他们进行自主探索的四个问题域,分别是:学习、学校、安全和家庭。本册四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本单元的内容聚焦于学生的学校生活。纵观小学一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共有8个单元进行爱学校的教育。其中低年级从适应学校生活入手。初步了解校园空间布局,知道在学校活动的注意事项。中年级从物与人的角度增强对学校和老师的热爱,增加了访问、参观、调查、绘制平面图等新的学习方式。高年级则从民主和平等的角度展开学习活动。可见本单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包括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三课内容。这三课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空间环境和组织结构,增进对学校的归属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体会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提高积极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识。课标要求学情分析 校园是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学生对学校有了一定的情感认同,对教师有天然的尊敬和热爱,能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成长,对于校园生活和班级建设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校存在的问题,通过合适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以行动来参与解决,是培养儿童责任感和民主意识的良好契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从人与物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学校和老师,注重了热爱的双重含义――尊重与感激,批评与行动。单元目标教学重难点 1.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探索学校与自身成长的关系,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对学校的热爱之情。(重点)2.通过调查、交流展示会,知道义务教育既是自己的权利也是义务,懂得学校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关心集体、热爱校园的情感。(难点)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美丽的校园-我们共同的家,最近,学校要举行“我来创造美好校园”活动,你可以捡拾一片树叶、设计一个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识牌、设计一款地面游戏等等,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的校园增添一抹光亮,快来行动起来吧!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 多方面了解学校,产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了解老师的不易,热爱老师、加深尊师,爱师的情感 回忆与老师的故事,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懂得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校园 用自己的行动创造美好校园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2 说说我们的学校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2 走近我们的老师 了解老师的不易,热爱老师、加深尊师,爱师的情感2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校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1课时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道法三上 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